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伋字细候,扶风茂陵人也。少有志行,哀、平间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伋字细候,扶风茂陵人也。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更始素闻伋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转为渔阳太守。渔阳既离王莽之乱,民多猾恶,寇贼充斥。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伋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十ー年,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帝纳之。伋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 ,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勾奴。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谷,伋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明年卒,时年八十六。

(节自(后汉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

B.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

C.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

D.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辅,汉武帝时由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员共同治理京畿地区,三辅即其所辖地区。

B.世祖,庙号名。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常有“祖”或“宗”字。

C.匈奴,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有很长的历史,首领称“可汗”,首领的妻子称“阏氏”。

D.并州,相传禹划分域内为九州,并州为其一,汉代时,其地约当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伋很早就有名声。他年轻时志行高洁,被征召到大司空府任职。三辅地区混乱时,更始帝因为很早就听说过他,所以任命他为左冯翊,让他安抚百姓。

B.郭伋善于治理地方。他在担任太守时,总是想方设法平定贼寇。在并州时,他询问百姓的疾苦,聘请那些年高德劭有能力的人,施以礼遇,向他们请教政事。

C.郭伋深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颍川太守时,未经请命便采取了一些便宜之策,未得皇帝怪罪。有人推荐他做大司空,皇帝认为并州离了他不行,未召他回京。

D.郭伋善于御敌卫边。他在渔阳整顿兵马,设攻守之策,吓得匈奴远远避开,不敢入塞。他在并州采取攻心术,暗中指使卢芳的将领隋昱赶走了卢芳而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

 

1.B 2.C 3.D 4.郭伋趁机上言,认为选人补任各种职务,应当挑选天下的贤士俊杰,不应该专一任用南阳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根据句意断句。如果在“后”字后面断开,则“户口增倍”与“颖川盗贼群起”就有了密切的联系,但一方面,“户口增倍”是郭伋的政绩,不可能引来盗贼群起;另一方面,“户口增倍”的是渔阳,盗贼群起的是颍川,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排除AC两;从前文的“征拜颍川太守”来看,后文应该先讲郭伋上任,再说他上任后做的事,因此在“伋到郡”后断开更合理一些,而且,如果断作“伋到郡招怀”,则省略了前面的“颍川盗贼”,读起来不通顺,因为这句与前文“颍川盗贼群起”已有距离,由此排除D项。 故选B。 这段话翻译为:在任上五年,户口增长了数倍之多。后来颍川盗贼群起,建武九年,朝廷征召他封为颍川太守。郭伋到颍川之后,招抚怀山强盗,这些人都束手到郭伋处投降,郭伋将他们全部遣返回乡务农。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首领称可汗,表述有误,应是“首领称单于”。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暗中指使卢芳的将领隋昱赶走了卢芳而投降”分析有误,据原文“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匈奴”可知,郭伋并未暗中指使隋昱赶走卢芳。 故选D。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因”,趁机;“选补”,选人补任;“简”,挑选;“宜”,应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山之          阳:山的南面。

B.有穴然          窈:幽深,深远。

C.火以入          拥:持,拿。

D.而欲出者      怠:怠慢,轻慢。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妻子的生日

孙春平

妻子的生日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那天,我下班回家,阻止她下厨房,张罗着去饭店潇洒一顿。妻子问,琳琳来电话了吗?我摇摇头,知道她关心的是女儿的祝福。妻子又问,也没发信息?我说等晚上吧,她白天有课。妻子在工厂里当质量检验员,车间里对打电话接手机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连手机都不配,生活得倒也清静自如。那顿生日宴有些沉闷,妻子不止一次看表,又不止一次问我,你没把手机关上吧?我便干脆把手机放到她面前,以保证她能得到女儿第一时间的祝福。后来她又让服务员将饭菜打包,说回家去,担心琳琳将电话打进家去没人接。我说,不是有手机嘛,何必?妻子说嫌这儿乱,提起食品盒就走。

