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
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分清婉、灵动和含蓄。“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入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范仲淹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可收。“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流动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
山遥水远,音信难托,水的阻隔性令牵挂、思念无法传递,郁结于心,只有将这份怅惘诉诸流水,“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于是,常借助飞翔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来逾越流水的阻碍,传递思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水的流逝还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淡烟流水,轻寒漠漠,心思纤密之人生无端闲愁;逝者如川,春秋代序,多愁善感之人感时伤怀,叹流年似水易逝,红颜如花易陨;滚滚江水,淘尽英雄豪杰,淘尽兴衰荣枯,豪放悲悯之人思接千古,叹世易时移,生故国之思。
缪钺《论词》指出,词体的生发因其与自然之境界、人心之情感相应和,文章的体格、意象的选择都折射出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宋代士人经常通过描写开阔澄净的水面、晴朗空明的月色,来映衬自己的高洁人格、旷达胸襟和俊朗风神。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正是一句“表里俱澄澈”,道出了士大夫的气节——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与此同时,当文人士子仕途偃蹇、报国无门时,静水流深也恰能抚慰他们失落受伤的心灵。
有宋一朝,一方面士大夫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积贫积弱的国情、险恶多变的仕途以及文人柔弱敏感的情思,令他们有着无尽的慨叹。而水,恰以它的特点触发、传递和排遣着这些情思,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频频出现在词作中。宋词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
(摘自《思与格: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盛行于秦楼楚馆的词得以洗尽铅华,增添了清婉、灵动和含蓄之韵,这得益于“水”这一意象的运用。
B.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可突出恋情的纯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C.“涓涓细流”可将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这很符合婉约词“尚含蓄”的特征。
D.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情感正是因“水”而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既可代指具体的与恋人、友人、亲人、家乡的阻隔,也可代指抽象意义上无法逾越的心灵隔阂。
B.牵挂、思念难以传递,郁结于心,因此可以逾越流水阻碍的大雁、游鱼就成为词人常用的传递思念的意象。
C.水的流逝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虽说感怀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会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
D.意象的选择,能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如从“表里俱澄澈”中就能让人感知到张孝祥高洁傲岸的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借“水”这一意象将感情表达得沉绵深挚。
B.“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和“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有异曲同工之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触动、生发、郁结于心。
C.流动的水可以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如“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D.“水”是宋词中的高频意象之一,“水”的特征暗合了词体清切要眇的特质和宋代士人的高洁情操,也与宋词抒情的特点相通。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一梁实秋
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伊壁鸠鲁
细细品味,这两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请写一篇文章,可谈经验体会,也可说思考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句)
(1)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__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______,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高山仰止》)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1.“割鸡焉用牛刀”,课本解读为“喻子游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用不着礼乐大道”,你认为这句话还可以怎样理解?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中的“道”“君子”与“小人”,分别指“礼乐之道”“有地位的人”与“卑贱的人”,请从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评价孔子的这种“教化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残春
赵长卿
梅黄又见纤纤雨。客里情怀两眉聚。何处烟村啼杜宇。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利名萦绊何时住。恼乱愁肠成万缕。满眼兴亡知几许。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1.“何处烟村啼杜宇”句中的“杜宇”名_________,渲染了________的氛围。
2.词的下片是怎样表达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君山墓铭
[宋]欧阳修
予友蔡君谟之弟曰君山,为开封府太康主簿,时予与君谟皆为馆阁校勘,居京师,君山数往来其兄家,兄其以县事决于其府。府尹吴遵路素刚,好以严惮下吏,君山年少位卑,能不慑屈,而得尽其事之详,吴公独喜,以君山为能。予始知君山敏于为吏,而未知其他也。
明年,君谟南归拜其亲,夏,京师大役,君山以疾卒于县。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县之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为其赙。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拒而不受。于是又知君山能以患爱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也!
君山闲尝语予曰:“天子以六科策天下,而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吾独不然,乃昼夜自苦为学!”及其亡也,君谟发其遺槁,得十数万言,皆当世之务。其后逾年,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于是又知君山为天下之奇才也!
君山景祐中举进士,初为长溪县尉,县媪二子渔于海而亡,媪指某氏为仇,告县捕贼。县吏难之,皆曰:“海有风波,岂知其不水死乎?且果为仇所杀,若尸不得,则于法不可理。”君山独曰:“媪色有冤,吾不可不为理!”乃阴察仇家,得其迹,与媪约曰:“吾与汝宿海上,其十日不得尸,则为媪受捕贼之责。”凡宿七日,海水潮,二尸浮而至,验之,皆杀也,乃捕仇家伏法。
民有夫妇偕出,而盗杀其守舍子者,君山亟召里民毕会环坐,而熟视之,指一人曰:“此杀人者也!”讯之,果伏,众莫知其以何术得也。长溪人至今喜道君山事,多如此。曰:“前史所载能吏,号如神明,不过此也。”
自天子与大臣条天下事而屡下举吏之法尤欲官无大小必得其才方求天下能吏而君山死矣此可为痛惜者也!
君山讳高,享年二十有八,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今年君谟又归迎其亲,自太康取其柩以归,将于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且谓余曰:“吾兄弟始去其亲,而来京师,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甚矣!老者之爱其子也,何以塞吾亲之悲?子能为我铭君山乎?”
乃为之铭曰:“呜呼!吾闻仁义之行于天下也,可使父不哭子,老不哭幼。嗟夫君山,不得其寿,父母七十,扶行送柩,退之有言:死孰为夭!子墓予铭,其传不朽,庶几以此,慰其父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以严惮下吏 惮:使……忌惮
B.县吏难之 难:感到为难
C.多如此 多:许多
D.子能为我铭君山乎 铭:铭记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山以疾卒于县 醉则更相枕以卧
B.且谓余曰 彼且奚适也
C.乃捕仇家伏法 乃设九宾礼于庭
D.吾闻仁义之行于天下也 凌万顷之茫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山向来为官清廉,推行惠政爱护百姓。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拒绝接受县里人筹集的给他家办丧葬用的二百千钱。
B.对当时大多学者把记问典故和诗赋应对当作本事的观念君山独不以为然,他不分昼夜刻苦学习实务的知识,并留下相关文稿。
C.作者借用韩愈先生的话来表明一个人若才行高于当世,即使年纪轻轻而亡也不能说是短命,像君山这样是死而不朽的。
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叙述君山的生平经历中表达了对他才干和品德的赞赏,但遗憾天子没有访求他这样的能吏。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自 天 子 与 大 臣 条 天 下 事 而 屡 下 举 吏 之 法 尤 欲 官 无 小 必得 其 才 方 求 天 下 能 吏 而 君 山 死 矣 此 可 为 痛 惜 者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
②海有风波,岂知其不水死乎?且果为仇所杀,若尸不得,则于法不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