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与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对仗工整的是
①红雨 ②树边 ③小苑西回 ④一庭佳丽 ⑤莺唤起
⑥看 ⑦绿树 ⑧池边 ⑨此间有舜日尧天
A.③⑤④⑥⑦⑧②①⑨ B.③⑤④⑥⑧⑦②①⑨
C.③④⑤⑥⑧⑦②①⑨ D.③⑤④⑥⑧⑦①②⑨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同时,侠士也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
有些侠士,(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的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合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___________,但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导致其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战国时唐雎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___________,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
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中常隐藏着___________,即便是一生迫随,___________,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B.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
C.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D.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B.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C.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D.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知遇之恩 令人发指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B.知遇之恩 怒发冲冠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C.再造之恩 令人发指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D.再造之恩 怒发冲冠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沁园春·长沙》中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和着高渐离的筑声而歌曰:“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表达作者对反动文人制造的流言满腔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风暖”“落花”等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翬《海業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沐浴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若是,信必唯王马首是瞻。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改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准备饮食
B.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激怒
C.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过了
D.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认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失其所与,不知
B.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使使以闻大王
C.诸将亡者以十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君安与项伯有故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信必唯王马首是瞻 B.何为斩壮士? C.上未之奇也。 D.若所追者谁何?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B.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D.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5.下列对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周代即有的五等爵位之首,其余四等依次是公、伯、子、男。
B.拜,指古时授予官职,类似的词语还有“除”,例如“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C.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D.《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他一怒之下,最终离去。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没有斩他: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把他推荐给汉王刘邦。汉王看出他有超众之才,任命他为治粟都尉。
D.未得重用,韩信离开刘邦。萧何追之,并向刘邦力荐韩信,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认为不妥,最终汉王让韩信做了大将。
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信度何等己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新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母亲的召唤深切而真实。周有光想到祖国此时最缺乏的是经济建设人才,就毅然放弃高薪从美国回来搞经济建设。他受邀到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同时担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还兼任人民银行华东区处长,身兼三职,乐此不疲。精力充沛的他和吴大琨、许涤新等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1955年10月,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受邀此行,全然出乎意料,却也正是会议主办方的高明之处。周有光虽然执著于经济学,但对文字、语言的爱好从未消减。20年代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周有光饶有兴趣地学起语言课程。40年代到美国工作,买到很多字母学的书籍,边写经济类文章,边写语言学文章,出版《中国拼音文字研究》。参加完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正式改行,真正把经济学丢开,把全部精力放在语言学的研究上。
中国的文字改革由来已久,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繁难的方块字注音。1892年,福建人卢憨章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创制字母式拼音文字方案;1913年,政府制订注音字母方案,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用国际上流传最广的拉丁字母;新文化运动兴起,钱玄同论述了26个拉丁字母的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于世;20世纪30年代,国内掀起了拉丁化运动的高潮,其简单易学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拉丁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1935年,近七百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方块汉字难认、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1954年,周有光出版《字母的故事》一书,为文字改革起了好头。但真正要做拼音方案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周有光平时阅读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全凭兴趣,属于轻松的浏览,可工作要认真研究才行。由于资料有限,周有光想方设法联系国外研究点,请他们代买资料寄过来,周有光把拉丁字母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摸了个底,在研究和总结了各国拼音历史以及各方面传来的方案之后,周有光提出汉语拼音拉丁化的原则,拿出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认同。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汉语拼音方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1961年周有光出版《汉字改革概论》,提出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许多新问题,把文字改革变成一门学问,从世界的范畴研究汉字,意义深远。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合作下,讨论汉语拉丁字母拼写标准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但因中国未参加而迟迟未作决定。1979年,波兰首府华沙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会议,周有光代表中国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当时关于汉语的拼音方案很多,各国有各国的方案,如“鲁迅”一词就有20多种写法,给翻译、阅读等带来很大障碍。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和各国专家沟通,并在会上作题为《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历史的发展和汉语拼音方案》的精彩发言。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开辟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通道。作为汉语拼音的领航者,周有光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汉语拼音与世界的接轨。联合国工作人员语言学会邀请周有光演讲,周有光了解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英文占80%,法文占15%,西班牙文占4%,还剩1%是俄文、阿拉伯文、中文,很受震动。1983年周有光开始研究如何在汉语拼音方案中运用国际通用的正词法,解决拼音输入慢的问题,起草了《汉语正词法要点》,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公布实施。汉语拼音方案是音节的拼写法,正词法是语词拼写法,拼音正词法的问世,有利于用电脑进行拼音词语转换汉字,为传媒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报效祖国,尽快为国家培养最缺乏的经济人才,周有光回国后就创办了《经济周刊》,这一刊物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B.在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上来,为汉语拼音的问世、发展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而弹精竭虑。
C.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考虑到国际通用的正词法,所以在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中文占不到1%,这引发周有光开始了新的研究。
D.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生动地讲述了周有光领航汉语拼音的事迹,塑造了一位勤于著述、精于研究的语言学家的形象。
2.周有光的汉语拼音方案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周有光本来是研究经济学的,却改行研究语言学,成了汉语拼音之父。有人认为这种取舍更能体现人生价值,有人认为这样做并不值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