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网红”漫画家林帝浣在其微信公众号“小林”上发了一组原创漫画《你的三观,我很喜欢》,阅读人数很快超过10万。简单的画面,简短的文字,折射出作者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以下为其中四幅:
有网友留言:大家知道吗?小林老师小时候因家里经济困难,就节约零钱买颜料画画,到废品收购站买书阅读;三年前,他创作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国画,被选为国家“申遗”推介宣传画;就在前几天,作为“五四”奋斗者的代表,小林老师被请进了央视精品文化访谈类节目《文化十分》。为小林老师的奋斗点赞!这样的三观,我也喜欢。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而价值观是成长最需要的钙片。有正确的价值观,奋斗会更有意义;有奋斗作支撑,价值观则更有力量。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这段说明文字,概括出“蜀绣”的五条信息,每条信息不超过10个字
蜀绣是起源于古蜀国的民间刺绣,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古蜀国之所以能产生珍稀独特的刺绣工艺,是与古蜀国有发达的农耕文化分不开的。蜀国之所以得名为“蜀”,就与蚕桑有很大的关系。而“绣”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气息的消费品或奢侈品,还是“美”的同义语。蜀绣三千年的历史充分说明,古蜀人不仅勤劳、聪明,而且热爱生活,懂得审美并且能够审美。在西汉时“绣”就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美的象征,是丝织物中最精美的制品。因为蜀绣的重要性,从秦汉时开始,政府便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对包括蜀绣在内的丝织业进行管理。成都此后便被称为“锦城”。这说明蜀锦蜀绣在当时很发达,对国家利益有重要作用。蜀绣,无论是其文化内涵还是其针法技艺,都对中国刺绣发展产生借鉴,彼此的共同点越来越多,外行人一般难以区别,正是因为巴蜀的多元化文化的不断汇集交融,形成巴蜀独特的风俗文化及民俗特征。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思维框架图中的三处空缺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智能+”的提出比“互联网+”更进一步,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全新赋能。在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提出“智能+”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意义。“智能+”强调的是技术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但是,要想推进它的产学研用结合,在数字技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停留于观念,其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理念创新必须进入实践领域,将观念形态 为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而文化消费则是实践层面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文化消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到商业规律的 ,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其特殊性是 的:文化产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价值理念,无时无刻不都在 地影响着消费者,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乃至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化消费的考察,就远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一般商品消费行为去着眼。事实上,( )。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品味、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转化 制约 显而易见 潜移默化
B.转变 制约 显而易见 耳濡目染
C.转变 限制 不言而喻 耳濡目染
D.转化 限制 不言而喻 潜移默化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质富足之后需要进行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B.精神文化消费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而且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C.精神文化消费不仅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D.物质富足是前提,之后还要着眼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神文化消费的品位,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显示,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B.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显现,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C.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D.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显示,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不仅写到孙权也已无处寻得,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感慨当年的亭台楼阁之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3)《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预示着又一个难熬的春天到了。李煜举头仰望明月,不由得思恋起故国,“______________”,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经不在了,皇帝的身份也已经不在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书事
赵鼎①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②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谪,绝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会携全家上坟祭扫。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出地点、时间,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颈联、尾联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