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篆刻领域领军人物韩天衡在接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篆刻领域领军人物韩天衡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曾写过文章,题叫《感恩批评》。从4岁学写字,6岁学刻印,我尝到过许多次批评对我的好处。表扬是糖,批评是药,糖可以少吃,不吃,但有“病”之躯,药不能不吃。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不是来自表扬,而是来自严谨的、入木三分的批评,只有帮助你的人才会直率,慷慨地指出你的缺点,改掉一个毛病就往上迈出一步。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也许你曾受到老师的批评,也许你的同学接受过老师的批评,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又是如何思考的?请结合材料内容,以“闻喜”的名义给批评过你(或你的同学)的“张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老师批评学生的认识,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老师的评语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今天是教师节,我想把这封信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您,表达我对您的谆谆教诲的感激之情。 您知道我在高中的生活中最期盼的是什么吗?那就是每一次考试发下试卷来,老师的评语,那些镶嵌在醒目的分数一角的字迹或许有些潦草,偶尔还会看到钢笔重新灌上水后深浅不一的字迹,但觉得很温暖、很充实——那可是老师亲笔写上去的呀,自然会比较珍惜。看着评语细细品味,总会陶醉在其中,就像欣赏一首小诗一般,看着评语中如行云般潇洒的字迹,何等的美妙!特别是当赞美的语言出现在我的试卷上的时候,多么难得的可贵! 再看那些多变的言语,时而严肃认真,时而又幽默开朗,时而平易近人,时而令人深思。无论是通俗易懂的,还是幽深曲远的,都像一阵鼓点般扣击着我的心房。有时不直接批评、赞扬,而是留下一句简短的、富有启迪的言语,让我们自己去体会…… 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评语是我第一次考了数学班级第一名,我觉得在我的试卷上一定能看到您对我的赞许。可是映入我眼帘的是一行刺眼的红字“你错的几道题都是基础,这说明你对知识掌握的还不牢固,如果不能够戒骄戒躁,很难保住第一名的位置……” 说实话,我习惯了老师们老对我的表扬,当时觉得您的批评是那么的刺耳,甚至觉得您是故意打击我,对我有偏见。 不久,事实就教育了我,也许是因为前一次考得较好而得意忘形,也许是因为我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还沉迷于上网,那次数学考试考得出奇得差,直到现在,那次名落孙山的痛苦还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再渴望发下试卷,不再渴望看到老师写上的评语,甚至恐惧看到它。我知道,我的行为辜负了老师的信任,我也想到了试卷上那一行行包涵老师心血的评语。 试卷还是发到手了,我分明看见发卷子的同学在朝我轻蔑地一笑。面对试卷,我甚至不敢去看分数下的评语,我不想看到试卷上冰冷的批评的评语,我更不愿知道老师已对我丧失希望。我无奈地朝试卷瞥了一眼,看到的竟使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是你呢?别丧失希望,老师期待你下一次的好成绩。”简短的几句话,却使我异常感动。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一次失足而轻视我,老师是理解我的。 正因为有了这次教训,和老师这句寓意深刻的评语,我改掉了轻率武断、骄傲浮躁的心理,牢记住了每一个知识,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我更喜欢老师的评语,无论是表扬的,激励的,还是批评的,劝诫的,我都会认真体会,铭记在心,在老师的评语中不断地学习、成长…… 然而,到了大学,没有哪一个老师会再给学生的试卷上写评语了,我是多么希望能够回到高中时代,在您的善意的批评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闻喜 2020年 1月1日 【解析】 一、审题 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设置的情境是韩天衡的一段话,话题的核心是“感恩批评”,也就是韩天衡对待批评的态度。韩先生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表达对批评的认识,材料理解的难度不大,核心也很明确。写作的任务就是针对“批评”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给批评过“闻喜”的“张老师”写一封信。写信时首先要注意写信的格式,特别是称呼语、结束语、署名及时间等;另外还要符合题目所提出的集体要求,即你对待批评的认识、思考以及提出建议,这就需要在书信中创设一种情境,也就是概括性再现“张老师”批评“闻喜”的情景,包括原因、方式方法、言辞等,然后针对这一情景展开分析分析要合理,逻辑性要强,言辞要诚恳。 二、立意(注意不同的角度) 1.从个体的角度,记叙我老师对我的批评教育,重点写感悟。 2.从群体的角度,记叙老师对大家的批评教育,重点写评论。 三、素材 1、批评家的表总要比别人的快五分钟。(圣伯夫) 2、我愿意做一块磨刀石;虽然它本身不能切东西,却能使铁器锋利。(贺斯) 3、最枯燥无味的作品也无法抵挡批评家找出它迷人之处的决心。(哈罗德罗森堡) 4、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5、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尼采) 四、结构 书信体的结构可以采取先叙后议的结构,叙事要有重点,详略分明,结尾的感悟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采取夹叙夹议的结构。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19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向全球发布了《2019研究前沿》报告和《2019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在十大学科领域整体层面,美国最为活跃,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位居第二,英国,德国和法国分别为第三,第四和第五。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从十大领域来看,中国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学领域以及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这三个领域排名第一,在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生物科学领域,物理领域和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等五个领域排名第二,整体表现突出,但在临床医学领域和天文学与天体物理领域这两个领域仅分别排在第九名和第十一名。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比如“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它最初是流行于民众口耳的口头文学,后来才被小说家写进《孽海花》中。“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等大量的成语都出自这样的民间历史记忆。______。现在我们常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成语,表达对那些爱做小动作,自作聪明,实则蠢笨的家伙的蔑视和愤恨。这句成语中的“路人”就是指百姓。_______。”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般要以夏的覆亡为镜,周要以殷亡为镜。成语让更多的人拿起历史这面镜子,照一照“古往”,也照一照“今来”;照一照自我,也照一照他人和社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8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和28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_________,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正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竭诚报国,我们的国防才更加稳固有力,生活更加安定有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_________。他们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________的贡献。一个人爱国,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也往往在意义层面引致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还是全心全意为民生福祉打拼,或是__________致力于重大科技创新,在国家大事,民族大义、时代需要面前,爱国情感总能生发出强烈的责任感、旺盛的战斗力,执着的事业心,指引一个人建树卓著功勋。

