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次亲友聚会,大学生李华与亲友们聊起了“信息检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次亲友聚会,大学生李华与亲友们聊起了“信息检索与筛选”的话题。

在一家企业做管理的表姐说,自己曾因为开启了“垃圾短信屏蔽”而险些遗漏了几条重要的工作信息。

刚退休的大伯感慨现在信息铺天盖地,真伪难辨。觉得还是过去好,虽然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但人们做事心里感觉踏实,效率反而更高。

自主创业的堂兄认为,信息检索与筛选是现代社会人们一项重要的素养,谁的“搜商”高,谁就更有可能抓住机遇。

假设你是李华,请你就亲友们的观点或困惑,围绕“新时代的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即兴发言,分享你的理解与思考,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乱云飞渡也从容 亲友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乱云飞渡也从容”。 社会飞速发展,潮流不断变化,这就是现在每天都在改变的信息时代。面对信息的大批量呈现,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理性的头脑正确处理信息,具备了这样的媒介素养,新时代的我们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也从容”。 正确处理信息,辨别信息真伪。对于信息时代,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信息量之庞大,每天各时各地都发生着不同的是事情,这也就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信息。但不论是娱乐、健康、体育、时政等哪些方面的信息,究其根,溯其本都离不开其价值所在,所以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创造与制造信息的人来说,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辨别信息真伪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找寻其真正的价值,挖掘其本质呢?将我们得到的纷杂的信息进行筛选、联系、整合,再静下心来思考,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见识,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完整的人。 正确处理信息,用理性的头脑面对。这理性,其实是我们接传信息的防火墙,防止我们冲动与盲目。它的冷静、全面、精密、严谨,将使我们接传信息时,合情合理合法,而不会悖情悖理悖法。反思这些年的“板蓝根事件”、“碘盐事件”、“秦火火事件”、电信诈骗事件以及“蓝瘦香菇”、“吃瓜群众”、“标题党”、“键盘党”等,我们确实需要培养一种理性接传信息的基本素养。它将使我们超越感性的低级阶段,而走向基于理性判断的成熟的互联网+生命形态。 而要做到理性接传信息,归根到底,需构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理性精神。中国古来便是一个诗的国度、散文的国度、人文的国度,但如此辉煌灿烂的伟大文明,比之于欧美,我们确实弱于基于科学知识与严谨求证的理性精神。很难想象,现代欧美会发生“大跃进”、“文革”式的荒谬;也很难想象,欧美民众会相信“板蓝根治非典”“碘盐防核辐射”的谣言。所以,要做到理性接传信息,除了需公检法部门强力干涉,抑治不实、非法信息外;更需要我们个人的理性自觉,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科学知识、理性思维的倡导与普及。 孔子有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长时间浸在充满分散而无逻辑的碎片信息的网络环境中,会让我们失去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许还会让我们失去准确的表达能力。只有养成辨别筛选信息,用理性的头脑处理信息的媒介素养,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也从容”。 李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 (一)、材料分析 材料预设了“亲友聚会”的语境,并明确指出中心话题。材料主体部分叙述了李华的三位亲属——表姐、大伯、堂兄——对“信息检索与筛选”的一些言行、看法。三位亲属的身份差异和态度差异是重要的写作切入点。表姐代表社会各行业的从业者,引导考生从信息的具体处理方式上作文。管理者每日要处理比一般员工更多的信息,单纯地“拦截短信”,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垃圾信息的骚扰,但仍可能有遗漏,更严重的是有些非垃圾信息反而被拦截在外。面对海量的信息,拦截软件能帮我们做“粗加工”,但具体的筛选还要靠人来完成。大伯已经退休,可以不被工作中的各种信息的轰炸,但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游离信息之外。可以安享退休生活的大伯,从信息的“质”和“量”两个方面,为考生提供了“过去与现在”的思考角度,引导考生调动自己熟悉的素材进行对比论证自己的观点。堂兄的言论则为每个时代洪流中的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即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搜商”,以免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引导考生从人生规划的角度作文。当然,考生完全可以将三个角度综合起来作文。 (二)、任务分析 材料的提示语部分明确了考生的身份——为李华代言;突出写作的对象感和针对性——帮助他们(表姐、大伯、堂兄);明确任务指令——提高(他们)的认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强化立意倾向的引导——“新时代的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注重写作的应用功能——即兴发言。 (三)、写作指导 首先考生要进入“家庭聚会”的情境,思考“信息检索与筛选”这一话题和亲属们的言谈。其次,材料中的话题是考生思考的起点,任务提示中的“新时代的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是作文展开的路线。阐释“理解与思考”,是考生立论的基础;“提高认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考生可以是帮助某位亲属深入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提高自己的“搜商”;也可以是考生建议某位亲属如何从过去中获取智慧、更好地紧跟时代等等。 参考立意: (1)理性对待,辨别真伪信息,勿盲从,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网络时代消息纷繁复杂,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不做虚假消息的“扩音器”。 (2)如今是一个信息过量的时代,筛选有用信息,与信息愉快相处,是我们要学会的一项技能。 (3)不盲从“传闻”,但要从“传闻”中捕捉事物发展的趋势(方向)。“春江水暖鸭先知”,“走得快、好世界”等俗语,印证了有时候要化“传闻”为有效信息的导向作用。 参考素材: 1、首先,要选择性的汲取信息。以鱼龙混杂的网络为例,我们既可以利用它将自己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可能因它坠入无尽深渊。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分辨它们的性质,并规避对自己身心发展不利的部分,转而汲取那些有利信息。同样一个搜索网站,有人用它查找资料、开阔视野,有些人则利用其庞大的信息量满足自己的不良嗜好或因沉溺其中而荒废了自己真正的生活。面对丰富的信息,我们应当紧握选择权,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驾驶好自己那一叶扁舟。 2、其次,要理性对待这些信息。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迷失于其中而丧失自己的观点,随波逐流。这时我们需要铭记——信息是支持我们主见的附加品,而不是我们的全部。看似严谨的科学结论如今也可能一天一变,更不用说流言的走向。同一件事的叙述方式只要稍加改动,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只有发自内心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哪怕它最终被证明是错的——才不会在当今社会迷失自我。 3、最后,要学会将其化为己用。如前文所言,信息是支持我们主见的附加品,而这并不代表它任何时候都万分廉价。一旦我们具备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就可以将它们化作自身观点的一部分,赋予其真正的价值。现代丰富的信息如同千军万马,群反叛乱可能覆没一段历史,指挥得当可能成就一个王朝。 4、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曾在它的著作《娱乐至死》中提出:“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我们现在也许就正在被我们热爱的碎片化信息摧毁着;短小有趣的科普故事,让我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又感觉自己学到了些什么;网络上的只言片语便让我们敢于对不了解的事发表评论……学习和了解看似变轻松的东西,然而实际上却是我们把信息当作了知识,把阅读当作了思考,把存储当作了掌握。这样看似简单的“学习”却只是让我们习惯于快餐化。碎片化的信息,而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或者是静下心来阅读长篇著作的能力,让我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成为了无法深入思考的“信息储存器”。 5、理性基于严肃的逻辑推断,它所体现的冷静、全面、精密、严谨,恰与情绪、片面、粗疏、随意的感性对立。感性也许富于烂漫的诗意,但理性更接近严肃的真理。而成熟的生命形态,总是不断消磨感性、提炼理性而走近真理的。观察一个人、一样事物、一个国家是否属于成熟形态,往往可以由它的理性度来判断。譬如我们如此关注那位著名球星,不断在互联网上接传他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多属无稽、轻率与捏造。那么,我们可以判定:这是非理性、非成熟的互联网+生命形态。 结构示例:“乱云飞渡也从容”,议论文文体。开篇从信息时代说起,引出观点: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理性的头脑正确处理信息,具备了这样的媒介素养,新时代的我们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也从容”。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地论述:正确处理信息,辨别信息真伪;正确处理信息,用理性的头脑面对;理性接传信息,需构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理性精神。结尾引用孔子名言,重申观点:只有养成辨别筛选信息,用理性的头脑处理信息的媒介素养,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也从容”。扣题结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九条,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有功者给予表彰和奖励。下图展示的是某地路边一块宣传牌。请指出宣传牌的问题并从语言、阅读习惯的角度,简要分析原因。

