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喀布尔人 [印度]泰戈尔 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喀布尔人

[印度]泰戈尔

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桌旁,用手轻轻敲着膝盖玩。我正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忽然敏妮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街上果然有个喀布尔人走过。他穿着宽大污秽的喀布尔服装,裹着高高的头巾;背着个口袋,拿着几盒葡萄干。

女儿大声叫他:“哎!”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她看到这光景却吓住了,跑到妈妈那里躲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可没过几天,我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喀布尔人又说又笑。她小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丝绸制的连衣裙——编者注)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喀布尔人用这种有力的贿赂,使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们常说些玩笑。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面前,小大人似地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呵,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他用山民的鼻音回答:“一头象!”也许这并不可笑,但是这两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依我看,这种小孩和大人的对话里,有些非常引人入胜的东西。

喀布尔人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那小人儿,你什么时候到公公家去呢?”

敏妮对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但她不肯显露,却机灵地回答:“你到那去么?”

可在喀布尔人这一阶层中间,“公公家”有双关的意思,还能指监狱。“呵,”他向幻想中的警察挥拳,“我要揍我的公公!”听到他这样说,想象到那个狼狈不堪的“公公”,敏妮哈哈大笑。

敏妮的母亲恳求我留心那人。她是个极胆小的女人,只要一看见有人向我们的房子走来,她就立刻断定他们不外乎是盗贼、醉汉、疟疾菌。她对这个喀布尔人也充满了疑虑。我总是笑笑,辩解说拐卖一类的事多半不会发生。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亲密友谊便不受约束地继续着。

有天早晨,我听见街上有吵闹声,往外一看,拉曼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我赶紧跑去问怎么回事。原来是有个街坊欠了这小贩一条围巾的钱,争吵中拉曼把他刺伤了。忽然间,在凉台上,敏妮出现了。她照样喊着:“呵,喀布尔人!”拉曼回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天他胳臂底下没夹口袋,所以她不能和他谈关于象的问题。她立刻问:“你到公公家去么?”拉曼笑了:“我正要到那去。"看到他的回答没有使孩子发笑,他又举起手说:“可惜我的手被铐住了,不然我就揍那老公公了!”

拉曼被判了刑,再无消息。时间一天过去,敏妮也长大了,总和朋友们一起,不像往常那样到她爸爸的房间里来了。又一个秋天,我们把敏妮的婚礼筹备好了。我们家的光明要到她丈夫家去,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我的敏妮今天要出嫁了。

从清早起,房子里就充满了婚礼的嘈杂和忙乱。我在书房查帐,有个人进来恭敬地行礼。原来是拉曼,那个喀布尔人。起先我不认识他——他没有了口袋,没有了长头发,也失去了从前的那种生气。但他微笑着,我又认出他来。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问。

“昨晚,”他说,“我从监狱里出来了。”

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很刺耳。碰巧他今天来,这不是个好预兆。

“这正在办喜事,"我说,“我正忙。能不能过几天再来?”

他迟疑地说“我可不可以看看那小人儿呢,先生,只一会儿?”他相信敏妮还像从前那样,会像往常那样跑来,叫着:“呵,喀布尔人!”为纪念过去的日子。他带了一点杏仁、葡萄干,好好用纸包着。

我说:“家里正在办喜事,你谁也见不到。”

这人露出失望的神色。他走近递过他的礼物,说:“先生,我带了这点东两来,送给那小人儿。您有一个小姑娘;我在家也有一个这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我不是想赚钱的。”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小心地打开,在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捺在纸上。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卖货时,自己小女儿的这个手印总在他心上。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我忘了他是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不,我又哪比他强呢?他也是个父亲啊!

我把敏妮叫出来。她穿着红绸衣,额上点着檀香膏,打扮成新娘的样子。含羞站在我们面前。看着这景象,喀布尔人显出惊讶——他不能重温他们过去的友谊了。他只微笑着:“小人儿,你要到公公家去么?”

但敏妮现在懂得“公公”的意思了,她不能像从前那样回答他。她脸红了,在他面前把脸低下去。我想起他和敏妮第一次会面的那天,感慨万千。

她走后,拉曼长吁一口气坐下来。婚礼的喇叭吹起来,秋天温照的阳光倾泻在周围。拉曼坐在加尔各答的小巷里,却冥想着阿富汗的群山。在悠长的岁月里,他的女儿一定也长大了。我递给他一张钞票,说:“回到你的家乡、你的女儿那里去吧,拉曼,愿你们重逢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送了这份礼,婚礼的排场就须节省些。但我觉得这婚筵格外光彩。因为我想到,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久出不归的父亲,要和她的女儿重逢了。

(冰心、倪培耕译、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环境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所写特点鲜明、作用突出。如写敏妮婚礼时的秋阳,使环境氛围与人物当时的情感自然融为一体。