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

B.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把深沉大爱献给祖国

C.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在于他们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

D.祖国在他们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横空出世         方兴未艾         流芳百世         鞠躬尽瘁

B.一鸣惊人         欣欣向荣         流芳百世         煞费苦心

C.横空出世         欣欣向荣         不可磨灭         鞠躬尽瘁

D.一鸣惊人         方兴未艾         不可磨灭         煞费苦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爱国,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而且往往在意义层面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B.一个人爱国与否,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而且在意义层面往往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C.一个人爱国与否,不仅在意义层面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产生分野,而且往往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

D.一个人爱国与否,不仅在精神层面形成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的分界,而且往往在意义层面引起人生价值,社会贡献的分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出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感慨极为沉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

张籍

南园新覆雪,上宰晓来看。

谁共登春榭,唯闻有地官

色连山远静,气与竹偏寒。

高韵更相应,宁同歌吹欢。

「注]①令狐;指令狐楚。裴司空:指裴度,唐宪宗时曾任宰相。②上宰:宰相。③地官;诗中指户部。④歌吹:歌唱吹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交代看雪地点、看雪之人和时间。“覆”字写南园雪下之大;“晓”字流露出欣喜之意。

B.颔联运用设问手法交代同看雪之人,呼应裴司空招令狐尚书看雪这一题意,“唯闻”暗扣诗题中的“喜”字。

C.颈联描写登春榭所见雪景,从视觉、触觉角度表现春雪遮山,寒气袭人的景象,意境阔远、澄静。

D.本诗属于唱和诗,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被居高位者引荐而得以进入仕途、施展才华抱负的愿望。

2.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