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述了四种造字法—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以形声造字法...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述了四种造字法—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以形声造字法的构字能力最强。形声字一般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合而成,下面以“肖”字为声旁,请你为它加上恰当的形旁,组成新字填在下面括号里。

例如:(逍)遥自在

悬崖____  ____云散  ____烟弥漫  ____云外

 

峭 消 硝 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要求,本题的要求比较详细具体。平时要注意积累字形,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注意书写,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作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认真分析例子的特点,即所要填的字,声旁一定是“肖”(ao),而字的形旁则是表现意义的部分;然后根据要求,结合成语语境提示作答。 ①“悬崖()壁”,从“悬崖”可以得知,本词语与“山”有关,“峭”意义指山又高又陡,故此处应填“峭”。 ②“烟()云散”,此空应填“消”,词中“云散”可知云雾散开,形旁与“水”有关,意思是“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 ③“()烟弥漫”,此处应填“硝”,硝是一种火药的原始材料矿石,形旁从“石”,词语意思是“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 ④“九()云外”,此处应填“霄”,“霄”形旁为“雨”,指“云和天空”,词语意思是“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与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对仗工整的是

①红雨  ②树边  ③小苑西回  ④一庭佳丽  ⑤莺唤起

⑥看    ⑦绿树  ⑧池边   ⑨此间有舜日尧天

A.③⑤④⑥⑦⑧②①⑨ B.③⑤④⑥⑧⑦②①⑨

C.③④⑤⑥⑧⑦②①⑨ D.③⑤④⑥⑧⑦①②⑨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同时,侠士也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

有些侠士,(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的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合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___________,但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导致其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战国时唐雎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___________,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

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中常隐藏着___________,即便是一生迫随,___________,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B.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

C.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D.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B.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C.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D.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知遇之恩    令人发指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B.知遇之恩    怒发冲冠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C.再造之恩    令人发指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D.再造之恩    怒发冲冠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沁园春·长沙》中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和着高渐离的筑声而歌曰:“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表达作者对反动文人制造的流言满腔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风暖”“落花”等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一项是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翬《海業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沐浴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若是,信必唯王马首是瞻。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改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准备饮食

B.数以策项羽,羽不用        激怒

C.一二日,何来谒上          过了

D.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认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信亦知意,怒,竟绝去              所与,不知

B.何闻信亡,不及闻,自追之      使使闻大王

C.诸将亡以十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D.吾亦欲东耳,能郁郁久居此乎    与项伯有故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信必唯王马首是瞻 B.何为斩壮士? C.上未之奇也。 D.若所追者谁何?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B.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D.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5.下列对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周代即有的五等爵位之首,其余四等依次是公、伯、子、男。

B.拜,指古时授予官职,类似的词语还有“除”,例如“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C.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D.《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他一怒之下,最终离去。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没有斩他: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把他推荐给汉王刘邦。汉王看出他有超众之才,任命他为治粟都尉。

D.未得重用,韩信离开刘邦。萧何追之,并向刘邦力荐韩信,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认为不妥,最终汉王让韩信做了大将。

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信度何等己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