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什么是美的心境,丰子恺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什么是美的心境,丰子恺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走进房间,他看见床底的鞋子一顺一倒,便给掉转过来,他看见墙壁上立幅的绳子拖在前面,便给藏到后面。问他为何,孩子答道: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鞋子一顺一倒,叫它们怎样谈话?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

请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围绕“美的心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例文: 培育美的心灵 什么是美的心境?丰子恺讲述的故事中孩子的回答引人深思,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对美的自然流露,恐怕就是我们对美育的期待。 当下,无论是高雅艺术进校园、大中小学生的艺术展演,还是国博门前排起的长队、走红一时的“故宫跑”,美育活动的确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些人对美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美育就是写字画画、唱歌跳舞之类,将美育局限在了艺术教育范畴之内,而忽视了人的内在精神的整体性。 事实上,美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可见的技能上,更体现于内在的修养中。德国哲学家席勒说,人只有在完整而自由的状态下,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审美者。而美育中所包含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中的深层次内容,正是影响一个人情感、趣味与气质的关键因素,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一个人的为人准则与行事风格。 从古代中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相济”传统,到近代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美育可以说是一个人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如何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美育、培育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如何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文明程度、文化自信,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 对学校教育而言,把培养美的心灵作为美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如今,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孩子拿高分上名校与内心平和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便给学校美育带来了新机遇。因此一定要把美育的个人价值、国家民族价值、中华文化坚守与自信的价值讲深讲透,这样才能滋养孩子们的心性、温润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心智。 从全民教育来说,美育更应该融入公共生活,关照到每一个人。在物质供给日益丰沛的今天,尽管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但走马观花的不少;尽管城市里的景观造型、喷泉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引起共鸣、让人们走心入心的却不多。而每个人的审美素养,不仅关乎个体,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更是文化自信植根的厚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美育迫在眉睫。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将绚烂多彩。期待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感受美的灵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丰子恺讲述的一个故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这种“美的心境”。 审题:理解材料的内涵,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行为是对美的自然流露,孩子有一个感受美的灵魂,也就是美的心境。材料启示我们对“美育”的思考,真正的美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在提倡“五育”并举的今天,如何贯彻“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材料旨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立意: 1、内心丰富的人才能看到美 2、培养美的心灵 3、提升美育认知水平 4、美与同情心 5、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参考素材: 1、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面对新时期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一定要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时代所需。 2、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华为在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见,不只是今天,美育早已为人重视,古已有之。健全的人格怎能不懂感受美、欣赏美?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就是能够创造美的人才。 3、几何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学校将智育教育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看惯了社会、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一切以分数为定论;看腻了还未成年的孩子被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匆匆赶路,走向一个又一个补课班……当一个社会太过急功近利,当人们内心被功利所缚,人们只能行色匆匆,眼光向前,急忙之中早已失去感受美的能力,何谈创造美?所以,不妨慢下脚步,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育氛围,以美育人,不止看重孩子的成绩,还应重视成绩之外更高层次的发展。“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如此才能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才能引导青年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4、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显然,只有全社会重视美育培养,创新美育形式,重视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学科的涵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价值,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5、以美育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生活之中除了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让我们在奔波行走之中,驻足留恋,这生活本来就很美!这样的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人才更有温度,而不是冰冷之躯,对生活冷眼旁观,处处是敌意;这样的人,也是时代所需。 6、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结构示例:“培育美的心灵”,议论文文体。开篇简引材料,解读“什么是美的心境”,引出话题:美育。首先指出当下美育忽视了人的内在精神的现状,美育的意义更体现于内在的修养中;接着从学校教育和全民教育的角度分析美育的迫切性。结尾呼吁:期待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感受美的灵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作答。

(1)图1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话与图二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话有何不同?

(2)你认为那个家长的教育更好,请说明理由。(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目前,北京市在垃圾处理上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向社区延伸,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但居民初次分类效率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更多的是依赖物业公司二次分类,集中分类和资源利用环节靠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一是分类回收标准不明晰、回收设施不健全。目前分类回收桶摆放只深入到社区层面,且并未实现全市覆盖。二是垃圾回收效率低,处理成本偏高。由于目前北京市主要采取“按人按月”收取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方式,垃圾分类和收集信息手段薄弱,在垃圾分类与否、垃圾产生体积上并未对市民形成数据管理和实质性的奖惩。三是垃圾处理网络与垃圾回收网络衔接不力。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衔接、有害垃圾分类与危险废物处理衔接、易腐及厨余垃圾分类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衔接,这“三个衔接”并不完善,生活垃圾网络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

请结合材料,提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查看答案

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计划开展中国女性文学人物的形象研究,依据一定的标准,

已经初定了两组候选人物。

A组:祥林嫂(《祝福》)       琵琶女(《琵琶行》)        鲁侍萍(《雷雨》)

B组:“氓”的妻子(《氓》)    刘和珍(《纪念刘和珍君》)  窦娥(《窦娥冤》)

如果将贾元春(《红楼梦》)也定为候选人物,你将把贾元春归入哪一组?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农民走在田埂上

芦苇泉

①他终于直起腰。这是一片无边的稻田。他那样弯着腰,向左右扩展、向前移动的姿势,已经持续很久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朝远处看,远处是蒙河黑色的树林,那片树林子太大,太茂盛,就像一片黑夜。他的头发是湿的,大滴的汗顺着脸往下淌,一直淌进衣服的里面。他的左手臂抱着大把的青草和稗子。他像忘了自己一样,仍是朝远方的那片树林看,就像盼望着一件事情的发生。比如一个人突然走出来,比如一群鸟“哇”地一声飞起,又落下,比如里面传出一声沉闷的枪响。我们也许还不太了解他,不过是刚才的那条鱼,让他想起了一条大河。那条鱼打着他的左脚,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时弄出了“啪啪”的挣扎声。他没有去捉它,相反却站起了身。这条鱼显然是从河里和河水一起流进来的,只不过在刚进入这片稻田的时候,它比一条小蝌蚪也大不了多少。它几乎有两寸多长了,真是奇迹。好长时间,他的脑子里只有那片流水。他还听到了那种好听的流淌声。他还看见了一群鱼,像影子一样在水里一闪一闪的鱼。他想鱼的命运可真叫命运,如果不来到这片稻田,仍旧在河里,也许都见到海了。他重新弯下腰,向左向右向前移动……

