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从2019年3月1日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从2019年3月1日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在影片放映前会看到一部名为《家国与边关》的短片。这部短片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

与常见的军队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飞机大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危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新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国防部的举措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请简要分析,拟出两点点赞的原因。每点不超过20字。

 

①弘扬社会主旋律(展现家国情怀),传递正能量。②从边防军人日常工作(艰苦环境)入手,激起观众共鸣。③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易被大众接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文本,梳理文本内容,圈画出答题区间,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国防部的举措受到很多网友点赞原因。同时注意,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句子两点,每点不超过20字。 解析材料分析网友点赞的原因时,应从内容、效果和形式三个方面 ①先抓住材料阐述的内容,“这部短片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可提炼为:“深刻的国防教育,展现家国情怀”; ②由“令观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可知,从短片放映效果可概括成“以小见大,引起共鸣”; ③从最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的讲话“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新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来说,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老百姓现实生活的方式进行国防教育,可以提炼 “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用        的讲述,从时间和空间两度上把理想蓝图与现实生活清晰地隔离开来。

就时间论,桃花源中人的祖先为“避秦时乱”而躲进这里,其实也就躲开了世俗年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间在这里停止了,历史在这里消失了,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落伍和悖时,但刚想笑,表情就会凝冻,反躬自问:这里的人们生活得那么        ,外面的改朝换代、纷扰岁月,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意义?于是,(          )这种嘲笑,对人们习惯于依附着历史寻找意义的惰性,颠覆得惊心动魄。

就空间论,桃花源通过三种方式更是与人们所熟悉的茫茫尘世切割得非常彻底。第一种方式是美丑切割。这是一个因美丽而独立的空间,那位渔人是惊异于这段美景才渐次深入的。这就是说,即便在门口,它已经与世俗空间在美丑对比上“         ”。第二种方式是和乱世切割。其实,即使是普通民众,也总是与试图摆脱平常状态的功利竞争有着         的联系,桃花源之所以成为桃花源,就是在集体心理上不存在对外界的向往和窥探,没有了外界,也就阻断了天下功利体系。第三种方式叫“不可逆切割”。桃花源的独自美好,容不得异质介入。永久地消失于被重新寻找的可能性之外。借此划出一条界限,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那些以名声、学识、姿态的“高人”,它也不能触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    泰然自若     大相径庭     唇亡齿寒

B.娓娓道来    怡然自得     大相径庭     千丝万缕

C.娓娓动听    怡然自得     势不两立     千丝万缕

D.娓娓道来    泰然自若     势不两立     唇亡齿寒

2.文中画线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那些凭借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B.桃花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天地,那些以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C.桃花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天地,那些凭借名声、学识、姿态的“高人”,它也不能被触及。

D.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那些以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被它所触及。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不再嘲笑桃花源中人了,而是嘲笑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B.应该受到嘲笑的不光是桃花源中人,更应该是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C.人们不光嘲笑桃花源中人,还嘲笑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D.应该受到嘲笑的不是桃花源中人,而是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平甫①金山②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③。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②指镇江的金山寺。③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起笔横空而来,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营造了宏阔的画面。

B.第二句视线拉近,描写眼前景物,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大大丰富了诗意。

C.第三、四句写夜色中金山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中极力表现了市井夜景的凄凉。

D.前六句诗,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

2.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高祖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担运。③糗:干粮。④近畿:京城附近地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B.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C.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D.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又写为“践祚”。

B.“迁”是指调职、调动,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迁授为升职,左迁为降职,转迁为平调。

C.“江左”指的长江下游南岸和长江部分中游东南岸,又称江东,而江右又称江西。

D.“立祠”,指的是古代为活着的深得民心的官员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也有下级官员出于阿谀奉承的目的为上级官员立祠,故对象不一定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令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之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2)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5年的羊

徐建宏

找到学校,老旺看见曹老师正在巴掌大的操场上给学生们布置下午上山打柴的事。冬天的太阳光把曹老师的脸照得暖洋洋的。山里太穷,孩子们读不起书,只能隔三差五地到山上打些柴然后挑到镇上卖了弄点钱。老旺看到自己的孩子狗娃一狗娃二也在中间,细长的脖子抻得像两条羊腿。

等学生们散了,老旺急忙把曹老师拉到一边,抖抖索索地从破棉袄里掏出一个旧布包。大概是午后的太阳光显出了力量,曹老师注意到老旺的额上微微出了点汗。老旺说:“曹老师,你看看这里面写的啥?”

曹老师疑惑地打开布包,从里面露出一张缺角的纸条。由于年深日久的缘故,纸条已经渍黄不堪,上面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细洞。曹老师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借条

兹借到瓦村邢元富家羊20只,俟革命成功后以两倍奉还。

此据。

红军指挥员叶××

1935.10.25

曹老师抬头看看老旺,此刻老旺的眼睛像两把钳子钳住了他。曹老师说:“老旺,这东西你从哪儿找到的?”

