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却面临诸多困难。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介绍,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及附着在其上的福利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的影响,以及自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依然无法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呈现出一种“半城镇化”状态——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同时,流动人口在劳动权益保护、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路径是要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王培安表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减少社会融合的制度障碍,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此外,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逐渐消除附加在城乡户口上的公共服务差别,减少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要坚持资源分类、有序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制订具体办法;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以及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的配套政策,加快完善公平稳定的公共服务,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提高社会融合能力。
(摘编自“光明网”2018年12月5日《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4亿人》)
材料二:
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报告》称,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与2010年之前的年均增长约12%相比,降幅较大。翟振武教授认为,流动人口减少的原因跟经济增速放缓以及1980年后出生人口减少有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从低工资就业岗位向更高工资就业岗位转移,在微观上增进了抚养家庭的能力,在宏观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从产业配置的角度来看,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释放人口红利。翟振武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还可以持续。因为中国仍有近30%的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而高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平均仅有3.2%左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业的潜力仍然巨大,可达2亿人以上。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人均创造产值比例约为1:5:4。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1:1.6,从业人员结构比1978年有明显改善,极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摘编自《专家称人口红利尚有2亿空间》,“新浪网”2018年12月22日)
材料三: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逐步多元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经营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也逐步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在有力气、不怕苦等仍然是用工单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对专业技术、技能、文化素质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缺乏技能和技术且没有培养空间的人,大多失去了工作岗位,导致一部分原本也属于流动人口的人,已经逐步退出了流动人口行列。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低端制造已经很难再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其接纳就业的能力也将逐步失去。取而代之的是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等。很显然,这些产业对劳动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会很高,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城市综合能力不强的城市居民,都将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相反,那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年轻大学生们,就业的空间则会越来越大、渠道越来越宽。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开始从相对低端的结构转向了相对高端的结构,数量开始减少,流动的效率则在提高。这无疑是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结果。所以,流动人口减少,从总体上讲是一件好事,也代表一种方向,那就是对劳动者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转移,如何转移,还是要看劳动者个人的素质。
(摘编自“央广网”2018年11月1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流动人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到户籍制度等影响与自身人力资本等因素制约,流动人口面临诸多困难。
B.经济增速放缓,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减少,是我国近几年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根本上还是产业结构优化造成的。
C.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人城市意义重大,它宏观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微观上也增进了抚养家庭的能力。
D.流动人口减少并非坏事。流动人口减少的同时,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说明我国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应享受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这就需要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及户籍制度的限制。
B.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还需要在劳动权益保护、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完善公平稳定的公共服务。
C.从我国当下第一产业人口占比来看,我国的人口红利还可持续,这就需要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流动,改善从业人员结构。
D.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在--定程度上淘汰了一批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3.我国流动人口的前景如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发展延续到今天,其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已经数不胜数,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学者 也随之数不胜数。如果以是否掌握、传承体系性的历史知识为基准来划分,则除了历史学者外, 其余学者都可笼统地称为非历史专业学者;而历史学者中又可细分为中国史学者、世界史学者、 某种专门史学者等。
各种历史学者,不言而喻,都重视对历史的观照,即具有“历史情怀”;至于非历史专业的学 者是否也对历史注意观照,即具有“历史情怀”,从实际情况说来,似是除部分人重视观照外,不 少人并不观照或观照较少,或虽然实际行动有所观照而对此缺乏清醒认识和主观自觉。在笔者 看来,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也应该自觉地观照历史,要根据需要,给予历史以足够的观照。
一般说来,学者们所研究的对象千差万别,其所研究的学科名称多有不带“史”字者,这即是 本文所说的“非历史专业”。但是,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实质上并非完全与“史”无关,因为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演变、最终消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总与其他事物 发生这样、那样的关联和相互影响。这些过程、关联、影响,岂不正是该事物的“历史”;研究这些 事物“历史”的学问,岂不正是这些事物的“历史学"。世界上除了人类以外,笼统说来其余即为 大自然。人为万物之灵,其既对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对本身以外的全部客观存在即大自然 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鉴于这种情形,有人将人类的全部知识概括为人类史和自然史两大种。 这一概括是正确的。做出这一概括的着眼点,就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或称大自然)如实地以 变化之物和互相关联之物来对待。
由此看来,今天所谓“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以变的观点观察自己研究的对象,重视了解、掌握其长期以来变化的历史及其中所体现的规律,由之很可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为解 决面临的学科发展新难题找到原来不曾想及的出路。另外,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在增强“历史情怀”中,也可以选读一些与自己不同行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因为这些成果论述了人类认识和 改造自身及大自然的大量经验和教训,其中某些方面很可能使非历史专业的学者获得启示。如 果所选读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所研究的对象主体,正与从事选读的非历史专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主体完全一致,例如研究历法某一专题的非历史专业学者,选读某一历法史学家的相应研 究成果,尤其易于获得有益的启发。
(摘编自南炳文《说说学者的情怀与史家的情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8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多寡,学者可以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
B.历史学者都有“历史情怀”,与非历史专业的学者相比,他们都重视对历史的观照。
C.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学科名称大多不带“史”字,但实质上并非完全与“史”无关。
D.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也应该选读一些与自己不同行的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以获启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将学者分为历史学者和非历史专业学者,为下文议论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
B.第二段对比分析了历史学者和非历史学者对历史观照的不同态度,进而提岀论点。
C.第三段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指出非历史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实质上也与“史”有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证严谨,条理清晰,突出了“历史情怀”对学者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掌握、传承各种学问的学者数不胜数,所以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种类也因之数不胜数。
B.作者研究了非历史学者对历史的观照情况,对其“历史情怀”缺失状况做出了准确判断。
C.历史学是对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产生、演变、最终消失过程以及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研究。
D.对《民法》感兴趣的非历史学者,可以阅读复旦大学叶孝信教授所著的《中国民法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但在学业压力下,体育课改成文化课、自习课的现象时而发生,害怕学生受伤而减少体育课的情况也时有耳闻。前段时间热播的某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幕,体育课开始了,来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家都窝在教室里学习,理由是“快考试了,多看一会儿书”。这类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面向本校(统称“华夏中学”)的老师和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师生重视体育课,体现你的认知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19年6月28日至29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举行。28日中午大阪峰会正式开始,日本首相主持并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位发言,作引导性讲话,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主张: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习主席还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出对外开放的若干重大举措,习主席已连续七次出席或主持G20峰会,这充分体现中方对G20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高度重视。
某校高一(13)班同学在庆祝元旦联欢会猜对联的环节中,主持人不小心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几副对联弄乱了。请你帮助他按照节日整理好对联,并写出来。(要求:考虑平仄)
窗含明月十分圆 冰心洁玉大夫诗 迎新春前程似锦 贺佳节事业辉煌 地得清秋一半好
芳草美人屈子赋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________的创作风格。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他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________。毛泽东诗词中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勇气的警句________,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________、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出心裁 流芳千古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B.独树一帜 流芳千古 比比皆是 惟妙惟肖
C.独树一帜 千古绝唱 比比皆是 栩栩如生
D.独出心裁 千古绝唱 俯拾即是 栩栩如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壮丽。
B.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C.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斗争的壮丽。
D.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在诗词中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读者还在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B.不仅毛泽东诗词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C.毛泽东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D.毛泽东诗词不仅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而且还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