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尊贵之家
陈敏
①那天,扶贫干部姜毅带我们访问一家贫困户,刚到门口,一个背着书包、准备上学的小女孩将我们挡在门外,她噘着小嘴,目光沉着、坚毅,显然对我们这类人群并不欢迎。
②“我家早就不是贫困户了,我们已经脱贫了。你们不要来了,快回去吧!”女孩语气强硬。
③她的举动惊呆了所有人,从事扶贫工作多年来,这还是我们从未碰到的现象。
④以前,每走进一个贫因户,总有些枯瘦的、弯腰的,或一拐一瘸的弱势者赶忙迎上来,急切地诉说他们生活的苦难与不幸,扶贫干部仿佛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而这个女孩让我有了看待贫困户的另一种眼光,也对此多了一层更深的思考。
⑤当下,扶贫工作犹如打仗一般,怪不得这场运动中出现了一些诸如“打响”“攻坚”“战役”等战争术语。其艰难、辛酸、苦涩、忙碌、辛苦,这些个中滋味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方能体会。误会和不被理解更是常有的事。
⑥姜毅并没有在乎女孩的阻拦,他带我们走了进去。
⑦光线并不明亮的屋子里,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满满一墙壁的荣誉证书。证书金灿灿的,闪着耀眼的光,好似一张张笑脸,正对着我们微笑。
⑧我们顿时明白了那女孩把我们挡在外面的含义。女孩是何等地自尊,即使有人把免费的午餐摆到她面前,她也不会去碰一下。女孩的人生词典里,似乎根本不该有“贫困户”三个字的存在。
⑨贴证书的墙壁下面有一个土炕,一位老奶奶正坐在炕边,剪纸花。她刚接下一单小活儿,为村口一家纸扎店剪100朵纸花。她慈祥地看着我们,边剪花边指着一墙壁的奖状,带着骄傲的语气说:“这些奖状都是我孙女拿回来的。我娃上六年级,争气着哩!”老人目光晶莹闪烁。
⑩荣誉证书是记录获奖的嘉奖荣誉,这种荣誉能给人带来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可以让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化为众人皆知,从一文不值化为受人尊敬。
⑪毫无疑问,这是个受人尊重的家庭,让人禁不住唏嘘、赞叹。不过,这种美好的感觉并没持续多久就被眼前的一幕瞬间一扫而光。
⑫一个下肢截肢、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恰好从另一间屋子里“走”出来了。
⑬从半喜半忧中得知,男人就是女孩的父亲,叫吴良民,原本是一个体格健壮的中年人,不料,一场车祸,让他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了“拖油瓶”。
⑭在那个肇事司机夺去他的行走能力前,他曾是个多才多艺的手艺人,能将一团泥捏成像模像样的小鸡小猫,也能将一截丑陋的树根雕琢成令人称奇的工艺品。只是后来,他感到这些手艺无法让他维持生计时,他才改行做了木匠。他的木工手艺不错,曾为村里的许多出嫁女做过大立柜、床头柜、方桌和长凳,也为家家户户做过储藏粮食的三格大柜。再后来,行走的不便限制了他做大件的能力,他只能做些小板凳、小木椅和车架子了。
⑮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够成为贤妻良母,他的妻子受不了照顾人的那份苦,就跟着儿子一同出去打工了。吴良民和老母、女儿相依为命,享受现世的安稳。他说,只要在家里做点事,就不会感到寂寞。他高兴地向我们炫耀:“我得干点用双手替代双腿的活儿。仅凭两只手,我也能走遍屋里屋外的角角落落。我不仅能做木活,能为自己洗衣、做饭,还能顺便照顾老母、女儿以及那只跟了我多年的老土狗。”
⑯他在屋内的墙上和椽绑了很多根绳子,绳子吊在空中,想起身或者想伸懒腰时,就拉下绳子,当然,他会摔得鼻青脸肿,可他从不妥协。
⑰很多次了,村干部让他当贫困户,都被他一口拒绝。他不让自己产生“等”“靠”“要”的思想,他说他决不给政府添麻烦,他做家具完全能养活自己,他妻子在外打工的收入也能补贴一些家用。
⑱男人的一番话让我这个健全的人顷刻间红了脸,想起自己的身份,平日里工作并不重,却怨气过重。
⑲门外的树上飞来了一只喜鹊,喳喳地叫了几声。吴良民家里又有喜事降临了。所有的目光投向窗外。
⑳告辞,出门。走了好远,回头再望,洁净的村级公路上,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人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相互搀扶着,走在夕阳的余晖里,很难断定出谁在照顾谁。
㉑他们在目送我们。
㉒乡村静寂,鸟儿归巢,让人不由得回目,赞叹,好一个尊贵之家!
