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 费孝通先生认为,具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

费孝通先生认为,具有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特点的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在这样的社会里,“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还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不是法治的社会,“克己复礼”是人最高的行为准则。而当下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信息互联互通,法治深入人心。于是,有些青年人就认为,只要不违犯法律,自己就可以率性而为,无需“克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

要求:①议论有针对性,说理方式多样,语言有特色;②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小议“克己” “克己”,这个词,是说人们应该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一个人,如果做到克己,小则能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大则,能益国益民,为后人树立精神的榜样。 古往今来,一个个名人志士的例子,也告诉着我们克己的重要性。 一代伟人毛泽东,便是个克己的人。在那个众人追名逐利的年代,他许多的同学都参加科举考试,想考个功名,以享有名利。但毛泽东,却恪守着“报国报民”这个原则。他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粪土当年万年侯。投身于危险的救国运动中,并几十年不变。“报国救民”,正因为他的这种克己为国,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才能让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崛起。 邓亚平,一代乒乓巨将。加入国家队时,她身高不足1米5,没有乒乓训练的基础与天赋。但是,她却有着不放弃的克己精神。凭着这种精神,别人吃饭时她练球,别人睡觉时她练球,别人放假时她还练球。“坚守刻苦”便是邓亚平的克己。正因为她有着这样克己的精神,让她练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发球速度,让她成为了世界上的乒乓运动员,让她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更让她成了全民敬仰的对象。 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亚平,都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想要做成大事,必须克己!当然,这个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丢弃了克己,不坚守原则,而身败名裂。 一些黑心商家制造毒奶粉、毒大米,毒鸡蛋,为了谋利,而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分裂,滥杀无辜,造成了多少的恐慌与不幸;一些国家蛮横无理,硬是要抢夺别国的土地,又造成了多少民愤民怨。丢弃了克己,不管是人,还是国家,都受到人民的唾弃。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坚守克己,切不可置原则于不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克己体现在那里呢? 学习时,当别人谈天说地时,我却静心读书,这是克己;吃饭时,当别人浪费无度时,我克己节约,这是克己;睡觉时,当别人上网看小说,我尽早安睡,以保持明天的好精力,这是克己;遭遇到与老师,同学的矛盾时,我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这更是克己。 克己,那是修身的根本;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成功的桥梁。一个人学会克己,生活会美好;一群人都学会克己,世界会美好! 【解析】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所给材料提出了一个关键词“克己复礼”,并围绕“克己复礼”提出一个问题:礼治社会中,“克己复礼”是人最高的行为准则,那么法治社会中是否可以率性而为,而无需“克己”?考生可以依据自己所学知识和自己对社会的见解,分析讨论这个问题。分析讨论时,考生应该明确“克己复礼”的概念,它是指人们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那么我们在现在社会是否应该丢弃“礼”,如果不丢弃,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礼节?考生只要明确出中心,整理好思路,即可写一篇有见解的文章。 立意: 1.人生不能一味“率性而为”; 2.现代社会仍需“克己”; 3.“克己复礼”是人最高的行为准则; 4.青年需要自我约束。 素材: 1.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贤孝博学。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时,祭遵前去投奔,刘秀便将其收到帐下。刘秀发现祭遵为人正派,做事讲究原则,便任命他为军市令,负责军营的法令,管理军纪。祭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相后,依法把这名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欲降罪于祭遵。有人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这样号令三军才有威信,保证以后再也没人敢以身试法了。”刘秀听了觉得有理,笑着说:“这个侍从死得太妙了,他一个该死的人让我看到了我的营帐中的两个贤人。”于是,他不但没有降罪于祭遵,还提升他为刺奸将军。后来,祭遵因屡立战功,又被封为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做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了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2.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3.东汉人杨震是个值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4.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结构层次: 《小议“克己”》是一篇优美的考场作文。文章开门见山,首先解释了“克己”的概念,并提出观点:一个人,如果做到克己,无论从小的方面来说还是大的方面来说都很重要。文章列举了毛泽东和邓亚萍的事例,写他们为了远大目标,约束自我,成就自我。文章运用对照式,从相反的一面列举了一些黑心商家的不法行为,两者对照,更能体现“克己”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当今中学生,应该怎样克己,最后进行总结,收束全文。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回:象形字,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写序号)。

(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

①用本义:______ _______②用引申义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画横线的词语后,不改变语段原来情感和风格的一项是

在图像爆炸的今天,文学较之影像绘图等视觉媒介,其独具一格之处究在何处?是甘心(A)委身(投身)影视,还是可着劲儿与图像(B)眉来眼去(眉目传情),倒把自己抛了?文学依赖的终是文字,组合,腾挪,想象,于平常字里生乾坤。弄文字的人就该咀嚼、(C)咂摸(涵咏),正如余光中所说:“把文字压缩、推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叠去,……让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如此,方能让想象在语言的空间里翩翩起舞,人物在语言的雕琢中(D)神情毕现(栩栩如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瓷彩绘是指在瓷胎(或陶胎)上,利用各种陶选材料和工艺技术进行描图、填色、烧成。陶瓷彩绘常见的有釉上和剩下两种,其彩绘门类有古彩、粉彩、青花等等。历代陶瓷艺术家________运用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技法进行彩绘装饰。中国画在陶瓷彩绘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________,常见的________有山水、人物、花鸟等。(   ),如中国水墨画强调“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在瓷坯上的青花泼墨画则强调“料分五色”,是运用多层次的青花颜料的色度进行表现。陶光彩绘最后还要经过炉火的烧成,烧制者根据不同的陶瓷材质及施轴的特性来确定密温的高低和烧成的时间,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坚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形成使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从而创造出________的艺术形象。因此,有人说,陶选彩绘艺术是泥与火的艺术,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惯常  多姿多彩  体栽  尽善尽美

B.时常  丰富多彩  题材  尽如人意

C.时常  多姿多彩  体栽  尽如人意

D.惯常  丰富多彩  题材  尽善尽美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陶瓷彩绘与中国画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各有特色

B.中国画与陶瓷彩绘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大同小异

C.中国画与陶瓷彩绘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各有特色

D.陶瓷彩绘与中国画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大同小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保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形成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B.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坚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形成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C.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保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使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D.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坚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使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气势磅礴,沉郁悲凉,抒发出了韶光易逝的感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对人生之短暂与个体之渺小的感伤。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词精炼传神,生动地描绘出初登山顶时看到的壮美景象。

(4)《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主人公对恋人跋涉远郊给自己带回的礼物,倍加珍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书有感(二首)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在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的首句运用比喻,把池塘比喻为一面镜子,写出了池塘清澈明净的特点。

B.第一首诗中诗人用“徘徊”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天光云影倒映在水面上的动态景象。

C.第二首诗写“蒙冲巨舰”因春水萌生变得如羽毛般轻盈,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江水力量之大。

D.两首诗歌语言庄重典雅,内蕴丰富,融景趣、情趣、理趣于一炉,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道的启迪。

2.两首诗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读书感悟?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