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提取3个关键词,组成主谓结构词组,全面表达该...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提取3个关键词,组成主谓结构词组,全面表达该段新闻报道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

5月20日,全球将采用新的国际单位制,“千克”“秒”“米”等 7 个基本单位全部从实物原器改为常数定义,这是国际单位制自 1963 年创立以来最重大的变革。其中,全球砝码量值的源头——国际千克原器大 K 也随之正式卸任。根据新定义,“掌管”千克的是一个以普朗克常数为基础的公式。

 

国际单位制变革;实物原器改为常数定义;千克原器卸任。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能力。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在压缩文段时要注意几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读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视幅应面对整体,改变平时一字一字移读的习惯,能够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②倾向性原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褒贬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注意本题的答题要求:“提取3个关键词,组成主谓结构词组”,还要“全面表达该段新闻报道的主要意思”。注意,比喻等修辞句一般不要,例子或者数字也不要。一般以句号为标志,但也有特殊情况,所以主要看内容及行文思路、层次。 从第一句 “5月20日,全球将采用新的国际单位制”中提取出关键词组或短语为“国际单位制”,再结合整段话的关键词“变革”,组合成答案“国际单位制变革”。 从“‘千克’‘秒’‘米’等 7 个基本单位全部从实物原器改为常数定义,这是国际单位制自 1963 年创立以来最重大的变革”中提取出“实物原器改为常数定义”。 从“其中,全球砝码量值的源头——国际千克原器大 K 也随之正式卸任。根据新定义,‘掌管’千克的是一个以普朗克常数为基础的公式”中提取出关键词词组为“千克原器卸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首律诗,原有顺序已打乱,恢复后最准确的一项是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

①诸葛大名垂宇宙 ②志决身歼军务劳

③万古云霄一羽毛④宗臣遗像肃清高

⑤指挥若定失萧曹 ⑥三分割据纡筹策

⑦运移汉祚终难复 ⑧伯仲之间见伊吕

A.①④⑧⑤⑥③⑦② B.⑧⑤⑦②①④⑥③

C.①④⑥③⑧⑤⑦② D.⑦②⑧⑤①④⑥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徽派建筑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   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   )。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    ,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   ,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这些木雕,雕刻的细部只是借助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显得更加生动,均不饰油漆。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内外。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镌刻 题材众多 手法多样 浑厚潇洒

B.镶嵌 品类众多 表达方式 气韵流动

C.镶嵌 题材众多 手法多样 浑厚潇洒

D.镌刻 品类众多 表达方式 气韵流动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

B.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木雕占主要地位

C.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的木雕

D.古民居雕刻装饰占主要地位的是木雕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B.木雕均不饰油漆的原因,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C.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这就是木雕均不饰油漆的原因。

D.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只想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向为学者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面: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层面间是递进的。

(2)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所言:__________________那样,高瞻远瞩,不惧眼前困局。

(3)“名师出高徒”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弟子超过老师、老师不如弟子的现象却累见不鲜。对此,韩愈在《师说》一文用_________ _________ 两句话作了诠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怀

阮籍 (魏晋)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注释:湍濑: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濑。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诗人与庄周对人生的态度没有什么区别。荣枯不足赖,即视生死是同一的,没有什么区别。

B.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是说人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这表现了庄子的达观态度。

C.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雄杰之士便是凭借着其功名,延续了自己的存在。

D.本诗主题思想与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思想有某些相同之处,两首诗都借助对英雄的景仰,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2.本诗前六句运用怎样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心目中怎样的雄杰士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1)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思,名进士,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行于世。渊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下皆摩抚之。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闾巷间多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寻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千”。坐此为人所讼,罢去。

倒回谷之役,渊尝上书破朝臣孤注之论,引援深切,灼然易见。主兵者沮之,策竟不行。为人躯干雄伟,颜渥丹,眼如望洋,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变也。为文章诗喜新奇。初登第摄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发奸伏,一邑大震,称为神明。尝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达。

(节选自《金史 雷渊传》)

(2)雷渊,崇庆二年进士,授泾州录事,不赴,改东平府录事,以劳绩遥领东阿县令。东平,河朔重兵处也,骄将悍卒不可制。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家有渊画像。虽大将亦不敢以书生遇之。调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巡行河南,搒掠藏吏,风采凛凛。蔡下一兵与权贵人有连,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渊捕得,数以前后罪,杖杀之。老幼聚观,万口称快,然亦坐是失官。

先是,北兵突入倒回谷,势甚张。平章芮公逆击之,突骑退走,填压溪谷中,不可胜算。诸将议不定,释之勿追。渊请急歼之,主兵者不能用。后闻北兵狼狈而西,马多不暇入衔,始悔不从渊言。渊学甚博,文甚奇。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摧折,卒不能变也。

(节选自宋濂《哀志士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B.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C.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D.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依次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B.《易》,《五经》之一,它既是儒家经典,也是道家经典。《易》又称《周易》;后因尊儒尊孔,又称之为《易经》。

C.太学,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等学府。入太学学习亦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管理者称祭酒。

D.豪右,封建社会中的富豪家族。汉代以右为上,故称豪右。与之对应的是闾左;而在一般的兵车,侍卫在右卫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渊在东平做官前,当地骄将悍卒挟外敌自重;其上任后,便扭转了骄将悍卒不可制的局面,因此受到百姓拥戴。

B.前文概况写,后文详写,叙写了雷渊敢于惩治赃吏,处置权贵手下作恶多端的士兵。其本人也因此被免了官职。

C.倒回谷一战的记叙,前文对人物描写较为粗糙;后文则写出主战、主和两派人物,从侧面表现雷渊的军事谋划能力。

D.两文都重点记叙了雷渊的铮铮风骨,嫉恶如仇的秉性。写他遇有不平之事,则慷慨激昂、痛斥邪恶,较为生动形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变也。

(2)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渊捕得, 数以前后罪,杖杀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