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为奉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钧弋赵健仔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光为人沈静详审,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骨在,群臣议所立,威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言合光意。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般,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今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诏曰:“可。”…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薨。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人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B.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人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C.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D.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人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讳,即无所顾忌、不隐讳或死的婉辞。文中“如有不讳”与成语“直言不讳”的“不讳”,皆指不避讳。

B.玺,印章最早的名称。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时,规定皇帝印独称“玺”,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称“印”,且不能用玉。

C.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因为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有此称。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级即为二千石。

D.血食,即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血食。古代常以“血食”、“不血食”借以指代国家的延续和破灭。“不血食”指其国家的祖先不能再得到祭祀,这个国家灭亡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光忠于汉室。他接受武帝托孤重任,辅佐八岁幼主,决断大小事件;排众议不立武帝儿子,立武帝孙儿为君;与群臣俱见太后力主废除难继汉室大任的昏君刘贺。

B.霍光正直,重视有识之士。对尚符玺郎忠于职守不给自己玺印的行为不仅不以为忤,反而及时给予奖励;提拔上奏书的郎官做九江太守,举荐提拔提出“选贤而立”的田延年。

C.霍光沉稳、谨慎,出入宫禁二十余年从未有错。甚至从下殿门进出,停步和行进都有固定地点。郎仆射私下做标记看,每次尺寸竟然丝毫不差。

D.霍光冷静、稳重,尽管内心忧懑、不安,可处理起事情来仍然张弛有度。在立君、废帝的大事上,都会询问故吏、接受上书、召开会议、广开言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2)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

 

1.D 2.A 3.D 4.(1)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大汉的天下委托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而贤能,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 (2)如果现在汉家断了祭祀,将军即使死了,又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先帝呢?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根据句意断句,句意为: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 “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放在“为”后,应该是官职名称,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四字结构,且结构相似,中间断开,排除B,“过”译为“过错”,作“有”的宾语,故从其后面断开,排除C。 故选D。 2.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项,“‘如有不讳’与成语‘直言不讳’的‘不讳’,皆指不避讳”表述错误。“如有不讳”中的“不讳”,译为死的婉辞。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D项,“尽管内心忧懑、不安”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光为人沈静详审”可知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但是题干中提到的特点从文中没有依据。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关键词:(1)属,托付;以,把;寄,委托;以,因为;也表判断;(2)如,如果;绝,断;虽,即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余一句话!

前言:其实,恐惧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是唯心的东西。我们一转一念,它便消失无影无踪。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好半天,很不好意思地就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别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到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

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车去。

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

可大爷哪儿能就这么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我心想,大爷这话真是多余,车上年轻人好多呢,打击面太大了吧。

可不,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

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

“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大家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可不要忘了,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

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

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听到他这么说,当然车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少数人轻声嘀咕了两句也就不说话了。

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

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子,和她计较什呢?”

(选自2019-05-16《搜狐网》)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人物众多,特点鲜明,共同的性格特质突出。“多余的最后一句话”看似多余,从表现说话的心理特质的角度看,一点也不多余。

B.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好心的一面,都有讲清楚道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机,遗憾的是最后总习惯性地喜欢说一句“多余的话”。

C.小说并未像传统小说一样塑造一个主人公形象,而是刻意塑造了一组期望解决问题而最后总会加一句“多余的话”中国社会人物群像,颇具匠心。

D.“我”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作者站在评判者的角度含蓄地发表看法,这既是委婉地自我批评,又是在揭示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2.“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多余”在何处?

3.小说没有特定的主人公,而塑造了一组中国社会人物群像,其意义何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商务部4月4日发布了针对美国贸易战的反制措施,将对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106项、价值500亿美元的、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25%。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的贸易结构

类别

中国自美国进口量(金额)

中国总进口量(金额)

美国总出口量(金额)

中国自美国进口/中国总进口

中国自美国进口/美国总出口

大豆

3285万吨

9556万吨

5286万吨

34.4%

62.1%

牛肉

0.4.万吨

92.5万吨

128.5万吨

0.5%

0.3%

烟酒饮料

13.43亿美元

528.8亿美元

45.2亿美元

2.5%

29.7%

飞机、汽车等

293亿美元

1073亿美元

2839亿美元

27.3%

10.3%

化工制品

145亿美元

1326亿美元

773.3亿美元

11.0%

18.9%

塑料橡胶

81亿美元

877亿美元

425.35亿美元

9.2%

19.0%

 