B.小说的详略取舍得当。泰戈尔对拉曼与“我”一家交往的言行用笔细致,面对拉曼的日常工作、狱中岁月、未来动向则留白甚多。

C.泰戈尔长于细节描写。从塞满零食的小纱丽,到华贵的红绸衣,这变化体现了敏妮的成长,也使她与拉曼关系的变化顺理成章。

D.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如关于“公公”的玩笑三次出现,自然而巧妙地串联了全文,也使故事读来分外动人。

2.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请你谈谈这样设置的好处。

3.季羡林认为:梵我合一(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合为一体,与中国道教“天人合一”相似)、和谐协调,是泰戈尔思想的核心。从本文的情节与情感来看,泰戈尔一方面强调和谐与温暖,一方面淡化了原本激烈的矛盾冲突,只留下淡淡的感伤。请在上述两方面中选择一种,结合小说加以解释分析。

 

1.A 2.①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讲述者串起整个故事,使读者跟着“我”旁观喀布尔人拉曼和敏妮的交往,情节自然流畅。②第一人称叙事,“我”所知有限,使小说叙事集中到喀布尔人拉曼和敏妮的交往上,省略其它次要部分,情节详略分明。③第一人称叙事,便于抒情,使得“我”对拉曼的欣赏、反感、同情态度变化细致具体,情感真挚动人。④第一人称叙事,“我”的身份与作者相同,恰好也是一名作家,使小说故事读来真实可信。⑤第一人称叙事,能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主题。通过“我”对拉曼的情感、态度变化,更突出了拉曼的善良与友好,也表现了对父爱的理解与歌颂。 3.(一)强调和谐与温暖:①拉曼之前与敏妮之间温馨快乐的相处与玩笑;②拉曼对敏妮不变的温柔与关爱;③拉曼对自己女儿的思念;④“我”欣赏拉曼与敏妮的玩笑与友情;⑤“我”与拉曼皆为人父,对其产生共情、同情,终于让拉曼和女儿见面;⑥“我”资助拉曼,使其归家与女儿重逢,并为之欣慰。(二)淡化了原本激烈的冲突矛盾:①略写“我”与妻子关于拉曼危险性的分歧; ②略写拉曼与街坊的流血冲突,以及牢狱之灾。留下了淡淡的感伤: ③仅保留敏妮长大、物是人非的感伤; ④与拉曼有家难回、不知女儿消息的淡淡感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A项,婚礼时的秋阳,和它前面喜庆热闹的“婚礼的喇叭”一道,是以明媚温暖的温馨环境,反衬喀布尔人物是人非的恍惚、感伤情绪,情景相反,属于以乐景写哀情,不可说是“环境氛围与人物当时的情感自然融为一体”。 故选A。 2.本题考查第一人称在小说中的作用。运用第一人称,一般从以下三点作答:从情节上说,可以用“我”串联所有的故事情节,“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从人物上说,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主人公的成长或心理变化,可以由“我”见证;从主题上说,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从效果上说,可以使小说中的故事真实可信,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①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讲述者串起整个故事,“我”旁观喀布尔人拉曼和敏妮的交往,敏妮初见喀布尔人、敏妮与喀布尔人亲切地交谈、喀布尔人被警察带走时与敏妮开玩笑、敏妮结婚时喀布尔人来看望敏妮,这一系列情节自然流畅。②第一人称叙事,“我”所知有限,使小说叙事集中到喀布尔人拉曼和敏妮的交往上,对拉曼的日常工作、狱中岁月、未来动向则留白甚多,使情节详略分明。③第一人称叙事,便于抒情(或进行心理描写),如“依我看,这种小孩和大人的对话里,有些非常引人入胜的东西”“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很刺耳。碰巧他今天来,这不是个好预兆”“眼泪涌到我的眼眶。我忘了他是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不,我又哪比他强呢?他也是个父亲啊”,这些句子使得“我”对拉曼的欣赏、反感、同情态度变化细致具体,情感真挚动人。④第一人称叙事,“我”的身份与作者相同,恰好也是一名作家,使小说故事读来真实可信。⑤第一人称叙事,能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主题。文中通过“我”对拉曼欣赏、反感、同情的态度变化,突出了拉曼的善良与友好。拉曼对敏妮和善,他与敏妮亲切谈话,他“为纪念过去的日子,他带了一点杏仁、葡萄干,好好用纸包着”;拉曼也是一个充满爱意的父亲,文中说“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自己小女儿的这个手印总在他心上”,拉曼的善良友好形象都是通过“我”的观察得到的。从主题上讲,作者通过“我”的亲眼所见,表现了对父爱的理解与歌颂。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 (一)强调和谐与温暖: ①拉曼与敏妮之间温馨快乐的相处与玩笑。拉曼与敏妮在一起时又说又笑,拉曼把敏妮小纱丽的角上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他们常说些“一头象”“公公家”之类的玩笑。②拉曼对敏妮不变的温柔与关爱。他们以前在一起有说有笑,当拉曼被警察带走时他依然对敏妮开着玩笑,他出狱之后带着杏仁、葡萄干来看望敏妮; ③拉曼对自己女儿的思念让人感动。拉曼衣着污秽,地位不高,还曾经入狱,但是他是一个父亲,他爱敏妮,他更爱他的女儿,他收藏着女儿小手印;④“我”欣赏拉曼与敏妮的玩笑与友情,当敏妮的母亲恳求我留心那人时,我总是笑笑,辩解说拐卖一类的事多半不会发生,所以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亲密友谊便不受约束地继续着; ⑤“我”与拉曼皆为人父,对其产生共情、同情,我“把敏妮叫出来”,终于让拉曼和女儿见面; ⑥“我”宁可婚礼的排场简单些,也要资助拉曼,“我”递给他一张钞票,说:“回到你的家乡、你的女儿那里去吧,拉曼,愿你们重逢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这些内容都能强调和谐与温暖。 (二)淡化了原本激烈的冲突矛盾: ①略写“我”与妻子关于拉曼危险性的分歧,虽然文中提到盗贼、醉汉、疟疾菌这些字眼,虽然妻子对喀布尔人充满了疑虑,但是作者淡化这些,着力描写让人感到温馨的情节; ②略写拉曼与街坊的流血冲突,只是用“拉曼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原来是有个街坊欠了这小贩一条围巾的钱,争吵中拉曼把他刺伤了”轻轻带过;文章也略写了拉曼的牢狱之灾,用拉曼的一句“我从监狱里出来了”一笔带过: ③仅保留敏妮长大、物是人非的感伤,文中对于敏妮出嫁给“我”带来的伤感用墨不多,只说“我们家的光明要到她丈夫家去,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④拉曼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小说的主题也是对父爱的歌颂,但是文中对于拉曼有家难回、不知女儿消息等的描写不多,淡化了感伤情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级的基本分类为: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锅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茶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四)干垃级,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级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注:A:1=从不分类,2=几乎不分类,3=偶尔分类,4=经常分类,5=总是分类;

