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曰:“知耻近乎于勇。”
马克思说:“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指出:“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士不知耻“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
《管子·牧民》篇认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古今圣贤对“耻”的认识,一直是我们思想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依据,知耻也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今却有一些人缺乏羞耻心,令人深思。
某中学近期准备召开一场以“耻”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就上述名句立意,以该中学高三18班谭锐同学的身份参加这次演讲,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提取3个关键词,组成主谓结构词组,全面表达该段新闻报道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
5月20日,全球将采用新的国际单位制,“千克”“秒”“米”等 7 个基本单位全部从实物原器改为常数定义,这是国际单位制自 1963 年创立以来最重大的变革。其中,全球砝码量值的源头——国际千克原器大 K 也随之正式卸任。根据新定义,“掌管”千克的是一个以普朗克常数为基础的公式。
下面是一首律诗,原有顺序已打乱,恢复后最准确的一项是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
①诸葛大名垂宇宙 ②志决身歼军务劳
③万古云霄一羽毛④宗臣遗像肃清高
⑤指挥若定失萧曹 ⑥三分割据纡筹策
⑦运移汉祚终难复 ⑧伯仲之间见伊吕
A.①④⑧⑤⑥③⑦② B.⑧⑤⑦②①④⑥③
C.①④⑥③⑧⑤⑦② D.⑦②⑧⑤①④⑥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徽派建筑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 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 )。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 ,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 ,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这些木雕,雕刻的细部只是借助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显得更加生动,均不饰油漆。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内外。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镌刻 题材众多 手法多样 浑厚潇洒
B.镶嵌 品类众多 表达方式 气韵流动
C.镶嵌 题材众多 手法多样 浑厚潇洒
D.镌刻 品类众多 表达方式 气韵流动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
B.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木雕占主要地位
C.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的木雕
D.古民居雕刻装饰占主要地位的是木雕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B.木雕均不饰油漆的原因,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C.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这就是木雕均不饰油漆的原因。
D.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只想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向为学者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面:_________ ,_________,这三个层面间是递进的。
(2)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所言:_________ ,_________那样,高瞻远瞩,不惧眼前困局。
(3)“名师出高徒”常被人们津津乐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弟子超过老师、老师不如弟子的现象却累见不鲜。对此,韩愈在《师说》一文用_________ _________ 两句话作了诠释。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怀
阮籍 (魏晋)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注释:湍濑: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濑。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诗人与庄周对人生的态度没有什么区别。荣枯不足赖,即视生死是同一的,没有什么区别。
B.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是说人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这表现了庄子的达观态度。
C.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雄杰之士便是凭借着其功名,延续了自己的存在。
D.本诗主题思想与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思想有某些相同之处,两首诗都借助对英雄的景仰,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2.本诗前六句运用怎样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心目中怎样的雄杰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