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体和很多微生物共生,大多数微生物都生活在肠道里,其中大部分是细菌,还有一些是真菌和原生生物。细菌能产生可以降解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酶,这些降解产物可以被人体利用。_____,人体可能无法降解一些营养物质,比如说人体需要特定的细菌才能降解乳糖,缺少了它们可能会患“乳糖不耐症”。人体对脂肪的吸引和储存也和肠道细菌有很大的关系,肥肠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正常人不同。肠内菌群还会阻止有害细菌的繁殖,_____。人体肠道细菌甚至还会和人体产生一些更“直接”的作用:它们可以加快肠道表皮细胞的生长,控制表皮细胞的分化,还可能会促进肠道附近的淋巴细胞的生长。肠道菌群会刺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并且不断“训练”它,让它增加“分辨敌我”的能力。____,经过肠道菌群合理“训练”的人体免疫系统不会轻易做出过激的反应,也就是说让人“过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____________。短短40年,中国就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那么,中国为什么能?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未来中国与世界合作发展的路又将怎么走?关于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交流看法,碰撞思想,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过去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没有人能想象中国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告诉记者,( ),是全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体现了领导人的____________。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对全世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市场的开放、提倡自由贸易方面都起到了带头作用,这不是____________,而是付诸实际行动。2018“从都国际论坛”从议题设置到嘉宾发言,都清晰地向外界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中国声音,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承诺和主张,也是对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和担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 远见卓识 纸上谈兵 铿锵有力
B.侧目而视 远见卓识 坐而论道 铿锵有力
C.侧目而视 崇论闳议 坐而论道 振聋发聩
D.刮目相看 崇论闳议 纸上谈兵 振聋发聩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B.面对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C.关于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D.面对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带一路”
B.“一带一路”是一项新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在走向世界
C.在很大程度上,现在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设计是“一带一路”
D.“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是现在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设计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乐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个意思。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隋堤怀古①
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②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③,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①本诗写于唐朝后期,当时的帝王大多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②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③江都事:指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的“怀古”点明了题材,“隋堤”则是怀古对象,让人联想到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B. 首联后句写隋炀帝以“猛虎”自居,“自为”则写出其盲目自信,狂妄之态可见一斑。
C. 颈联运用数字形成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隋炀帝妄想江山永固却又难以实现的悲剧。
D. 尾联点明隋炀帝的下场,往事不堪回首,诗人以无奈的叹息和想象之景收束全诗。
2.诗人面对“隋堤”,思绪万千,试分析诗中流露出来的情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永兴中,长沙王乂入辅政,时有疾鲲者,言其将出奔,乂欲鞭之,鲲解衣就罚,曾无忤容。既舍之,又无喜色。于时名士王玄、阮修之徒,并以鲲初登宰府,便至黜辱,为之叹恨。鲲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远畅,而恬于荣辱。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社弢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丘一壑自谓过之溫峤尝谓鲲孖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隃孙权不过也。″及敦将为遜,出鲲为豫章太守,又留不遣,藉其才望,逼与俱下。初,敦谓鲲曰:“吾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及至都,复曰:“近来人情何如?”鲲对曰:“周伯仁、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是日,敦谴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伯仁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已。参军王峤以敦诛伯仁,谏之甚切,敦大怒,命斩峤,时人士畏惧,莫敢言者。鲲曰:“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止。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使之郡。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B.问日/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C.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D.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即“服缺”,服丧期未满。文中指谢鲲服丧期未满就被任职。
B.东宫我国古代太子所居之宫称为东宫,也可以用来借指太子。
C.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文中指杀王峤。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指朝廷对已死的官员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鲲才艺出众,声名远扬。谢鲲少年时就有很大的名气通达简约,见识高远;喜好《老子》易经》,擅长唱歌、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B.谢鲲遭人嫉恨,从容受罚。长沙王人朝辅政时,有人嫉恨谢鲲,说他将要出逃,长沙王要鞭打谢鲲,谢鲲脱下衣服坦然接受惩罚,没有忤逆的神情。
C.谢鲲识量远大,受到器重。谢鲲受命出使到都城,明帝亲自接见,对他很是亲近器重温;温峤曾经在谢尚面前称赞谢鲲,说谢鲲识量远大,神鉴深沉。
D.谢鲲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王峤因为周伯仁的事进谏激怒了王敦而被杀,没有人敢说话,只有谢鲲斥责王敦;政治形势严酷,谢鲲依然经常进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鲲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远畅,而恬于荣辱。
(2)周伯仁、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桑花
鸿鸣
军嫂去唐古拉山兵部站看望当连长的丈夫,从格尔木站一下车,就看见一名20岁出头的小战士向她招手,原来是接她的司机兵。
军嫂来到军车前,看见车的前面,绑了一束鲜花,有点像江南的扫帚梅,还有点像菊花。她乐了,这个小伙子,还挺热爱生活的。
军车离开格尔木,奔驰在去唐古拉山的山路上。
司机兵一边开车,一边和军嫂聊天。
“嫂子,听连长说,你是大学生,还是城市人,却一直生活在山村。”司机兵好奇地问。
“是啊,我和你大哥是大学同学,他毕业参军去了边疆,父母年龄大,就他一个儿子,为让他安心卫国,结婚后我辞去公司会计工作,从苏州到他老家,陕西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有10多年了。”军嫂轻描淡写地说。
“嫂子,你是城市人,在山村适应吗?”