②他今年54岁,不远处的村庄里,有他的一所房子,十一棵树,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不喜欢城市,甚至可以说他敌视城市。他一共去过两次城里,两次都是去卖西瓜。他的西瓜那么好,可城里人就是有眼无珠,说这个不熟,那个不甜,左挑鼻子右挑眼,一大堆瓜一个也没卖上好价钱。每一个瓜都是他的好孩子,都是他一眼一眼地看着长大的,没有一个次的。后来,为了避免和城里人打交道,他就把瓜直接批给那些瓜贩子,不再去城里受煎熬。城市是另一个世界,他在城里行走,要多么别扭有多么别扭,怎么走也走不好,走的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在城里,他是多余的,那种反差,和城里人的反差,让他生出了一种被追逃的错觉。在城里,他是逃出来的。回到村庄,他沉思了很多天,自己就这么没有出息?但没有办法,他始终没有消除那种对城市的恐惧。他清楚地记得,城里人目光的冷漠,他们把钱扔到地上抱走西瓜时的蛮横劲头。那时他浑身哆嗦,就像一棵草独自站在一片庄稼地里,那么孤独和耻辱。他做错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想逃走。

③一会儿,他就在一条田埂上走着了。田埂上长满草,一只草叶子般的蚂蚱飞起来。他赤着脚,卷上去的裤腿湿了的部分,溅上了几星泥。他把草集中起来。然后坐在上面,掏出他的旱烟袋,抽烟。他黑红色的脸上,放着一种光芒,眼睛里像有一个世界,身体里藏着的力量在等待着什么。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没有一点苍老的感觉,就像20岁的演员,扮演一位50岁的农民,那种老也是掩饰着的老,是装出来的。他那么自然,一点也不孤独,一会儿看看自己的脚,一会儿看看稻田,远处的村庄就像不存在一样。其实,此刻他正在想着村庄,想着等到秋天把这片稻子弄回去时的喜悦场面,想起了粮仓,想起了妻子的手,想起了孩子们的傻笑。他笑了,那种笑是从里面一点点地笑出来的,好像从昨天就开始在深处或远方笑了,今天才笑出来。他磕去烟锅里的灰烬,重新把烟袋别到腰上,那姿势像极了一位将军在别一支手枪,也有那番威武。尊严!我看到了他的尊严,这种尊严似乎是天生的,谁见了谁都会敬畏的。然而,在城里,他的尊严呢?他把尊严留在了村庄,留在了庄稼地里。这种尊严原来是带不走的,是只属于村庄和土地的。

④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在那片稻田里,用那种姿势移动了。那是一架机器,一点一点地向前,没有大的动作,也不会消失。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又一堆草抱在了他身体的左边。他看到了那辆邮车。他竟能从邮车的速度上,看出了今天这辆车同往日的不同。他又躬下腰,但不多会,他就站直了,朝村庄看。他几乎不是在劳动了,也许他累了,或是饿了。但他仍能准确地把稗子从稻子中分辨出来,拔出来,一会又是一抱。村庄那边跑出一个人,像一只风筝,一晃一晃的,被风刮着。他早就认出来了,那是他的女儿,她考上大学了,肯定考上了。用一种优美的舞蹈跑在路上的人,一定是有了幸福装在心里的人。女儿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他只不过是笑了笑,并没有走出稻田。女儿站在田埂上扬了扬手中的信。他想,女儿有福了。继而又想到,女儿要走了,就要失去她了。女儿的快乐和他的快乐,有些是一样的,有些却不同。他自然地想到了城市。但他却没生出一点痛苦或去阻拦女儿的感觉。他在心里替女儿高兴。

⑤“爸爸,咱回家。”

⑥他却摆了摆手,说:“干完这点,我就回去。”

⑦他又弯下腰,向前移动了。

⑧绿油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把他托起来,想让他飞,但他却紧紧地抓住那些草,抓住一棵,松开,再去抓另一棵,永远也不离开这片土地,永远也不飞起来。天黑了,那个移动着的影子,还在移动。接着,我们看到了大地上空的星星。

1.下列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中第①段写到“那条鱼打着他的左脚,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时弄出了‘啪啪’的挣扎声。他没有去捉它,相反却站起了身”。他没去抓它是因为他要去抓后面出现的一群鱼。

B.作者喜欢用数量词凸显他语言的感染力。比如文章第②段交代,在不远处的村庄里,“有他的一所房子,十一棵树,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表现他和村庄的深厚感情。

C.文章第③段,作者从这位农民把烟袋别到腰上的姿势看到了他的尊严,作者认为这种尊严只属于他的村庄和土地,他在城市没有感受到尊严。

D.文章第④段说这位农民竟能从邮车的速度上,看出了今天这辆车同往日的不同,是因为今天的邮车上有他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虽然他与城市格格不入,但面对孩子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却也欣然接受。

E.全文用第三人称写一个走在田埂上的农民,更有利于作者对农民内心的困惑与无奈的把握和理解。

2.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

4.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联系农民形象特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从时空的角度,表现了诗人杜甫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

(6)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应当爱惜六国的人民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