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社会活动的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大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颁布诏书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
清明节的习俗又与现在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了春游,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或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总之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的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是图个吉利。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
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
A.社会活动节律与自然的时间进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在清明节,人们拜祭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
C.清明节继承了上巳节的一些传统,人们在清明节踏青郊游,尽享春光。
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
2.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的起源不仅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
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节日。
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由纪念介子推开始,推而广之要拜祭自己的祖先。
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之日,桐始华”,古籍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了清明的节气特点。
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魄,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
D.在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
费孝通先生认为,具有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特点的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在这样的社会里,“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还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不是法治的社会,“克己复礼”是人最高的行为准则。而当下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信息互联互通,法治深入人心。于是,有些青年人就认为,只要不违犯法律,自己就可以率性而为,无需“克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
要求:①议论有针对性,说理方式多样,语言有特色;②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回:象形字,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写序号)。
(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
①用本义:______ _______②用引申义______ _______
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画横线的词语后,不改变语段原来情感和风格的一项是
在图像爆炸的今天,文学较之影像绘图等视觉媒介,其独具一格之处究在何处?是甘心(A)委身(投身)影视,还是可着劲儿与图像(B)眉来眼去(眉目传情),倒把自己抛了?文学依赖的终是文字,组合,腾挪,想象,于平常字里生乾坤。弄文字的人就该咀嚼、(C)咂摸(涵咏),正如余光中所说:“把文字压缩、推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叠去,……让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如此,方能让想象在语言的空间里翩翩起舞,人物在语言的雕琢中(D)神情毕现(栩栩如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瓷彩绘是指在瓷胎(或陶胎)上,利用各种陶选材料和工艺技术进行描图、填色、烧成。陶瓷彩绘常见的有釉上和剩下两种,其彩绘门类有古彩、粉彩、青花等等。历代陶瓷艺术家________运用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技法进行彩绘装饰。中国画在陶瓷彩绘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________,常见的________有山水、人物、花鸟等。( ),如中国水墨画强调“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在瓷坯上的青花泼墨画则强调“料分五色”,是运用多层次的青花颜料的色度进行表现。陶光彩绘最后还要经过炉火的烧成,烧制者根据不同的陶瓷材质及施轴的特性来确定密温的高低和烧成的时间,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坚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形成使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从而创造出________的艺术形象。因此,有人说,陶选彩绘艺术是泥与火的艺术,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惯常 多姿多彩 体栽 尽善尽美
B.时常 丰富多彩 题材 尽如人意
C.时常 多姿多彩 体栽 尽如人意
D.惯常 丰富多彩 题材 尽善尽美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陶瓷彩绘与中国画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各有特色
B.中国画与陶瓷彩绘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大同小异
C.中国画与陶瓷彩绘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各有特色
D.陶瓷彩绘与中国画在设色、运笔等工艺上大同小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保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形成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B.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坚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形成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C.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保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使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D.烧出来的陶瓷因而能坚持作者原来创作画面的色调意图,使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多要素相融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气势磅礴,沉郁悲凉,抒发出了韶光易逝的感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对人生之短暂与个体之渺小的感伤。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词精炼传神,生动地描绘出初登山顶时看到的壮美景象。
(4)《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主人公对恋人跋涉远郊给自己带回的礼物,倍加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