“开始不适应,现在学会了柴火灶做饭,喂猪砍柴,山地播种,彻底是个农村媳妇了。”军嫂说着笑了起来。
司机兵又问:“嫂子,山村的生活不容易吧?”
“还行,就是有时候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比如上个月,我脸上一个痦子越来越大,还有点疼,医生说是黑色素痣病变,怀疑是恶性肿瘤前兆,必须切除。我瞒家人做了手术,还好,病理检验报告显示,肿瘤是良性,我就是那次才哭了。”军嫂好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却让司机兵心里为之一振,他由衷地说:“嫂子,你真了不起!”
军嫂笑着说:“这有什么啊,你大哥为国家,我为他呀。”军嫂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神情,接着说,“实际我最自豪的是我儿子,他7岁了,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解放军,他在唐古拉山保卫国家……”司机兵听得眼睛有些湿润。
对面不断有军车开过来,军嫂发现,这些军车开过来的时候,都鸣笛三声,车上的人都向他们的军车敬礼,有时候司机兵也举手回礼。
军嫂很奇怪,问:“你们军车在路上相遇,都互相敬礼呀?”
司机兵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军嫂:“嫂子,你认识车前挂着的那束花吗?”
军嫂说:“好像我们那里的扫帚梅花。”
司机兵说:“是的,它和扫帚梅是一个品种,在西藏,叫格桑花。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把它当作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它美丽而不娇艳,又是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还是西藏首府拉萨市的市花。”
“我们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有军车接送探亲的军嫂,车前必须绑一束格桑花。来往的军车遇见后,都要避让,同时车上的军人,不管是谁,都要向军嫂敬礼。”
这时军车正行在盘山路上,一段路很窄,前面一辆军车停在悬崖边,等待他们的车缓缓通过,两车快要相遇时,听见了对面车上的大声口令:“立正!敬礼!”
军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从车窗伸出头,走出很远,还向敬礼的战士们挥手。
军车来到了雪峰山下的补给站,司机兵说:“我们在这里吃午饭,还有半个小时就到达兵部站了。”
军嫂有些着急:“既然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先不吃饭,直接上山好吗?”
司机兵乐了,说:“理解嫂子心情,我去办理上山手续。”
不一会儿,司机兵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嫂子,我们上不了山了。”
“怎么了?”
“昨天夜里发生了雪崩,上山的路全被堵住,现在正清理积雪,车根本上不去。”
“多长时间才能上山?”军嫂也有点急了,没想到,近在咫尺,却发生雪崩,成了远在天涯。
司机兵说:“听补给站同志说,最快也要半个月。”
想到有三年没见到丈夫了,现在已经到了雪峰山下,军嫂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咬牙:“我在这里等半个月。”
半个月后,上山的路还没通,军嫂想到年迈的公公和婆婆,还有儿子马上要上学,不能再等了,只好遗憾地决定回去。
临走前,在补给站领导安排下,军嫂和丈夫各拿着望远镜,在山下和山上互相观望。军嫂发现,望远镜里的爱人,站在国旗下,手不断地擦着眼睛,而自己,却早已泪流满面。
这时,军嫂突然发现,在丈夫身边,齐刷刷地站着一排军人,他们一起举起右手,向山下敬礼。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军嫂看见军车前绑的鲜花,认为司机兵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伙子,这看似闲笔,实则颇具匠心,目的是为下文写过往军车敬军礼作铺整。
B. 小说善用语言写人,作者在写军嫂向司机兵叙说自己的故事时,使用“轻描淡写地说”“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写出了军嫂生活的不易。
C. 司机兵虽然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他的串联,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连贯、自然,军嫂这一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D. 小说以故事中有故事的形式,在叙述中穿插讲述,既讲述了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也叙述了现在军看望丈夫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2.小说多次写到“眼泪”,眼泪中包含着不同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军嫂”,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