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下面诗句所描写的节日对应的一项是
①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②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⑤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重阳节 春节 七夕节 中秋节 端午节
B.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七夕节 春节
C.七夕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D.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中秋节 春节
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
A.殒(yǔn)身不恤 芰(jì)荷 喋血 流斛曲水
B.百舸(gé)争流 相勖(xù) 嘻戏 旁征博引
C.舳(zhú)舻千里 浸(qīn)渍 漫溯 游目骋怀
D.敷衍塞(sè)责 谬误(miù) 寥廊 揠苗助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可谓 ① 。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 ② ,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人们 ③ 的“岳家军”“杨家将”,则是在民族危机时抵御外族入侵的一种民族自强精神的象征;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要生存,就得基同战斗,携手并肩,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比如屈原在其抒情长诗《离骚》开篇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意思是说我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先祖叫伯庸,这就是一种认祖行为,于是产生了不能将祖国当旅舍、不能视国君为路人的爱国情感。鲁迅在年轻时,写过一首《自题小像》,其中有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就是黄帝。鲁迅表示愿意为社稷江山、祖国之邦 ④ 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
B.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共同战斗,携手并肩。
C.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
D.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人们要生存,就得共同战斗,携手并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绝无仅有 积淀 耳熟能详 奉献
B.绝世无双 积淀 耳闻则诵 贡献
C.绝无仅有 沉淀 耳闻则诵 奉献
D.绝世无双 沉淀 耳熟能详 贡献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包容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
B.这种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C.这种包容姓氏文化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D.这种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一文中女主人公自诉其自从嫁给“氓”之后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通过飞虫和米粒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名士们集会时空气清新、风和日丽的天气。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
(5)《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中最常见的动物的声音,表达了陶渊明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羽的《从军行》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B.陈羽的《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C.王昌龄《从军行》一二两句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来写征者离乡背井的离愁别绪。
D.“高高秋月照长城”采用借代的手法,古老雄伟的长城代国家,秋月代家乡,景象壮阔而悲凉,营造了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
2.“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各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①,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选自《宋史·韩世忠传》,有副改。
注:①次爨(cuàn)炊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B.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C.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D.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2.下列对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岳飞,名飞,字鹏举。
B.朕,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前指“我的”或“我”,如《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一句中的“朕”就指代屈原自己,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C.擢,指提拔官职,古代用于提拨官职的词还有“迁、陆、拔、署、拜”等。
D.“风骚”在文学上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离骚》则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它们对后量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世忠身材信岸,目光如电,早年勇猛过人,十八岁时,以距大勇敢应乡州招募,挽强弓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B.绍兴四年,韩世忠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进犯,巧用计策,在途中设伏,在江口大败金军,金兵惊慌溃逃,相互践踏,溺死者很多。
C.岳飞蒙受冤狱,满朝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唯独韩世忠直言触怒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他又抵制排斥和议,触怒秦桧之处尤其多。
D.韩世忠好义轻财,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罢去官职后,在家闲居共十年,淡然自如,晚年喜好佛教、老子学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
(2)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