(《微型小说选刊》2019.21)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小女孩把“我们”挡在门外,对“我们”并不欢迎的情节,出人意料,制造悬念,激起读者阅读下文兴趣;读完下文,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B.文中有意使用“打响”“攻坚”“战役”等战争术语,突出了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和不被群众理解,同时呼应了小女孩把“我们”挡在门外的情节。
C.小说运用多种叙述手法,插叙以前走访时其他贫困户的反应和表现,补叙吴良民致残的原因和不肯做贫困户的故事,丰富了故事情节,增强了可读性。
D.小说选材以小见大,通过“我”一次扶贫走访经历突出寻常故事的时代感:同时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感染力。
2.小说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塑造吴良民这个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3.小说以“尊贵之家”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概念的起源,究竟是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的,还是英国学者霍耳在1966年提出的,无关紧要。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区域中心,与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这些必要前提相比,国际大都市的意义更似一种能量的聚合体,在全球版图上举足轻重;是移民之城,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20%四种不同的说法;是会展之城,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是组织之城,小小瑞士就有近400个国际组织,没有沙漠的德国争取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设在波恩,连印度和泰国都各有10多个国际组织机构;是服务之城,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是传媒之城,大众传媒体系可谓是城市的神经网络,国际大都市应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出版社、学术刊物、视听发行机构、书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还应是文明之城。
(何树青《国际大都市的八道门槛》,有删节)
材料二:
(提高上海大都市四层次的竞争力)
材料三:
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四个中心”,再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定位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08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提出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作为上海的城市精神。面向“国际大都市”,上海已具有城市品牌营销意识,发展重点已从经济导向转向了经济与文化并举。
2010年公布的上海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了“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各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举办各类国际会议、展览、论坛、赛事等活动:营造国际化的居住和商务环境;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若干国际文化风情街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是“世界主义”的文化巨作。
上海的城市规划力求凸现国际化与现代性的形象。许多标志性建筑是由国外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者是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金茂大厦的设计者为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上海科技馆由全球第四大建筑事务所RIKL公司设计,上海大剧院的设计者则是法国建筑师夏邦杰。这些新兴的城市地标展示了上海新的“世界性”形象。
自2002年起,上海年鉴每年公布来沪的外国人增长比率,并开辟专栏,对于优秀外国人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做出报道。除此以外,上海市政府每年都通过颁发“白玉兰奖”,来表彰在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的外国人。奖项创立以来,上海市每年授予白玉兰奖的外国人数量从1993年的十几位,增加到了2010年的七十多位,获奖人士大多为外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媒体中也开始用“新上海人”来称呼在上海生活的,对上海作出贡献的“外国人”、“港澳同胞”及“外地人士”。
(钟浴曦《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构建及其“世界主义”内涵》,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属于“国际大都市”要求的一项
A.一个区域的政治中心,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B.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产业非常发达。
C.城市人口中外籍人口的比例占5%以上,且逐年上升。
D.城市文明程度高,并构建了发达的大众传媒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八道门槛值得各国借鉴,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会增多,不变的是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是各国的追求。
B.上海从治理结构、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人类发展四个层面展开,逐步推进,非常具有规划性,实现了四个层次的竞争力的目标。
C.上海为了发展成国际大都市采取了一系类的措施,在建筑设计方面凸显现代性和国际化,展示了上海新的“世界性”形象。
D.上海多年来对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来沪实行奖励,对他们的优秀事迹作出报道,政府还颁发特别奖项表彰做出贡献的外国人。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具体体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鲜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黃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院士的寄语,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男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整个科学界来维护。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但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比如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等。这些行为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扬科学家精神,也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当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当我们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专业上一丝不苟,也要相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当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同样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总之,科学的事业,呼唤更加科学的管理。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这颗水蓝色星球的样子,“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相信,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何鼎鼎《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既要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培育。
B.科学家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
C.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公信力越来越强,主要表现在论文和专利。
D.要让科研回归本真,就要营造好的环境,要信任科学家,不要干预科研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逐层深入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第二段运用引用和正反解说法,论述了要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过硬的科学精神。
C.文章围绕“科学家精神”这一论述对象,非常注重当下的实际情况,有很强针对性。
D.文章末段论证了科学事业无止境,正因为如此,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对未知对人民的热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成果有可能被新的技术替代被人们遗忘,但是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定会长存。
B.我国当下的科技创新既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亟需解决的内困外忧,这正是科学家精神大放光彩之契机。
C.我国的科技需要实现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的一流科学家,就需要遵循各种规律,让科研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化。
D.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懈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对人民深深的热爱,就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就“碎片化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不超过60个字。
网媒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碎片化的浅阅读已成为当代人阅读的主要方式。人们从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上获取碎片化信息,快捷且看似忙碌的阅读使人们倾向没营养的快餐文化,而没时间投入经典作品的细细研读。加之碎片化的阅读不需要思辨,绝大多数人沉溺于此而忽略了从经典中提升思维和辨别的能力。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脑垂体又称为“脑下垂体”,是大脑底部水滴状下垂的结构,重量仅为5克,相当于半粒花生米的大小。脑垂体虽然小,①__它可以说是人体内分泌的“司令部”,控制着人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机体的代谢活动。垂体腺瘤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早期并无颅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由于②__,极易漏诊、误诊,增加了病残率和致死率。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较高,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虽然是良性肿瘤,③__首先是垂体激素过多分泌,会引起代谢紊乱、脏器损害等一系列问题;其次,肿瘤压迫还会导致其他垂体激素低下,引起脑部相应重要功能的严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