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志者(节选) 茅盾 睁开眼来,两片嘴唇轻轻一松,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志者(节选)

茅盾

睁开眼来,两片嘴唇轻轻一松,就有一个烟圈儿从他嘴边腾起,摇摇摆摆去了一段路,然后停住,好像不知道上前好呢转弯好,得站住了转一转念头,这当儿,那圈子一点一点扩大,那烟色也一点一点变淡起来,大到不能再大,淡到不能再淡,烟圈子也就没有。

他有点失望。这当儿,他夫人的脚步声从房门外来了,决不会错。老是像拖着鞋皮—拖噜拖噜。他一听见就会头痛。他会立刻想象到自己的脑髓摊平了成为地板,而他夫人的鞋底—拖过!而且,他好像已经是地板了,他看得见夫人鞋底粘着的煤屑、鱼鳞、青菜梗。他两手捧住了脑袋,睁圆着一对恨极了的眼睛。

“又是我打搅你了。”夫人是一目了然的,“可是,你看,阿大撒了我一身尿,不换件衣服怎么成?”

他苦笑。夫人进来总是有理由的。然而,他讨厌他夫人屡屡进来,也是有理由的:他不趁这暑假的期间写成一篇“创作”,难道等开了学一星期二十小时的课,百来本作文簿那时倒写得成么?难道因为阿大会撒尿,夫人要换衣,他就活生生“牺牲”了稳可以到手的“创作家”的头街么?不成的!那怎么对得起他自己呢!—他的“人生经验”,他的“天才”,他的五年来朝思暮想的一鸣惊人的大抱负大计划!五年前他毕业的当儿,不是早已在师长和同学面前—简直是在全世界面前,宣言他要精心结构“创”一部“作”么?已经蹉跎了五年了呀!不成的!那个—简直不成话!

他无可奈何地往床上一躺,叹口气,喃喃地说:“哎,总得有个书房—书房;没有书房,产生不出——哎,伟大的——”

他没有说完全,就觉得喉咙头梗住了。阿大要撒尿,夫人要换衣服,当真比他的“事业”还重要么?笑话!

过了几天,他居然独个人住到庙里去了。

第一天是要布置出一个适宜于“创作”的书房来,一眨眼便已经天暗。自觉得“灵感”还没来,就上床睡觉。他有梦。当然是“创作”成功的梦。他从梦中笑醒了。他揉了揉眼睛,把小指头放到嘴里轻轻咬一下。不错,他感觉得痛,他不是在梦中。“品一会儿茗提提神是好的,”然而因为茶,他就联想到咖啡。对了,咖啡是不可少的。不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全仗了二万几千杯咖啡?

“怎么从前就忘记了呢!天大的损失!不然,我的杰作早已产生了,何待今日!”

夫人将他指定要的黑咖啡买好寄了来时,已经是他在庙里的第四个黄昏。三天来他原稿纸撕掉过十几张,但是摊在书桌上的原稿纸依然只标着一个大大的“一”字。这怪得他么!夫人还没把黑咖啡寄来呢!这个责任自然是夫人负的!

然而现在黑咖啡终于寄到了,他的脑细胞又立刻下了全部紧急动员令。那一晚,他开了第一次的夜工。

似乎黑咖啡当真有点魔力的。他坐在原稿纸前面不到十分钟,便觉得文思汹涌,仿佛那未来的“杰作”的全部结构蓦地耸现在他脑子里;“哈,原来早已成熟了在那里!”——他匆忙中还能自己评赞了一句。他像大将出阵似的将起袖子,提起笔来,就准备把那“原来早已成熟了的”移到纸上去。他奋笔写了一行。核桃大的字!然而脑袋里“早已成熟了的”东西忽然逃走!

于是他不能不捧着脑袋了,不能不搁笔了。约莫又是十分钟。他脑子里的“杰作”的形体渐渐又显形。他眼睛里闪着光芒,再奋起他的自来水笔,又是核桃大的字,然而,不到半行,猛地腿上来了一锥,他反射作用地拍的一下,半手掌的红血!就在这当儿,脑子里的东西就又逃走。现在他觉到占有这书房的,不是他而是蚊子。无数的蚊子,呐喊着向他进攻。他轻轻叹一口气站起身来,看看原稿纸,还是第一张,十来行核桃大的字;看看地上,香烟屁股像窗外天空的星!

很委屈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十分可惜那第一杯黑咖啡召来的第一次“灵感”没有全数留住。“怪不得人家说汉字应当废除呢!要不是为的笔画太多,耽搁了工夫,我那第一次的想像岂不是全可以移在纸上么?——至少是大部!”

“听说西洋的大文章,从来不作兴自己动笔的;他们有女打字。他们拿着咖啡杯,一面想,一面口说,女打字就嚓嚓地打在纸上。那自然灵感逃不走!”他一面搔着腿上背上的蚊虫疤,一面这么想着,觉得有点悲哀了。

他诅咒又诅咒,终于在诅咒中睡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小说以“有志者”为题,运用了反语的手法,使读者在回味中体会其语言辛辣幽默的艺术特点。

B.文中详细描摹了他吐烟圈的情景,形象地写出他无聊烦闷的生活状态,这正是他进行创作的原因。

C.“香烟尾股像窗外天空的星”“蚊子呐喊着向他进攻”等用夸张、拟人等修辞,富有嘲讽意味。

D.小说选取大时代中的生活一角,没有明显地表现重大社会内容,却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2.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的叙事有什么特点?

