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老船夫在翠翠婚事上的谨小慎微,犹豫不决,致使误会不断。他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惆怅逝去,未能为翠翠找到最终的归宿。
B.《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夫人糜夫人为了丈夫成就帝业,为了不拖累忠义之将赵云,为了保全刘家的血脉阿斗,毅然投井自尽。
C.《茶馆》中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也逃不了悲剧的命运,表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
D.袭人一直都是温柔体贴的形象,但也有例外。在宝玉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也体丰怕热”后袭人不由得大怒。
E.《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在葛朗台死后抛弃夏尔,嫁给德·蓬风,将大量的金钱用于慈善事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梅圣俞指的是宋代哪位诗人?他和谁并称“苏梅”?
3.欧阳修认为梅圣俞诗歌闻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社会、大自然,都有自己的风格。
风格彰显个性,风格丰富生活,风格传承文明……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王彩凤
先秦两汉时期,山水画尚未出现,中国古典园林也处于探索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以意趣欣赏为主的私家园林的涌现。唐以后山水画迅速发展,以其多姿多彩的风格充实了古典园林的艺术源泉,山水画更是为画坛之首,于唐末至宋初进入到高度成熟期。山水画于北宋中后期进入变异期,抒情写意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高峰,而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相互对应,相继出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形式,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又反作用于山水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因景成画”的造园艺术传统。
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中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古典园林中,格局为实,画景为虚。在山水画创作中,山为实,水为虚;景为实,物为虚;近为实,远为虚……山水画的画面层次表现离不开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如画面中会有留白,此处的“留白”表面上为虚,其实为实,以无的空间描绘出有景的画面,虚实中自为一体,不着点墨而意味悠长。在园林建筑中亦如此。在山水景致中,山为实水为虚;在颜色搭配中,亮为实暗为虚;在排列布局中,密为实疏为虚。
绘画之道与造园之理有其相似的成分。在山水画中,画家往往注重格局的分布排列,力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绘画者将自己对壮美山川的主观意识聚以笔端,辅以个人的情感,探究自然的特征,构建整体的和谐统一之美。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也遵循山水画讲究主次分明的布局特点,高低有致、错落有序。在建造中依据原有地形基础,而进行有意识的修整与规划,对自然进行概括,展现自然的美感。中国古代匠人利用独具特色的理景手法,动与静、高与低、远与近、俯与仰,各种手法层层递进,甚至于不同植物的配置也暗含着时季的不同变化。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都采取了小中见大的手法。正所谓,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在有限的画纸中,借助对山石、花竹、流水等自然美景的描绘,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完美结合在一起,赋予画面鲜明的主题和美感,使画中看似平凡之景,实有不凡之韵味。同时,山水画又往往为古典园林的建造提供一个理想状态的规划蓝图,使自然美景几乎全聚集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有了追求“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
山水画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想模式,古典园林又是山水画的物化形态,二者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促进,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私家园林的涌现。
B.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既矛盾又统一,山水画的迅速发展为古典园林的建设提供了艺术源泉。
C.山水画中的“留白”和园林建筑山水景致中的亮暗搭配、密实布局都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
D.中国古典园林早于中国山水画出现,并且也比山水画成熟得更早。因此,古典园林是山水画的物化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山水画和中国古代园林两个角度,阐述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B.山水画是理想模式,古代园林是物化形态,文章以此为立论前提,指向二者物化形态中的共同特征。
C.文章从虚实结合、分布排列、以小见大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了山水画和古典园林的相互关系。
D.文章先交代了山水画和古典园林在历史发展中的联系,接着具体分层介绍二者的共同手法,最后总结概括。
3.园林设计怎样才能使人“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绿石头
(美)西尔维娅·普拉斯
黄色的巴士在铺鹅卵石的街上颠簸着开。戴维和苏珊从车窗望出去,望见大海在六月的太阳光下闪耀。这是他们搬走五年后,头一次回到故乡。清新的、带有咸味的微风吹拂着,记忆纷至沓来——
他笑了。“记得我们挖到中国的那一次吗?”