那是我们家里格外沉寂也有些郁闷的一个夜晚。妻子坐在电视机前,抓着遥控器不停地调换频道,只是不说话,我有意找些有趣的话题,她也很少搭话。我忍不住,抓起电话就要给女儿打过去,她坚决地制止,说:“你贱啊?”夜深,睡下。我将手机一直开着放在枕边,但那一夜,一切都沉闷着,电话没响,手机也没响,我只听妻子不停地翻身,还有她压抑的叹息,直至我沉入梦乡。

清晨,妻子起来准备早点,脸色不好眼圈黑着。我知道她有心事,便不再提昨日的话题。我们只有这一个女儿,以前在家时,琳琳每临自己的生日前三五天,就开始大张旗鼓地作舆论准备。离家去读大学,到了她生日那天,妻子则从早到晚不知要打去几次电话。怎么到了妈妈生日这天,就忘得一干二净呢?我心里也在抱怨,但我不能再火上浇油。我在公共汽车上给琳琳发短信:“你妈妈一夜未睡好。”哼,但凡还有一点孝心,你自己想想吧!

整整一天,我的短信并没有换回任何反馈。傍晚回家,妻子望我,我把目光避开,她的眼圈就红了。她说从今天起,你和我谁也不要再给她打电话。

这一夜,妻子睡得很早,连电视也没看。夜深的时候,我听门锁有哗哗的响动,惊得急起身披衣,刚刚按亮电灯,身上一直带着家门钥匙的琳琳已经站在我们床前。女儿一手抱着蛋糕,一手提着装在塑料袋里的烤鸭,肩头披着薄薄的雪花,眼里噙着泪水说:“妈,爸,我错了,我祝妈妈生日快乐……”

那一刻,妻子已醒来。她揉着眼睛,似乎怀疑这是不是在梦中。旋即她跳下床,一个劲地拍拂着女儿肩上的雪花,嘴里也是一个劲地埋怨:“你这个傻丫头,大老远你跑回来干什么?你不会打电话呀?你不知道天冷呀?你明天不上课啦?……”

琳琳只在家待了两个多小时,后半夜就坐车返回学校去了,她不想耽误第二天的功课。我送琳琳去车站回来时,妻子又开始埋怨我,说:“就你手贱,发那个短信干吗?孩子来来回回吃苦受累的,还得白搭多少钱呀?”这哪里是钱的事,你心里热乎去吧。这件事我以为做得挺成功——关乎对子女的教育嘛。因此便说给了许多人。那天,我给远在家乡的老父亲打电话,也说了这件事。没想,父亲沉默了好久,才说:“我和你妈的生日你们忘了多少次,我和你妈埋怨过你们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独具慧眼,善于从凡人琐事中透视社会现象,在小说中围绕生日祝福电话问题呈现了几个生活场景,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B.小说写到妻子因工作原因而没有配手机,这个交代是必要的,为文中妻子几次询问丈夫是否接到女儿电话做了伏笔。

C.小说在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索上有自己的特色,文中妻子的心理由焦急盼望到烦躁失望,到伤心,再到惊喜,情感描写细腻多变。

D.小说两次写到妻子说丈夫“贱”,这样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不满,对女儿关心的渴望更甚于对丈夫关心的需求。

2.小说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采用了陡转式结尾,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结尾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

非常了

解(%)

了解(%)

不是很

了解(%)

一点不

了解(%)

没有考

虑过(%)

个性

30.2

60.3

7

1.9

0.6

兴趣

28.5

49.7

18.1

3.2

0.5

能力

27.9

53.2

15.6

2.5

0.8

 

选项

很强(%)

较强(%)

一般(%)

不具备(%)

没有考

虑过(%)

合作意识

19.7

32.4

45.8

1.2

0.9

竞争意识

21.3

24.5

45.6

5.4

3.2

创新意识

15.5

33.3

41.9

5.9

3.4

社会适

应能力

23.5

21.2

51

0.3

4

人际交

往能力

22.6

37.9

36.7

0.3

2.5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可能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有关。