“俺家的一个破墙洞里。”老旺急切地说,“上面写了些啥?”

曹老师莞尔一笑说:“邢元富是你家什么人?”

“俺爷爷呀。”老旺说,额上的细汗已经变成了颗粒。

“老旺,恭喜你啊。”曹老师一巴掌拍在老旺的肩上说,“你家发财了。”

消息是从这天午后开始像花朵一样开遍了整个瓦村的。到黄昏时老旺家的院子里已挤满了人。没有谁对老旺的那40只羊持怀疑态度。整个瓦村似乎隐隐听到了从1935年传来的羊叫声。瓦村虽然偏僻,但历史上也是个弹痕累累的地方。离村不到一里,马蜂窝似的弹坑足以印证瓦村昔日的荣光。应该说这张借条对老旺的确太重要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老旺一家六口人,妻子长年捧着一只酱黑的药罐,加上自己腿脚不灵便,儿子狗娃一狗娃二还是因为曹老师才读上书的,靠着几只咩咩而叫的羊儿养家糊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天夜里,瓦村的所有家庭都在斑驳的泥墙上寻找历史的破洞。1935年的羊叫声弥漫了整个瓦村。

根据曹老师的指点,老旺第二天一大早就翻山越岭到镇上去了。曹老师关于纸条的一些看法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得到了证实。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打着手势对老旺说,这张借条非同一般,我们一定要认真核查,尤其是首长的签字,需经专家鉴定。老旺听了这番话,心里紧一阵慢一阵打起了鼓。这时候恰巧镇长进来,镇长把老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还给老旺泡了杯茉莉花茶,这使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

冬去春来,日子的流云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随风而逝。老旺日复一日地把羊群赶到山坡上,看远处山梁上腾起的黄尘,也看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老旺的心里酸了又涩,涩了又酸。据村里人说,曹老师的父亲是个烈士遗孤,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瓦村。后来曹老师是从遥远的大城市来到瓦村教书的,几十年的青春在黄尘古道中悄无声息地献给了瓦村。老旺记得,几十年间曹老师才回过五次家。

后来的消息是曹老师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天曹老师和几个学生挑着柴火到镇上去卖,归路上顺便去了趟镇长办公室。镇长答复说,经多方鉴定,现已确认了那张借条,首长的签字也真实无讹。再过几天县里就会派人把折合的一万块钱送到瓦村去。镇长的叙述让曹老师喜出望外,以至在走出办公室时曹老师一脚踩空把脚崴了。

县里派人在镇长的陪同下来到瓦村是几天以后。那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整个瓦村到处尘土飞扬。人们看到瘸腿又老实巴交的羊倌老旺从县里来的同志手里接过一个大红纸包,那鲜艳的色彩在灿烂的阳光下让人热血沸腾。这个中午,我们的农民兄弟老旺像一颗挂在秋天树上的红柿子般引人注目。1935年的羊叫声又一次回荡在瓦村的天空。

老旺找到学校时天刚蒙蒙亮。曹老师扶着墙壁出来开门,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开玩笑说:“老旺,你的脸是不是被钱烧了?”

老旺站在门口,从门外透进来的光线照出曹老师房间里的摆设简陋又寒碜,灶上的白烟袅袅散开。老旺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塞到曹老师手上说:“俺想了整整一宿,这两千块钱就送给学校吧。往后你和孩子们不要再上山打柴了。”

曹老师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

老旺粲然一笑说:“狗娃们这几年全靠了你才念上书的,还有俺们家。你的恩情俺们忘不了。留下的那几千块钱,够俺们还债和添些羊啥的了。”老旺憨厚的笑脸在逆光中灿烂而令人心动。

曹老师凝视着老旺一瘸一拐地走入晚春的早上,眼前一片模糊——他仿佛看到了有许多可爱的羊簇拥在老旺身后,老旺就像站在洁白的云彩上。

在他耳边,1935年的羊叫声如水而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借助一张缺角的“借条”来展开情节,使小说情节集中凝练,同时联接时空,将历史与现在巧妙地联接起来,拓展了小说的深度与广度。

B.“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既表现老旺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也表现老百姓对政府毫无保留的信任。

C.“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这一描写说明老旺一夜无眠,终于做出捐款决定,这样处理使得老旺这个形象前后矛盾,更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

D.小说构思精心巧,既通过曹老师的视角来表现老旺,又通过老旺的视角来描写曹老师,这种视角的变换使得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富立体感。

2.文中画线部分交代了曹老师的身世经历,请分析其作用。

3.文中多次出现“1935年的羊叫声在瓦村回荡”的描写,请探究其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