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B.两三竿竹见君子  十万卷书思古人

C.数间茅屋闲临水  一盏秋灯夜读书

D.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正确理解每个选项,掌握每个选项的意境,然后分析语境中引用的诗词的含义,根据诗词的含义来推断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 A项,题干中“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出自明代于谦的《观书》。释义为“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突出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不合语境。 B项,题干中“两三竿竹见君子 十万卷书思古人”,释义为“稀疏几只秀竹足见君子本色, 赏读万卷古书可窥古人情思。”从语境中“闲适与宁静”“读书情景的追念” 可分析得出,选项正确。 C项,题干中“数间茅屋闲临水 一盏秋灯夜读书”,出自唐·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释义为“数间小草房散落在江边,一盏秋灯伴随人夜中读书”。突出读书而思古人,故不合语境。 D项,题干中“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出自国画大师李苦禅。释义为“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突出读书作用,故不合语境。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希腊科孚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中国商代至清末的6500多件中国文物,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等。

B.中国和希腊都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文化,能否认识到一点,将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智慧中寻找当下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之道。

C.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光就香港暴徒的罪恶行径发表谈话,对暴徒予以最强烈的谴责,要求尽快缉捕凶犯,依法惩处。

D.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对改革顶层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万提斯出生在马德里附近的阿尔拉德埃纳雷斯镇,中学刚毕业就做了助理医生,随四处出诊的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B.罗贯中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组织故事情节,笔法千变万化,叙述主次分明、有条不紊

C.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效忠自己。

D.我们要趁着年轻勤加学习,不然,将来踏入社会,身无长物,何以安身立命?父辈留给的钱财再多,也不如一个技术可靠。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诩  厮打  英雄倍出  循规蹈矩 B.暮霭  国粹  彬彬有礼  持才傲物

C.炒作  联袂  煊赫一时  残羹冷灸 D.谛听  圆满  穷兵黩武  铩羽而归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像(xiào    qiǎ    jǐng    命运多chuǎn

B.红(yān    道(hàng    色(jué    茕孑立(qióng

C.制(páo    击(    qiào    开门盗(

D.噪(guō    台(lèi        咬文字(ju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①去年和“萝卜花”一块上那个工时,他曾装得一个字也不识。现在他又装成了一个文盲。

②孙少平已经适应了这个底层社会的生活。尽管他有香皂和牙具,也不拿出;不洗脸,不洗脚,更不要说刷牙了;吃饭和别人一样,端着老碗往地上一蹲,有声有响地往嘴里扒拉;说话是粗鲁的;走路拱着腰,手背抄起或筒在袖口里;两条腿故意弄成罗圈形。没有人看出他是个识字人,并且还当过“先生”呢!

③少平看起来成了一个地道的、外出谋生的庄稼人,但有一点他却没能做到,就是在晚上睡觉时常常失眠。如果大伙知道有一个人晚上睡不着觉,就像对一个不吃肥肉的人一样会感到不可思议。是的,劳筋损骨熬苦一天以后,孙少平也常常难以入眠,而且在静静的夜晚,一躺进黑暗中,他的思绪反而更活跃了。有时候他也想一些具体的事,但大多数情况下思想是漫无边际的,像没有河床的洪水在泛滥;又像五光十色的光环交叉重叠在一起。

④清明之前,天气转暖,大地差不多完全解冻。工地上,宿舍楼起了第一层;楼板安好后,开始砌第二层的屋墙。少平的工作是把浇过水的湿砖用手一块块往二层上扔,这无疑是小工行里最苦的活;可是他应该干这活,因为他拿的是这一行的“高工资”。

⑤工程大忙以后,胡永州陆续从东关大桥头又招回一些工匠;同时也打发走了几个干活不行的人。人手一多,一老一小两个做饭的就应付不过来。那个老汉还兼管采买,大筐的土豆和白菜,五十斤一袋的面粉,老汉一个人拿不动。胡永州突然决定由少平帮助老汉出去采买东西。少平就象被“提拔”了一样高兴。他现在每天只在工地上干半天活,另外半天就和做饭的老汉一块到街上去采买东西。

⑥活路稍微一轻松,他突然渴望能看点什么书——算一算,他又很长时间没见书的面了。

⑦正月里返回黄原到现在,他也没有去找田晓霞借书,因为他一直装个文盲,借回来书也没办法看。正因为他是个只会卖力气的“文盲”,包工头才信任他,让他去干采购工作。要是胡永州知道他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又在他这里清闲得看起了书,说不定马上会把他打发走。

⑧但读书的愿望一下子变得如此强烈,他思谋:能不能找个办法既能读书又不让人发现呢?

⑨只有一个途径较为可靠,那就是他晩上能单独睡在一个地方。主意终于有了。他准备和胡永州说一说,让包工头同意自己住在刚盖起的那一层楼房里。胡永州并不反对他挪地方住——只要你小子不怕冷,就是愿意住在野场地里和我胡永州也不相干!搬到没门窗的楼房后,他在外出采购东西的时候,捎带着给自己买了一些蜡烛。

⑩条件一具备,他就打算到晓霞那里去借几本书回来。过罢清明节,少平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晩,破例拿出牙具和香皂,偷偷到小南河里洗刷了一番,又换上自己的那身“礼服”,就精神满满地去地委找田晓霞。晓霞给他找了一本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她告诉他,这是她很喜欢的一本书,是前几年内部发行的;父亲买回来后,她看完就偷偷地占为己有了。

⑪回到“新居”,他点亮蜡烛,就躺在墙角麦秸草上的那一堆破被褥里,开始读这本小说。周围一片寂静,人们都已经沉沉地入睡了。带着凉意的晩风从洞开的窗户中吹进来,摇曳着豆粒般的烛光。孙少平一开始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那个被父母抛弃的小男孩的忧伤的童年,那个善良而屡遭厄运的莫蒙爷爷,那个凶残丑恶而又冥顽不化的阿洛斯古尔,以及美丽的长鹿母和古老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吉尔吉斯人的生活……这一切都使他的心剧烈地颤动着。当最后那孩子一颗晶莹的心被现实中的丑恶所摧毁,像鱼一样永远地消失在冰冷的河水中之后,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眼睛。他用哽咽的音调喃喃地念完了作者在最后所说的那些沉痛而感人肺腑的话……这时,天已经微微地亮出了白色。他吹灭蜡烛,出了这个没安门窗的房子。

1.为什么平时不洗脸、不洗脚、不刷牙的孙少平在去地委找田晓霞之前,先偷偷到小南河里洗刷了一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文中划线的句子,可否删去?为什么?

3.细读本文,请结合文本分析孙少平这一形象。

4.小说的结尾详细地描写了孙少平阅读的过程,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