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①③⑤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广阔无边的海平面向下、向下、再向下……那片深度在6000以下的深海水域,有着一个__________的名称——“海斗深渊”。这里终年无光、温度低寒、缺乏氧气、食物资源__________,有着巨大的海水压力,化学环境也非常__________,对常规生命来说,这里是地狱一般的禁区。然而,大自然的神奇依然在这里显现。事实上,在这样的“地狱禁区”,研究人员仍然发现了数百种物种,狮子鱼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在这片特殊的深海水域,它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处于超深渊食物链的顶端,可承受700千克力/平方厘米的压力。科学家们发现:在不到2000年的时间里,为适应超深渊,物种的演变常常令人堪叹,狮子色在皮肤、骨骼和细胞等方面经历了__________的演变。超深渊狮子鱼的皮肤色素和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 ),超深渊狮子鱼中一个与骨骼钙化相关的基因一一骨钙蛋白被截短了,而骨钙蛋白调控骨骼钙化和发育,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相关基因在深海鱼中出现了扩张,这使得在高压和低温下,此类生物能够保证它们的细胞膜的流动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话,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令人心寒 匮乏 奇特 改天换地
B.令人心悸 匮乏 独特 脱胎换骨
C.令人心悸 贫乏 奇特 脱胎换骨
D.令人心寒 贫乏 独特 改天换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发现:在不到2000万年的时间里,为适宜超深渊环境,物种的演变常常令人堪叹。
B.科学家们发现:在不到2000万年的时间里,为适应超深渊环境,物种的演变常常令人堪叹。
C.科学家们发现:在不到2000万年的时间里,为适应超深渊环境,物种的演变常常令人惊叹。
D.科学家们发现:在不到2000万年的吋间里,为适宜超深渊环境,物种的演变常常令人惊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使得它们看起来对可见光不再有反应,视力丧失,而且通体透明
B.这使得它们视力丧失,对可见光不再有反应,而且看起来通体透明
C.这使得它们通体透明,而且看起来视力丧失,对可见光不再有反应
D.这使得它们看起来通体透明,而且视力丧失,对可见光不再有反应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少年时代和男子快乐相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
(3)《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①。
惆怅孙吴②事,归来独闭门。
(注)①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略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②“孙吴”指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以“沙漠”“寒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
B. 三、四两句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诗人登上寒垣所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的萧条荒凉之景。
C. 五、六两句深刻揭露了前文“边城何萧条”的根源。“一到”“每愁”两词对举,突显边患之重之久。
D. 全诗叙事写景,形象逼真,境界浑朴;议论抒情,深睿精警,跌宕起伏;语言精炼绮丽,字字含情,情感浓烈。
2.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纶自将中军,大破贼,复一府二县。诏加右副都御史。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又考旧制,建水寨五,扼海口,广东境内悉定。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练兵。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是岁秋,蓟、昌无警。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遂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其冬,予告归。万历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B.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C.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D.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明代常有日本海盗船到沿海武装掠夺,史称“倭寇”。
B. 行服,就是服丧、守孝,尊亲死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 兵部,我国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D. 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的爵位、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谭纶不畏凶险,身先士卒。尽管倭寇伏击了都指挥欧阳深,攻陷多地,但他毫无畏惧,围起栅栏截断其海上退路,亲率军队进攻,收复了失地。
B. 谭纶仁爱宽厚,体恤民生。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后,看到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民生凋敝,十分残破,于是请求朝廷缓征、减免其他赋税。
C. 谭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担任边帅,一方面修筑防备敌人的楼台控制要害地区,另一方面又增招浙江兵士驻守,使边境防备得到增强。
D. 谭纶沉着刚毅,懂得用兵。他在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期间,考察研究地形,分路建营,形成掎角之势,确保了蓟镇、昌平地区的稳定。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
(2)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度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汇,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故而怼,怨也。
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ǐ”的字,应当为“㨃”。“㨃”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㨃咕”、“㨃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词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
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
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网评人“竺子”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哲保身的哲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显得平庸。
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
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
(摘编自《半月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的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㨃”的含义和读音。
B.“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
C.《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
D.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回生”,甚至“一夜而火”。
2.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一项是()
A.《战狼2》主角吴京说:“可能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
B.宫斗剧《甄嬛传》中,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居然都十分妥帖。
C.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的指斥。
D.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起众人怒怼。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