问题:    

原因:(1)

(2)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黑”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火所熏之色也”,即①________。然而,生活中的“黑”,由熏黑引申为非法秘密、或狠毒邪恶之意。我们用“黑作坊”称呼那些非法隐蔽的小工厂,②________,用“黑粉”指称那些故意诋毁公众人物的网友。物理学中也常常用“黑”③________,如“黑洞” “黑箱”等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锦鲤”是一种高档的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的美称。追溯锦鲤的历史,中国自古有“鲤鱼跃龙门”之说,喻人官运亨通。而锦鲤真正“跃上龙门”是在日本。锦鲤最初由中国传入日本,(    ),备受皇族的    ;人们赋予其吉祥、幸福的文化内涵,甚至视锦鲤为日本“国鱼”。除了现实中养殖的锦鲤,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锦鲤符号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    的特点,五月鲤鱼旗、日式庭院中的大和锦与昭和三色锦鲤都成了“锦鲤祈福”微博的主要配图。

如今,兜兜转转的锦鲤又回到了中国当起“网红”,变成新晋网络热点现象,吸粉无数。从2018年国庆期间如火如荼的抽奖活动“寻找中国锦鲤”,到当下考前考后风靡的“转发锦鲤求通过”,网友的行为都像极了生活里的求神拜佛。但需要强调的是,转发“锦鲤”不是对日常生活中祈愿仪式的简单移植,大多数人只是通过这样的网络祈愿行为温和地表达着对现实压力的    ,转发“锦鲤”隐含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当然,迷信不可取,只转发“锦鲤”而空想不劳而获必然无益。我们不能真的将愿望、理想全都交给“锦鲤”,人生不可能处处    ,奋斗才是真正的人生“锦鲤”。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青睐    融合    对抗   顺风顺水

B.青睐    契合    反抗   左右逢源

C.推崇    契合    对抗   顺风顺水

D.推崇    融合    反抗   左右逢源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日本养殖者的改良培育,变得绚丽多彩

B.得到日本养殖者的改良培育,才更绚丽多彩

C.后来在日本经过了改良培育,变得绚丽多彩

D.经过日本养殖者的改良培育,更加绚丽多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锦鲤回到了中国,又兜兜转转当起“网红”,成为新晋网络热点现象,吸粉无数。

B.如今,锦鲤回到了中国,兜兜转转又当起“网红”,成为新晋大热网络用语,吸粉无数。

C.如今,锦鲤又兜兜转转回到中国,当起了 “网红”,成为新晋网络热点现象,吸粉无数。

D.如今,锦鲤兜兜转转又回到中国,当起了 “网红”,成为新晋大热网络用语,吸粉无数。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非常重视反省。比如《论语•学而》中曾子“_____”    一句强调要经常反省自身,荀子在《劝学》中还用“________”一句强调反省的重要作用。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写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以抒发情感。

(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也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曰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注):①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杜二拾遗:即杜甫。②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此时,高适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

1.以下对于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故乡”是说杜甫,也是说诗人,一个“思”字将二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结起来。

B.梅花开满枝条,让人空自断肠,这“断肠”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同。

C.诗人身在南蕃,想参预朝政却不能,难免心中百忧又千虑,其忧国情怀于此可见。

D.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闲散自适,而今携书佩剑奔走宦途,慷慨豪迈。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