数据来源:wind,苏宁金融研究院整理

材料二

2017年中国从欧盟、日本和美国进口汽车占中国汽车进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1%、21%、19%,三者有明显的竞争关系。2017年中国从欧盟和美国进口飞机占比分别为40%和55%,欧洲的空客和美国的波音是直接竞争对手。

2017年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总额近2000亿美元,占当年对美国出口总额的46%,占当年中国全部机电类产品出口总额的20%。

从美国方面来看,2015年(最新数据仅到201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技术含量高的机电类产品占其从中国进口总额的50%左右,为对华第一大类进口品,占美国全部机电产品进口总额的39%左右。

2017年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鞋帽和家具玩具等产品总额1094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23%,占当年中国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也在23%左右。从美国方面来看,2015年(最新数据仅到201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该类产品占其从中国进口总额的27%左右,占美国全部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比例高达43%左右,依赖程度很高。但由于该类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很容易被东南亚、拉美等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替代。

(摘自网络)

材料三

相互加征关税对两国经济都同时产生通胀和通缩两种效应。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A国从B国进口商品1,B国从A国进口商品2。当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商品1加征关税时,商品1在A国的价格随之立即上升,若商品1是中间投入品,还会传导到其他商品,A国面临通胀压力,同时A国对商品1的需求因价格上涨而有所下降,具体通胀和需求下降程度大小主要取决于A国对商品1的需求弹性和进口依赖程度。

对于B国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1在A国的需求下降会从两个方面给B国带来通缩效应:一方面,之前出口到A国的部分商品1“出口转内销”,商品1在B国内部的市场上供应增加,价格随之下降;另一方面,需求下降会导致商品1的生产商降低产量,这会导致其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减少,进而通过传导产生了通缩效应。通缩效应大小既与A国对商品1的需求下降程度有关,也取决于B国对商品1的出口依赖程度。商品2也是如此,当B国对从A国进口的商品2加征关税时,商品2在B国的价格上涨、需求下降,B国有通胀压力,但A国则因B国对商品2的需求下降而产生通缩压力。

(摘自网络)

材料四

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一场国运之战。我们更不能将这一场争端视为短期内可以解决的。仅就贸易争端而言,从1960年代一直到1980年代末,美国和日本曾经发生过一场漫长的贸易争端,这场争端打了30年,结果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中美之间的冲突作为一场大国博弈,恐怕需要至少50年甚至更长时间。今天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历史大戏的开幕。

(摘自网络《中美贸易战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结合材料三,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看,对CPI(物价指数)影响最为直接的商品有大豆、烟酒、塑料、橡胶、化工品等。

B.从贸易依存度看,由于我国国内大豆需求高度依赖进口,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高,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将对我国大豆及下游产品价格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对CPI形成一定的压力。

C.从美国消费实际情况看,中国商品在美国居民日用消费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离开中国制造美国人难以生活,也就是说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制造。

D.中国对美国汽车进口减少会被来自欧盟和日本的进口所替代,替代程度也较高,关税上调对我国不会带来明显的通胀效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机电类产品加征关税后,短期内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下降,考虑到机电类产品出口的重要地位,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十分显著的通缩效应。

B.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鞋帽和家具玩具类产品加征关税会导致美国居民对来自中国的该类商品的需求明显减少,短期内中国该类产品在美国的高市场份额会起到一定抵消作用,但中长期看将出现显著下降,进而会给中国带来较为明显的通缩效应。

C.美国对中国汽车、飞机等运输设备出口占该类产品总出口的比例不高,加征关税对我国相关行业的通胀影响不显著。

D.对机电类产品大幅加征关税的后果显而易见,短期内美国机电类产品价格将大幅上升,并传导到上下游产业,进而给美国经济带来通胀压力。

3.如果中美贸易争端由局部的贸易摩擦向全面贸易战升级,如果出现《环球时报》所说的“即使中美贸易归零,中国也不会后退”的极端情况,中美都会出现通胀或滞胀现象。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编自刘根生《匠心之道“守破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婴是一个能守住匠心的翻译家,严格遵从翻译的工序,一生都追求艺术的高标准。

B.贺友直造诣精深,既有对中国传统线描的坚守,也融入了西画写实的元素,实现突破。

C.今天的研究者缺乏匠心精神,频繁转换研究阵地获取立项资助,因此造诣不深。

D.对待新发现,我们应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有助于获得大量的创新性成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草婴和贺友直两个正面的事例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匠心之道。

