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仔细观察漫画《乱石与精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海边矗立着两座石像,...

仔细观察漫画《乱石与精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海边矗立着两座石像,造型生动,设计精巧,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它们原本只是海边一块块不起眼的粗砺原始的乱石而已。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发现美,创造美 海边嶙峋的碎石旁矗立着两座石像,仿佛一男一女手持鲜花,正献给来访的游客。这两座原本只是粗砺的乱石构成的石像博得了无数人的关注。许多人驻足观赏、合影留念,即使心情再坏,也不免心中会产生快乐吧?人们纷纷赞叹,是哪位富有灵感的大师创作了如此亮丽的风景?我会说,能作出这两座石像的人诚然值得钦佩,但找们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这样的人。 因此我们应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无时不刻不在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清晨,到山顶迎接朝阳;日中,到树底享受绿荫;黄昏,到海边欣赏日落。对于自然之美,古人的研究是颇多的。王摩诘在篁竹中弹琴长啸,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张若虚在宛转清澈的江水前写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名篇;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行吟,吟出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胸怀;李白引壶自酌,举杯邀月,写下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古人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创造了无数集天地精华的美篇,让人不禁赞叹。 回望当下,世界正处于快节奏中,发现美的眼睛,也似乎越来越少了。黎明不起、深夜来归似乎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的写照。生活中的美,似乎在快节奏的漩涡里逐渐消失了。这不禁让人汗颜:难道现代人已经丧失了发现美的能力了吗? 答案是:当然没有。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功和利,或是以各种理由浪费了欣赏美的机会。现代社会中,利益变得犹为受到重视。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充分证实,虽说不谈利益会导致唯心主义,但究其根本,问题的产生在于人们对美的认识欠缺,因而无法总是正确处理其他事情与美之间的关系。 国家正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中心工作就是进行美育。美育,即美感教育,旨在提升人们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行美育将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发现美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无时不在进行,新时代的青年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进行美感教育,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 因此,就让我们慢下来,抛出杂念,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漫画材料作文,此类作文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分析漫画的能力,又要具备运用联系与辩证的思维方式进行观点表达的能力。 【审题】 乱石变精品人形,完全是人的意志,跟乱石意愿无关。乱石要想靠自己变成精品,那得先变鹅卵石再变美玉,再变宝石,这个结果需要特别善于等待才行,等待风吹日晒雨淋,等待海浪冲击,等待岁月磨洗,恐怕亿万年都不够呢。既然点赞乱石变成了精品,就该点赞人的创造力,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乱石为什么会变精品? (1)因为有人按照秩序摆放了它们,使它们告别了混乱。因此得出结论:秩序是一种美;(2)因为有人独辟蹊径,善于创造性地就地取材。因此得出结论 ,创新往往会出奇制胜,创新思维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 (3)因为有人心中有美,乱石堆里也能发现美,发现美才能创造美。因此得出结论,要做一个热爱生活心中有爱眼中有美的人。 【立意】 1、乱石化精,美寓其中 2、创新是灵魂深处的飞鸟 3、你若独具慧眼,万物皆有所能 4、但存匠心,乱石亦精 【素材】 1、梭罗、川端康成和林庚先生都是自然之子。他们都用心灵关注自然之美,发现自然的诗情画意,探究自然的秘密,寻找自然的哲理。他们进而以自然的哲理来观照人生,启迪人们如何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自然之中,是人类的福分。人类要努力发现自然之美,热爱自然,适度从自然中获取,更多地要回馈和保护自然之美,让地球永远清洁美丽而不受污染,成为我们永久的家园。 2、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枫叶的摇落,是一种火焰的坠落,有悲壮之感;梧桐的飘零,飒飒于风中雨中,令人萌生感动;夕阳的坠落,是一种轻松的坠落,它抚起了明日的朝阳。虽说,这些瞬间的景色让人感到一丝凄凉,但它们散发美,我们追求它是自然的,而并非刻意的装饰;大自然的美景,谁人不爱,又有谁可以掩盖它的风采,朝霞晚霞、日出日落、潮起潮落之所以那么美,只因它在瞬间放射出无尽的光辉,当你回过神时,它早已逝去,你可以看到下次的来临,却无法将这次的逝去挽留,更无法使美在片刻凝固。 【结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发现美,创造美”,然后联系生活中日出日落之美景进行分析,进而引出古代文人吟咏的自然之美;紧接着回望当下,现代社会越来越功利化,人们忽略美;最后提出解决措施,要进行美感教育。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处处紧扣发现美展开论述,对材料的理解透彻;此外,文章结构安排清晰,议论分机有说服力,语言表达朴实、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而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7月28日,第18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在光州结束了最后一天的泳池大战后落下帷幕。中国军团共收获16金11银3铜,雄踞金牌榜榜首。美国15金11银10铜位列第二,俄罗斯第三,澳大利亚第四。中国跳水梦之队在本届世锦赛中收获了12金4银1铜的完美成绩,创造历史佳绩的同时,更成为中国军团在此次世锦赛上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中国游泳队斩获3枚金牌2枚银牌。孙杨、徐嘉余尽显“双核”威力,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中拿到两枚金牌,徐嘉余也在男子100米仰泳中揽金。复出的叶诗文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中夺得两银,未来可期。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截止2019年8月底,②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③六年多来,“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付诸行动,④使中国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⑤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⑥“一带一路”正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⑦它开辟了中国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篇章,⑧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经几百年,秦腔竟然没有被淘汰,被沉沦,  ①  。这其实是有解的,其解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你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八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a)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b)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c)  ②  ,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挖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d)二愣(e)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妊娠,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点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1.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成“人们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也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其表达效果不如原文,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两句从虚和实两个角度写了扬州十里长街昔日的繁华景况和今日的凄凉情形,表达了词人深沉的黍离之悲。

(2)周邦彦《苏幕遮》中“_____”和杜甫《蜀相》中“_____”都写到鸟鸣,前者流露出一种轻松欢快之情,后者则传达出佳景虽在却无心赏玩之慨。

(3)《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方法时说,为了保全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在育人方面也颇有启发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面两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台山杂咏

元好问

其一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其二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注)①台山,指五台山: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如台状,是以得名。②传说渤海之中有五出瞳波漂动,有巨鳌受天帝之命昂首载之,五山遂屹立不动。③妙高峰,传说中的佛国圣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诗次句想象奇特,生动含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前诗三、四句与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效果相似。

C.岳诗首句“吞吐”二字写出了山间云雾时隐时现的美妙景象,空灵活脱,情趣盎然。

D.后诗末句用妙高峰作比,以反问语气发出赞叹,展现了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

2.这两首诗各自突出表现了五台山的什么特点?在主要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