B.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

C.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D.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惠英看来,新高考背景下,更多中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不能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B.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总体认识比较到位。

C.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D.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中,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是两种主要的类型,虚构文学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非虚构文学则是纪实文学、散文、传记、调查报告等。1966年美国新闻记者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视为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作品凭借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发掘,参与到美国社会60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

回到中国语境,非虚构写作的流行大致有两个脉络,一个集中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如《中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作品;二是集中在新闻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非虚构式的新闻报道如《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少年杀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成为“10万+”文章。前者主要是专业作家或和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写作者完成,后者基本上是新闻人、媒体人,很多有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传统新闻业面临危机,体现之一是很多资深记者跳槽到移动互联网平台,如正午故事、谷雨故事、真实故事计划、《人物》、《南方人物周刊》等。由于非虚构文章经常成为“爆款”,这导致自媒体公号文章追求非虚构的风格,成为新闻性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内在原因。

非虚构写作还与社会学、人类学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经典的社会学报告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现在看起来都带有非虚构的色彩,如美国机械专家韩丁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国社会学家吕途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等,都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呈现出了新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变迁。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人类学所使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对非虚构也完全适用。

非虚构写作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写作者与被写作对象的关系,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遭遇和交流的过程。好的非虚构作品强调的是自我与他者的平等意识和倾听理念,不是先入为主地用自我的理念来讲述他者的故事,而是首先学会倾听,去站在他者的位置上来理解别人的逻辑,进而把自我的认同相对化,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对话,既是为了使他者发出主体性的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非虚构写作“天然”带有一种平民性和人民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虚构作品经常关注平民、底层和社会边缘群体,非虚构的文化职能是让弱势者变得可见;二是非虚构写作者本身也带有去专业化、去职业化的倾向,如新中国以来特别注意培养工人作家、农民作家,也就是说要让工农兵从被描写对象,变成书写的主体,这种“文化翻身”是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作为支撑的,而美国创意写作也是一种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先学会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总之,非虚构有两种基本的理念,一是平民意识,写普通人,让弱势者发声,二是全民写作,非虚构打破了写作的专业化、圈子化,鼓励非职业作者借非虚构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过,非虚构写作对流量、点击率的追求,造成新闻性非虚构写作有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也带有猎奇性和揭秘性,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摘编自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是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的两种主要类型,而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视为美国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之作。

B. 中国非虚构写作大致集中在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作者来源不同,但他们的作品均有对新闻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

C. 新闻性非虚构写作的兴起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非虚构文章经常成“爆款”,导致自媒体公号追求非虚构风格。

D. 好的非虚构作品注重倾听和对话,强调自我与他者的换位与平等意识,既可以使他者发出主体性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非虚构写作”为论题,分析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由来、类型、特点及创作理念。

B. 文章中多处运用了例证法对非虚构文学的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阐释,论证颇为有力。

C. 文章从非虚构平民化以及去专业化、去职业化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平民性和人民性。

D.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逻辑缜密,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缺少了那些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过又有经验的新闻人、媒体人,非虚构文学就不可能得以流行。

B. 非虚构作品因采用了社会学、人类学所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等方法,所以具有真实的魅力。

C. 在非虚构写作上,中、美两国均有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D. 非虚构写作中的平民意识、全民写作、去专业化等方法,导致媒体对流量、点击率、猎奇性、揭秘性的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令人困惑的。

你不再是孩子,但也尚未成年。你要面对成熟却又陌生的身体。你想要独立,却又不得不依附于父母和家庭。你开始想要参与社会,却又对社会一无所知。

你的人生,貌似有无限的可能性,却又处处受限。一些你认为无比重要的事情,事关自由与尊严,在大人眼中却只是矫情和好笑。你想要星辰大海,每天却只能面对无尽题海。

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爱谁?为什么我在这里?我是谁?这些问题通常都得不到解答,而等你稍微想清楚了一些,青春已然不在。

作为新时代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有类似的“困惑”吗?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你将如何从青春的“泥淖”中突围而出?请结合上述材料与你的同学分享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