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步余马于兰皋兮 徘徊于斗牛之间
C.高余冠之岌岌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凌万顷之茫然 有穴窈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悠悠千百年,巍巍太行与愚公移山结下不解之缘,上个世纪中期,又诞生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蜿蜒盘旋,灌溉了渴望的庄稼,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染绿苍黄的山林,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我每每探访红旗渠,灵魂都受到_________的震撼,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听到了千万人声响彻寰宇。
这是一条英雄筑就的渠,这是英雄缔造的奇迹。是什么让人民迸发出__________的豪迈勇气?是中原文化的兼容并包、三晋文化的务实求新、燕赵文化的慷慨豪气,在南太行激荡交融;是鲜明的文化基因和地方特质,( )。红旗渠精神与这种精神__________。
更值得钦佩的是,当地人民没有止步不前,而是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再出发,再奋斗。我看到了一支支建筑大军走出大山扮靓了大城市、富裕了小家庭,看到了红旗渠、大峡谷变成了金山银山。他们为红旗渠精神注入了永远在路上、_________的活的灵魂。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向红旗渠精神致敬!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难以言喻 气冲斗牛 相得益彰 敢为天下先
B.不言而喻 气壮山河 相得益彰 众人拾柴火焰高
C.难以言喻 气壮山河 一脉相承 敢为天下先
D.不言而喻 气冲斗牛 一脉相承 众人拾柴火焰高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蜿蜒盘旋的红旗渠,使渴望的庄稼得到润泽,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使苍黄的山林变绿了,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B.红旗渠蜿蜒盘旋,润泽了渴望的庄稼,使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染绿了苍黄的山林,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C.红旗渠蜿蜒盘旋,灌溉了渴望的庄稼,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变绿了苍黄的山林,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D.蜿蜒盘旋的红旗渠,染绿了苍黄的山林,使干涸的土地变成沃野良田;使渴望的庄稼得到灌溉,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巍巍的南太行孕育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
B.愚公移山精神在巍巍的南太行彰显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C.在巍巍的南太行彰显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
D.愚公移山精神在巍巍的南太行孕育成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虽诉说自己因追求高尚德行而遭贬黜,但仍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男主人公初次求婚未成,女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原因。
(3)《赤壁赋》冲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萧瑟悲凉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
刘桢(东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刘桢,东汉名士。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笔写挺耸而起的山上亭亭之松,先写主体,后写背景,使描写对象有“突兀撑青穹”的气象。
B.第三句用“一何”写出谷风的猛烈声势,一“盛”字,似要横扫万木,衬托松柏“其奈我何”的苍劲。
C.本诗写风霜冰雪之重,一“正”字凸出非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严冬,不足以烘托松柏的常年端然挺立。
D.本诗继承《诗经》比兴的手法,从谷风写起,引出对松柏的描写;结尾一问一答,吐语沉着,戛然收笔。
2.本诗以“松柏”为主要意象表达情思,松柏有何含义?本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试结合诗句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徙知徐州。河涨不时泄,城将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文日数千言 属文:撰写文章
B.闻者始哗不厌 不厌:不停止
C.轼访其利害 利害: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
D.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 讪谤:恶意攻击别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B.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C.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D.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指一种礼仪。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身体尚弱未壮,又称为“弱冠”。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主要管理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和接待外宾等;最高长官为尚书。
C.“丁母忧”指母亲去世。“丁”原指人丁,此处指儿女;居丧期间儿女不得行做官、婚嫁、庆典之事。
D.“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奏章的一种名称,用于向君主陈说请求和愿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初露锋芒,才识受到赏识。参加礼部考试,受到欧阳修的极力赞赏,被定为第一名;参加殿试,又中了乙科。
B.苏轼体察民情,减轻繁重徭役。当时徭役繁重,衙吏苦不堪言;苏轼修订衙规,可视情况而输送木筏,使害处减半。
C.苏轼极有谋略,消除作乱隐患。兵卒凶暴横行,杀人后畏罪逃散,并将作乱;苏轼知道后,欲擒故纵,将其绳之以法。
D.苏轼忠于职守,筑城墙讽时事。治理河患,过家不人,又请求朝廷修复旧城;对事关百姓而不便直言之事,借诗讽喻。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再攀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在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南方的瓦屋铺瓦,有“仰铺式”和“俯仰式”两种,我家老屋屋顶瓦片是采用后者铺设,两列瓦中间的缝隙,再用简瓦作俯瓦多铺一列压缝。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屋顶终究还是会漏雨。补瓦时,父亲在两列简瓦之间再铺一层新瓦片,凹面朝上,一片叠压着一片,瓦片两端再用水泥泥缝儿,这样“补瓦”才算完成,这时,补瓦用到的是“仰铺式”。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遗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看过当代作家王剑冰《乡间的瓦》,领悟其对瓦的情憾。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归于尘土,每一片瓦都雨露均沾,每一片瓦都遮风挡雨,每一片瓦都肩负使命,与生活共舞,与岁月同行。多年以后,我发现父亲母亲的背就像老屋的瓦片,遮挡的是风雨,留给我的却是温暖。
(节选自《散文选利·下半月》2019年3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到父亲每次补瓦都朝母亲发脾气,这是因为生活的贫困导致父亲脾气大,也说明父母亲的感情不太和谐。
B.作者搬离农村后很少看到瓦屋,有一年除夕回老屋,父亲在老屋锄草时苍老的背影,令作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涤荡与变迁。
C.文章以“我”的视角,叙写瓦屋的沧桑变化,串联起父母补瓦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文章开篇从父亲补瓦的往事写起,联想到见过的绿瓦、灰瓦与琉璃瓦,最后回到家乡的红瓦,以小见大地升华了文章主旨。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文段。
3.文中的“瓦”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