 

1.B 2.①他狂妄自大,渴望一鸣惊人。五年前毕业时,就宣言要精心结构“创”一部“作”;②他志大才疏,空想胜于践行。他大抱负大计划酝酿了五年却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与成果;③他寻找借口,不会迎难而上。一再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创作不出作品,就责怪家里环境不好、缺少咖啡、汉字笔画太多。现实意义:批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个别知识分子空有大志却不务实,狂妄自大,空想胜于践行的现象。暗含作者期待人们不仅要有梦想更要有实干精神的愿望。 3.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旁观者的身份娓娓道来,自由表现人物和事件;②小说以“创作”为线索,引入“有志者”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小说以顺叙为主,兼有插叙,随着事件不断向前发展,人物形象逐渐鲜明,主题意蕴更深刻。④叙述与人物语言、细节、心理活动相结合,自然真实,更能体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这正是他进行创作的原因”分析有误。从原文“他的五年来朝思暮想的一鸣惊人的大抱负大计划!五年前他毕业的当儿……已经蹉跎了五年了呀!不成的!那个——简直不成话!”这段话看,五年以前他就宣言要进行创作。选项认为是开头写他吐烟圈时,才有了要进行创作的决心,表述因果失当。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并且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时一定要立足文本,联系现实,要能自圆其说。 从“难道因为阿大会撒尿,夫人要換衣,他就活生生‘牺牲’了稳可以到手的‘创作家’的头衔么?不成的!那怎么对得起他自己呢!--他的‘人生经验’,他的‘天才’,他的五年来朝思慕想的一鸣惊人的大抱负大计划!五年前他毕业的当儿,不是早已在师长和同学面前--简直是在全世界面前,宣言他要精心结构‘创’一部‘作’么”中可看出,他对自己的价值无限拔高,自认为一旦“牺牲”了自己的创作计划就是极大的损失,并认为自己一旦能写就必然是“创作家”,体现他的妄自尊大。 “总得有个书房--书房;没有书房,产生不出--哎,伟大的”“这怪得他么!夫人还没把黑咖啡寄来呢!这个责任自然是夫人负的!”可见,他没创作成功,总是找他人的原因,不从自己身上思考,从而体现寻找借口,不会迎难而上。 “他奋笔写了一行。核桃大的字!然而脑袋里‘早已成熟了的’东西忽然逃走!”“于是他不能不捧着脑袋了,不能不搁笔了。约莫又是十分钟。他脑子里的‘杰作’的形体渐渐又显形。他眼晴里闪着光芒,再奋起他的自来水笔,又是核桃大的字,然而……看看原稿纸,还是第一张,十来行核桃大的字;看看地上,香烟屁股像窗外天空的星”充分显示出他的志大才疏。 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狂妄自大,渴望一鸣惊人,却志大才疏,空想胜于践行,总在寻找借口而不会迎难而上的“有志者”形象,所以作者期待现实中人们不仅要有梦想更要有实干精神的愿望。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叙事特点的能力。作答时,一般从四个角度考虑:第一,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第二,叙述人称及视角: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情感,给人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便于客观描述;视角包括全知全能视角和有限视角;第三,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以……为话题引入;第四,叙事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文章从叙述方式上来说采用了顺序的方式,并且他回顾了五年前毕业之时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深刻。从叙述人称及视角来看,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第三人称视角又称作全知视角,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娓娓道来,使叙事更灵活。小说的题目为“有志者”,而全文围绕“有志者”的“创作”来写,可以说“创作”是本文的线索,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小说中有很多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比如作者在描写“他”时,主要采取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注重刻画细节,如他一直看着烟圈怎么变化,足见其百无聊赖,在夫人根本没打扰到他的时候不“潜心写作”,却偏偏在夫人进来时突然想起自己的“创作”,可笑之极,将叙述与人物语言、细节、心理活动相结合,更加的自然真实,更能体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上一轮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跨越不同国家地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风俗习惯,正在实践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为世界带来多重惊喜。

第一重惊喜,来自经济的发展。“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关心的时点是当下,最在乎的事是早晨醒来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因此,如果一个倡议或理念能够让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意越来越多、腰包越来越鼓,那么它的朋友圈就注定越来越大。从“中国西部西欧国际公路”基本建成,到巴基斯坦卡西姆港1320兆瓦电站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从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再到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一个不争的事实,反复验证着5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惊喜。

第二重惊喜,来自人心的凝聚。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更加突出。此时,如果进行零和博弈,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就会把世界经济推向“死胡同”。面对经济全球化遇到的挫折,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在实践中使之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如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一系列顶级会议、对话机制和国际组织,正在重新凝聚人心,为世界经济治理带来惊喜。

第三重惊喜,来自合作的紧密。随着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世界各地民众彼此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世界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公正性、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的追求,顺应了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更是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平台与载体。“一带一路”将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洁之路。这无疑为“地球村”居民共绘美好蓝图带来新的惊喜。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尽管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不难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三重惊喜”将以更深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广的范围为人所感所知。

(摘编自王俊岭《望海楼:“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三重惊喜》,《人民日报》2019年4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年实践验证了不争的事实: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B.“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全世界在实践中达成了共识,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C.世界经济治理需要凝聚人心,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响应的重要因素。

D.“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治理的潮流,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上一轮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为立论基础,提出“一带一路”实践带来惊喜的论点。

B.文章按照提出论点、分析阐述、展望前景的思路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惊喜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C.文章列举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事实,论证了“一带一路”对凝聚人心的作用。

D.文章采用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带来的多重惊喜,论述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针对性,体现着新时期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B.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要想使世界经济远离“死胡同”,就不能进行零和博弈。

C.只有“一带一路”实践能给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惊喜,朋友圈才会越来越大。

D.“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是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降虏于蛮夷            君何以知燕王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举孝廉不行

C.求人可使报秦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查看答案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②单于愈益欲降

③卒相与欢,刎颈之交                ④于是秦王不怪,一击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查看答案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相如去

③方欲使送武等                ④虞常等七十余人欲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B.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