(摘编自徐林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三:

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表现在公民将家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准确分类、投放。公民参与的第二种方式是参与垃圾回收管理过程,每一户家庭平均一年要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相关工作三次左右,负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袋上蒙网罩,以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第三个方面指公民对他人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监督他人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参加地方居民团体和环保组织、参加听证会与公民会议等。

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多样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既教育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教育公民如何科学分类,同时还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给公民以压力和动力,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第一,宣传主体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社区、居民团体、企业、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很多垃圾楚烧厂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民可以到焚烧厂参现旅游。第二,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第三,宣传方式多样化。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等;一些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详细标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分类标志,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

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极分类管理的外在压力。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捕编自吕维霞等《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下列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基本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因老旧损坏而只得被丢弃的窗户、水盆、纸箱都属于可回收物。

B.父母照料婴儿时使用过的厕纸、尿不湿、一次性毛巾都属于干垃圾。

C.用坏或用完的温度计、电池、老鼠药、生理盐水瓶都属于有害垃圾。

D.平时吃东西剩下的香蕉皮、瓜子壳、隔夜饭、甘蔗屑都属于湿垃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计样本中32.61%的居民常将废纸(板)分类投放,6.47%的居民从不对其分类,这在所有统计的废弃物种类中差异最极端。

B.若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公民就会失去分类投放垃发的压力和动力,无论中国、日本,皆是如此。

C.公民参与,是日本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体系,这点在我国体现得尚不鲜明,值得借鉴。

D.上海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卫生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应然层面的具体规定与指导。

3.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当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碛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瑞,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自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周易》以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套观念迥异于中东两大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故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此即雅斯贝尔斯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长大突破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

B. 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

C. 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

D. 融合与分割,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

B. 文章选材考究,以两河、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

C. 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东两大独特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

B.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些特征或表现相通。

C. 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或许具有更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D. 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终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尾呼应、内容完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史学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学者费勇说,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关于“整本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阅读1949~2017年我国海外流失文物回归途径的实证分析统计图,完成相关题目。

(1)从这两幅图表中所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请根据以上材料,为促成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六月十八日下午,本人在×x×餐厅吃饭时,不慎丢掉了一个黑色双肩包,包内东西有身份证、信用卡、钱包等,另有一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多方寻找未果。如有人帮我收起来了,请给我打电话,电话号码xxxxxxxxxxxxx,本人必会重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