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在全功能接入互联网这短短的25周年,从零开始,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33亿;2018年,移动支付规模达277.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数字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3,居全球第二位……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广阔空间,来自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来自于5G、IPv6、卫星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加速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迭代升级;更加来自于适合企业生长的互联网土壤,在更高水平技术基础上,将会涌现出一批新的互联网企业,打开中国互联网更加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马常艳《下个25年,中国互联网更加值得期待》,中国经济网2019年10月24日)
材料二: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既面临全球技术创新加速颠覆变革的新挑战,也面临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互联网企业如何在数字产业化的浪潮下更好地把握机遇,寻找新动力,走出一条产业化转型的新道路,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国拥有全球最繁荣的互联网应用市场,互联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体量用户、充足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这些优势转移到产业侧,将对企业的产品设计优化、产业链金融等方面产生影响,给传统产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多的资金,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面向社会化生产的资源配置与协同,由外至内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市场监管,在服务标准、数据安全等领域加快出台相关政策,保护用户权益,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吴晓卿《互联网企业产业化转型路向何方?》,《人民邮电报》2019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材料四: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表现和争夺的重要“战场”,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人民的信仰。党的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高度重视,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把互联网建设成中国人民的精神高地和信仰圣地。与此同时,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引导、扶持和奖励互联网安全技术企业开发和创造有利于检测和监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先进技术,使其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意识形态安全隐患,使人民群众在互联网中感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安全,不断增强人民使用互联网时的安全感。
(摘编自王让新《努力建设“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互联网》,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10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变化说明安全上网指日可待。
B.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仍然是网民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问题。
C.2019年上半年遭遇网络诈骗的网民比例较2018年底有所下降。
D.上网过程中未遭遇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的网民比例进一步提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网络支付用户规模、数字经济规模GDP占比等多项数据指标显示,我国已经是互联网大国。
B.我国互联网企业想要抓住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实现转型,就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
C.面对全球技术创新加速颠覆变革的新挑战,我国互联网企业已将自有优势转移到产业侧,推动传统产业由外至内转型升级。
D.主管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积极引导、扶持和奖励企业开发和创造各种先进技术,减少和消除意识形态安全隐患。
3.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互联网怎样才能稳步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艺术创新既是艺术家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合力综合推动的产物,它可以让创作者的作品推陈出新甚至化茧成蝶。这就意味着创新包含了社会历史的发现,他们可以敏锐地察觉生活中涌动的特别审美意识,也可以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式。再者,中国的传统艺术留下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遗产,这些艺术遗产的激励应该是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起点而非终点。然而,当下有些艺术创作者往往只习惯于创新之作的洒脱,而忽视了创新背后坚实的生活根基。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事实上,艺术作品的创新既体现了表达手段的不断更新,也暗含着艺术家文化认知与创造力。京都大学教授田中美知太郎说过:“创新和发现的过程属于‘哲学’的领域。只有在概念能被合理证明时,才能成为科学-”他认为,在可用科学解释的一般常识和真正的创造力之间有一道鸿沟。创新和发明就是可以弥补它们之间差距的心智活动。然而,没有一定的普通科学知识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创造力。不过,优秀的艺术作品的确需要艺术语言的支撑才能得以展现,画匠和画家之间本质的区别却在于是否有艺术理念,这业已成为毋庸质疑的事实。同时,艺术创造力也来自于创作者不断发问的能力和探求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不仅表现为个人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确立,更需要社会的培育和强有力的系统支撑。
不过,现实艺术创作中会发现有些人不断谈创新的“点子”,意在通过灵光闪现实现艺术作品的创新。不可否认,灵机一动的点子的确可以引发创新的某种能力,但“点子”的生根、成长需要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选择和把握,也显现出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和呈现的能力。“点子”有时可能就等于一套飘逸的花招。只有那些真正有文化精神的艺术创新表现,才能经得起时间的锤炼并被赋予文化意义,最终成为世人的精神财富。
有的人认为:“点子”也可以说是“种子”。因为“点子”需要经过创作者想象,并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直至结果,才能生成优秀的艺术品、所以,仅仅着眼于猎取“点子”的创作态度是不可取的;而应对生活既有“微观感受”,又有“宏观积累”。宏观积累的意思在这里要求站高些,看远点,不但明白“点”,还要清楚“面”……总之,可以在一个相对宏观的面上把握文化意识的流向,认识生活的真谛,发掘生活的内涵。优秀的创作者,一旦拥有了社会生活的宏观积累,对获得某种创新的“点子”来说,有可能触类旁通。否则,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会被“点子”绑架,也会受“点子”的局限。
没有一定限制的创新相对容易,而真正难的却是限制中的艺术创新,过于强调“点子”的重要可能会忽视创作的本质表达。因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观念的生成与呈现的逻辑只有部分表现存在于非理性之中,主要还是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只有这样,艺术创作者才可以产生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创作理念,而非普通的惯常价值判断。有助于文化发展的艺术创新应该有文化性内涵,反之,这种创新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因为艺术创新应该具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所应具有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可以避免艺术创新中空洞的点子化特点。
(摘编自杨大伟《艺术创新不仅仅是点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创新需要艺术家们自觉主动的努力,也深受社会历史、生活时代等因素的影响。
B.艺术作品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表达手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文化认知与创造力。
C.艺术家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和呈现的能力,需要灵机一动的“点子”的生根、成长。
D.在感受和积累生活的基础上,把获取创新“点子”作为仅有的艺术创作态度是理所当然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普通科学知识与真正创造力关系时,引用了田中美知太郎的话加以佐证。
B.文章既肯定了艺术创新中“点子”的作用,也批评了单纯获取“点子”的错误态度。
C.文章点面结合,先谈艺术创新和艺术创造力,再谈艺术“点子”的问题,逻辑清晰。
D.文章议论原由是当下创作者太强调“点子”、忽视生活根基及不能正确对待艺术遗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近平同志说:“创新是撬动发展的第一杠杆。”这与文中对创新的理解是相通的。
B.只要拥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宏观积累,就能水到渠成地获得并理解创新的“点子”。
C.创作者要高屋建瓴把握文化意识流向,发掘生活内涵,以免创新意识被“点子”绑架。
D.如果艺术创新不具有真正的文化性内涵,就不能称之为有价值的限制中的艺术创新。
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或棹孤舟 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雄州雾列
④宾主尽东南之美 ⑤而后乃今将图南 ⑥屈贾谊于长沙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⑨燕赵之收藏
A.①③⑤/②⑥/④⑦⑧/⑨ B.①②⑤/③⑦/④⑥/⑧/⑨
C.①⑤/②⑧/③④⑦/⑥/⑨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
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③纤歌凝而白云遏
④而莫之夭阏者 ⑤赵尝五战于秦 ⑥奚以知其然也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都督阎公之雅望 ⑨斯用兵之效也
A.①③/②④⑧/⑤/⑥/⑦⑨ B.①⑦/②⑧/③/④⑥/⑤/⑨
C.①③/②⑧/④⑥/⑤/⑦⑨ D.①⑦/②/③⑤/④/⑥⑧⑨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故夫知效一官(胜任)
B.恨晨光之熹微(遗憾)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族庖月更刀(众、一般)
C.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
听臣微志(听信)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D.志怪者也(记载)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比)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其根本) 率赂秦耶(全部、一概)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为了消除误会,我们往往需要作出解释。解释有时候能够化解误会,有时候也会增添更多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