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网络上,“佛系90后”一词传播开来。大意是不少“90后”把佛祖的无欲无求转换到了自己身上: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生活中,任性懒散,随遇而安;工作中,心如止水,不喜不悲,也不思进取。有人觉得,这是社会走出物质贫困的标志,生存压力变小,价值取向多元,可喜可贺。
有人觉得,“佛系”没什么,化解戾气,淡泊名利,是压力下的放松,严肃中的调侃,有利于身心健康。
有人觉得,这是一种颓废心理的“丧文化”的表现,说明整个社会因“阶层固化”而失去了进取与活力,亟待改变。
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思考,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慈乌反哺,结草衔环,投以桃报以李,让我们懂得了感恩。
材料:
用心 才华 虚心
满招损谦受益 操千曲观千剑 纵诗酒傲王侯
潘江陆海 闻过则喜 继晷焚膏 执经叩问 囊锥露颖 韦编三绝
下面是一则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恰当,请找出来并做修改。
6月15日上午8点将在市文化宫举行我的大作《满地黄花》的新书签售活动。特邀请您和您的内人按时光临指导,届时还将惠赠新书一本,还望批评指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
B. 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
C. 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
D. 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C. 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 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B. 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C.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D. 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当年北魏拓跋焘南侵后建的行宫如今竟然有普通老百姓把它当作社日祭祀之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人们忘却了战败受辱历史的心疼与无奈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2.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