B.文章第二段明确了匠心之道的内涵,接下来的文段从“守”“破”“离”三个角度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C.文章关于“破”的认识体现出辩证的态度,论证时综合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D.文章在论证“离”时指出颠覆成见突破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的“守”之道的必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法拉第凭借长久的等待和超常的吃苦最终获得了电磁学研究的殊荣,说明“守”是一切进步的根源。

B.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这一事例主要彰显的是文中“破”的精神内涵。

C.“守”是不改初衷,“破”和“离”要求在守的基础上有创新和超越,因此,“破”和“离”比“守”更为重要。

D.只有不断的“破”和“离”,才能打破局限性到达新的高度,这一观点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共赢是世界潮流,是时代话语,是积极心态,是获胜法宝。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取长补短、强强联合……都可以实现共赢。共赢当下精彩,共赢明天瑰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9年10月下旬,在上海嘉定举行的一场汽车工程师论坛上,行业内人士正在激辩的一个议题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会在10年内到来”。

对于部分业内人士来讲,10年的预期或许太长了。而在业内人士江崇龙看来:“自动驾驶可能到来的时间会比大家预想的要晚很多,还有很多技术亟待突破。”

眼下,行业内的从业者们普遍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这不仅仅源于对技术升级的朴素渴望,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还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出行市场格局,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个与过往经验完全不同的崭新市场。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受益者。

江崇龙分析道:“无人驾驶会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层面对出行带来影响,这两个层面分别是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所有权或是“物权”代表着人们对商品的全面占有。然而,这一长时间主宰商品经济的基石正面临着挑战,挑战发起方便是共享经济,这一趋势也已薑延至出行领域。

在美国,有多达39%的高级车拥有者表示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日趋成熟后,会考虑放弃对汽车所有权的要求;在欧洲,这一数值达到了55%。中国消费者对所有权的诉求则更低,高达78%的高级车主考虑放弃所有权,占比刚好是美国的两倍。

即便是在非高级车主群体中也出现了多样的情况,有21%的美国受访者考虑放弃所有权;而这个数值在中国就整整上升了48个百分点,近7成的非高级车主表示在技术成熟后,对所有权将不会有太多特别的要求。

“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车辆的使用成本会大大下降,而车辆的利用率也将迅即提升。譬如以往汽车的工作时间取决于司机工作时间的长短,自动驾驶技术则能够让车辆在24小时内持续工作。”江崇龙认为这足以解释为什么消费者对所有权的兴趣开始降低。

对于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这块蛋糕足够诱人。一方面,众多的人口、不低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拓展的汽车保有量让这里看起来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整体展现出的对技术的高度热情,也让汽车厂商们看见了在这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社会眼下表现出的技术热情放置在全球范围内来审视也实属罕见。

除了中国消费者表现出的放弃所有权的高意愿之外,还有更多的数据显示了中国社会对技术所持的开放立场。在调查中,研究者向受访者展示了多个未来汽车空间中可能提供的附加服务或升级项目,譬如包括流媒体服务在内的个性化娱乐、包括自动调节温度和座椅偏好的个性化体验、包括按摩座椅等在内的车上健康服务等,只有58%和60%的美国与欧洲高级车主愿意为其中的至少一个项目支付费用,但高达83%的中国高级车主愿意为这些附加组件支付附加费。

付费表达的是更高度参与的兴趣,如此规模的中国高级车主愿意为汽车空间内的附加服务付费,意味着一个更庞大的潜力市场正在形成。毕竟相较于一次性的汽车销隹,附加服务市场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当被问及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是否会考虑搬到农村地区或郊区时,中国的消费者同样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在美国,仅有37%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日常通勤可以自动完成的话,他们会考虑改变居住地;而在中国,这个数值上升到了55%,甚至超过了欧洲的42%,这意味着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将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下列对文中“无人驾驶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人驾驶对人们出行的影响主要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层面上。

B.车主关注无人驾驶技术,主要是渴望技术升级和把握出行市场趋势。

C.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车辆的使用成本会降低,车辆利用率会提升。

D.眼下中国社会对无人驾驶技术表现出的热情远远超过欧美一些国家。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业内人士对技术发展较乐观,他们认为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10年内就能实现。

B.共享经济的消费理念将会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一趋势已蔓延至出行领域。

C.自动驾驶方案成熟后,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消费者将会对汽车所有权归属失去兴趣。

D.人口、可支配收入、汽车保有量和对技术的热情等要素让全球汽车厂商看好中国。

3.面对日益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中国车主会产生哪些意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