苏珊的眼睛模糊了。记得?她当然记得。
曾有一个长满草的后院,他们常在那儿,在院内一角用小锹和小铲挖土,并信心满满地认为挖得功夫到家就能挖到中国。可惜,他们的梦想很快就破碎了,因为戴维想去前面玩了。
路上,苏珊小心地只踩着人行道上的缝隙走。努力想模仿的戴维,因为腿不够长,跨不过那些平坦的大块水泥方砖,所以会把心思集中在别的事情上。
“我踩死了一只蚂蚁。”戴维自豪地大声说,一边移开脚,露出被踩碎的小昆虫。
苏珊悲伤地低声念叨:“可怜的小蚂蚁。”
戴维一言不发,下唇微颤,“对不起。”他后悔地说,“我再也不那样做了。”
苏珊的心软了。“没关系。”她大度地说,接着脸上露出笑容:“想起来了!我们去海滩,去绿石头那儿!”
那是块大石头,深埋在沙中,只能看到上部。它有个光滑的绿色表面,高出那些黏乎乎的黑色石头,就像大海龟的壳。顶上有块平地可以坐,一侧形成一列浅浅的台阶。确实,那块岩石就像头驯服的动物,酣眠不醒。
孩子们喜欢爬到那块易爬的、不规则的石头上玩各种把戏。①有时那石头是暴风骤雨下大海上的一艘帆船,有时是座高山,不过今天是座城堡。
“你去挖条护城河,让谁也过不来。”苏珊命令道,“我打扫房间。”她开始把沙子全扫下去,而戴维绕着那块石头挖了条小沟。
此时他们是这个微型世界里的巨人。他们摆开破碎的贝壳当盘子,幻想自己是微型宇宙的一部分。斑点蟹或泥土色的海虫逃脱不了他们的锐眼,他们甚至看到了矗立在城堡上的金色塔楼。
他们不再玩时,太阳正在西沉。
苏珊看到那两个小小的身影在海滩上走得看不见了。戴维用肘部捅了她一下,那幅图像消失了,她慢慢回到现在、
“我们到家后就去海滩吧,”他提议道。
苏珊不禁向窗户上自己的映像微笑,调整下头上戴的宽边草帽。自从头发剪短后,她的样子一直更像长大了。她可能被认为有十四岁……嗯,几乎吧。
放下行李,他们就向海滩走去。经过曾经熟悉的草地而不能像以前那样去玩一玩,让他们有些伤感,不过还有海滩,至少那里不会改变——大海,沙和绿石头。
“快点儿!”苏珊鼓励道。
她和戴维在海岸上赛跑。潮退了,太阳照射下的海藻散发出浓烈的气味。两个孩子迷惑不解地停住脚步。
那处海滩看上去比他们记忆中的要小,在平坦的沙滩和安静的水面下,不知隐藏着什么,奇异而陌生。迎接他们的,除了海浪的轻拍声,还有种泛起的空荡感和古怪的沉默,就像离开很久后回到一个熟悉的房间,发现它无人居住般凄凉。
苏珊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我们去绿石头那里吧。”她对戴维说。那肯定行,她想,绿石头那里肯定还有魔力。
那块大石头似乎也变小了。②它躺在卵石中间,样子沉重呆滞;一块绿石头……如此而已。曾经有过的城堡、帆船、山岭去哪儿了?只有那块石头留在那里,光秃秃地。
两个孩子站了一会儿,默不作声,茫然不解,最后沮丧地转过身,沉重地走上海滩,走出了视线。
潮水渐渐上来,徐徐淹没了那些黏乎乎的黑石头;风势小了,悄悄吹拂着沙滩;海浪涌来,涌来,直到最终将绿石头的顶部淹没。那块石头,在涨起的潮水下面,默不作声,样子黑黝黝的,正在睡觉。
(孙仲旭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层次清晰。开头用“清新的、带有咸味的微风”将主人公带入回忆,然后用戴维的“肘部”将苏珊和读者一同拉回现实。
B.童年的戴维天真可爱,想象力丰富,认为只要努力即可从自家小院挖到中国的想法充满童趣,不过他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转移。
C.戴维自豪地宣称“踩死了一只蚂蚁”,苏珊却悲伤地念叨“可怜的小蚂蚁”,不同的态度反映出了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和心理。
D.文中两个孩子的情感变化多次:先是久别回乡欣喜不已,然后对再回海滩充满期盼,接着快乐回忆童年趣事,最后却沮丧而归。
2.文中两处画线句表现了孩子们对绿石头的不同认识,请简析其中的原因。
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合抱之木,________________。(老子《道德经》)
(2)君子矜而不争,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子钓而不纲,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4)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__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上》)
(5)古之王者建国君民,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7)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