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在做判断时,总是习惯去寻求理由。理由源于自己对...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在做判断时,总是习惯去寻求理由。理由源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与看法,通俗地讲就是“应该怎样”。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也时刻评价着我们的言行和世界万物。相符,则欢喜、愉悦;不相符,则沮丧、愤怒。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范文 先入为主非真实 人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并非是一个人的全部。同一个人被描述成不同的身份经历,被五个影师拍成不同的脸。由此可见,先入为主的印象使人拘泥于可怕的世界,这就需要用心灯照亮。因为先入为主非真实,全面了解需用心,才能拨开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 先入为主,非明智之举。用第一印象来评判他人是一个不理智的行为,因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似柔弱之人却能给世界带来惊人的力量。化学家居里夫人,曾因女性的身份遭到嘲笑质疑,而她却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年复一年干着男人所干的粗活,最终从几十吨矿渣中提炼出镭,让世人震惊,改变了世界。怎能盲人摸象般评判一个人呢?这样会做出愚人的判断。世界不因外貌而明亮,却为伟人而喝彩。所以,我们看问题应全面,整体感知。 心中有善,挖掘人性之美。真正的美不是第一印象中光鲜亮丽的,而是由内在所散发的人性之美。劳模郭明义,是一个饱经风吹日晒的一线工人,或许会受庸人的冷眼,但他又是当代活雷锋,用温暖纯良的胸怀拥抱他人,温暖世界,带领更多人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之所以他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他弘扬雷锋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美丽的心,岂是貌美所能及?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心灵美之人来温暖和点亮,就会变成和谐之美,美美与共。 全面观察,发现闪光亮点。人是一幅拼图,先入为主的印象只是其中的一小块,需要不同角度的观察才能拼接成完整的一个人生之图。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不仅是领袖,也是名合格的父亲,女儿家长会他一次不落地参加,不因工作繁忙而推辞,给冷色调的总统增添了一道父爱的暖色彩。不因印象冒然评判,需透过现象,发现人的本质。反之,看不见人生成功背后的艰辛,以为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世界将回到黑暗与冷漠的冰雪季。将积极的火花点燃,用熊熊大火温暖世界;将意义非凡的片段拼接,幻化一幅绚丽的图画。 心中存美,眼中就有阳光。先入为主,受人主宰,滋长阴暗心理,不如用一双慧眼发现瞬间的感动。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传递美好,扫去阴霾与冷漠。领袖牵着母亲的手散步,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巨星成龙捐款千万做慈善,为世间增添关爱。生活中有太多感动与美好,缺少发现真爱之心,为什么不用真情感受温暖而喜欢抹黑?发现真爱才能传递真爱,传递真爱才能点亮人性之光。 【解析】 一、审题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人们在做判断时,总是习惯去寻求理由。理由源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与看法,通俗地讲就是“应该怎样”。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也时刻评价着我们的言行和世界万物。相符,则欢喜、愉悦;不相符,则沮丧、愤怒。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具体过程:这则材料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材料指出了我们判断的依据是“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与看法”。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情绪。写作时,要围绕材料的核心内容立意。 二、立意(注意不同的角度) 这则材料的立意角度比较宽泛。 小的方面可以写周围的小事,例如:身边人的穿着打扮、爱好习惯、处世态度等等,都可能和自己的认知看法不同,那么你将如何对待?理由是什么? 大的方面可以写世界的大事,例如: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政治理念、文化传统等等,是应该求同存异,还是要世界大同? 三、素材 1.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所有的人类行为者在推理能力上都存在着局限。 任何人不论其专业熟练程度、所处地位与职务高低,都会存在着某种认知偏见。也就是说,人类在判断问题的时候会犯习惯性的错误, 会受到认知偏见的干扰从而对决策造成负面影响。由此,认知偏见问题指的就是:当人们遇到一个他们喜欢的假设时,他们会去寻找对这个假设有利的证据,而忽视那些对这个假设不利的证据。可以看出,认知偏见在科学探索、社会决策以及个体判断等方面,都发挥着无法避免的影响。 2.很多事告诉我们,不管你做的有多好,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始终都有人骂你,也始终有人黑你。这不会随着你自身努力而改变,不过是人性中的凉薄。我们除了让自己做更好之外,也要忽略负面的声音。人生路上,要感恩善良,也要宽容不善。因为宽容,才是我们最大的美好。 3.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容忍精神,不能容忍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个社会必将走向专制。 4.有人对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颇有微词:“你为什么要试图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去打击,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消灭”敌人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今天,人们可以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四、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此题可围绕“判断的正确依据是什么这一话题”,探讨自己的主观认知与客观事实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形象是文学人物长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作品中都刻画有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形象在文学长河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在这些作品中,一些女性形象在大师笔下,脆弱却又坚强,真实可感。请从林黛玉、翠翠、鲁侍萍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作品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脆弱却又坚强”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思考,是我们接近大师的重要途径。比如读一部经典小说,往往首先会为故事情节和独特的描写所吸引,但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大胆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印证感受作品独特的思想力量,我们也就有可能进入经典阅读的高级阶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每到初冬,一群群“美丽的精灵”都会飞抵绵阳。红嘴鸥、棕头鸥、鸬鹚、情侣鸳鸯,还有今冬才拍到的首次来绵阳___________的红嘴巨燕鸥在王昌大的新书《美丽的精灵——绵阳野鸟》中都有___________的介绍。王昌大对书中每一种鸟儿的习性都____________。据统计,书中拍摄、记录的绵阳野生鸟类518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6%,全省的73%。今年83岁的王昌大,因为对鸟儿地喜爱,曾担任语文教师的他退休后便拿起了相机开始拍摄鸟儿。书中的1400多张图片均为自然摄影,精美细腻。本书还引用了大家____________的唐诗宋词,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鹰击长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诗句,为鸟儿配上文字介绍。(        )。书中还有王昌大专门找人制作的绵阳市各自然保护区珍稀鸟类分布图,方便人们观赏鸟儿。王昌大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群可爱的天使,提高市民对生态的保护。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作客    详细    如数家珍    耳濡目染

B.作客    详尽    了如指掌    耳熟能详

C.做客    详尽    如数家珍    耳濡目染

D.做客    详细    了如指掌    耳熟能详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将这本书修改了十多次,这本书终于形成最终的模样

B.这本书被他修改了十多次,形成了最终的模样

C.这本书经过他十多次的修改,才形成最终的模样

D.他修改这本书,修改了十多次,最终形成了模样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昌大希望借助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群可爱的天使,于是提高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B.王昌大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群可爱的天使,进而提高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C.王昌大希望经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群可爱的天使,进而提升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D.王昌大希望借由这本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群可爱的天使,于是提升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是一个与京口有关的风流人物。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赞叹刘裕北伐时立下的赫赫战功。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伟壮阔的险要形势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明自己因天气变化不定,很难调养身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怀(其十五)

魏  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嗷嗷今自嗤。

(注)①书诗:尚书与诗经。②羡门子:传说中的神仙。③嗷嗷:哭号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句诗人写自己将珠玉隐于粗布衣服之下,表明虽富足却从不追求物质享受。

B.诗人把以德行见称的颜回、闵子骞当做榜样,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品德高尚之人。

C.诗人登高远望,只见山冈上布满了坟墓,不禁感叹历代之人最终都化为了枯骨。

D.由“昔年十四五”“千秋万岁后”等句,可看出本诗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琢。

2.结合诗歌分析诗人的思想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