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雨天,有贵如油的春雨,有倾盆而下的夏雨,有绵绵的秋雨,有冷清的冬雨。在不同的雨天里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事,你刻骨铭心的是哪个雨天呢?
请以“那个雨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将下面短语填入空格中,组成一副对联(只填序号)。
①烟霞笼别墅 ②曲曲层层皆入画 ③台榭漫芳塘 ④晴晴雨雨总宜人
上联:( )柳浪莲房 ( )
下联:( ) 莺歌蛙鼓 ( )
有一书生有一下联,想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上联。一天傍晚偶见一渔翁垂钓江边,灵感大发,上联顺手拈来,知道他的上联是什么吗?( )
上联: ,
下联:落笔意连四海春
A.收竿肩挂一壶月 B.下竿钩触一江天
C.垂钓江沉一轮月 D.收竿钓起数条鱼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士为知己者死”,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的这种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D.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也 许
——葬歌(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 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 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c 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a b 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三一八”惨案72周年祭
余杰
那一天,阳光如此灿烂。那一天,人潮如此汹涌。那一天,青春如此妩媚。那一天,枪声如此清脆。
72年了,岁月无声无息地过去。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一天之前,有比这一天更沉重的记忆;在这一天之后,也有比这一天更沉重的记忆。于是,我们忘却了这一天:1926年3月18日。
3月18日,是一扇透出微光的窗户。
刘和珍,190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自幼丧父,家境清贫。我可以想见你的勤劳,你高超的针线与厨艺,你与母亲相依为命,你在一盏如豆的灯下读书到天明。1918年,刘和珍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女子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校刊《江西女子师范周刊》的编辑。我在图书馆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你的文章,但我猜想,你的文字必不同于卓文君,不同于薛涛,不同于袁枚的女弟子们——蕴藉中有锋芒,温婉中有热情。1923年,你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不久,转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鲁迅先生的印象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然而,子弹却不会还报你以微笑。一颗子弹从你背部入,斜穿心肺。那年,你才22岁。
杨德群,1902年生于湖南湘阴县。1913年考入湖南女子师范学校,深受杨昌济、徐特立的赏识。1924年秋,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5年到北京求学,先考入艺术专科学校,后考入女子师范大学。我想,你的案头一定放着《娜拉》,放着《狂人日记》,放着《新青年》,放着《新潮》。然而,潮已落,新已变旧,你愤慨地说:“处在这个内敌外侮交相逼迫的次殖民地之中国,倒不如死了干净。可是,我要死,也要先炸死几个卖国贼才甘心。”你仿佛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江南女侠的转世。当刘和珍中弹后,你想去扶起她,可是弹从你的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你倒下了,但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你的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24岁的你殒身不恤。
魏士毅,1904年出生于天津商人家庭。你的父亲一定想要个男孩否则怎么会给你取一个男孩的名字呢?你是锦衣玉食的小姐偏偏又极有才华读书过目不忘。十岁时入天津普育小学读书。一九一九年秋考入有名的严氏女中。—九二三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预科。你没有丝毫大家闺秀的娇气在湖光塔影间认认真真地做功课。你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女学者。那一天你自高奋勇举起校旗走在女校队伍前头,你的手臂纤细,风吹乱了平时“一丝不苟”的头发。两颗子弹击中了你的胸膛你还来不及理一理额前的刘海儿便倒下了。卫兵又用刀砍棒打,鲜血染红了大雪白的棉布衫。你快满二十三了。
如花似玉的年龄,诗与歌的年龄。你们如此平凡,以致我想找一点更为鲜活的资料也未能如愿。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恋爱过或者正在恋爱。我想,你们收到男孩子的情书时一定脸红心跳,你们去约会前一定不忘在鬓角插上一朵栀子花。你们读《伤逝》,为子君的不幸而流泪。你们除了校服以外,也喜欢鲜艳的旗袍。你们在宿舍里,制造着女孩子的秘密,同学亲如姐妹。你们到北京才一两年,还没有吃够冰糖葫芦,还没有看够香山的红叶,还没有听够飒飒的风声。你们原以为,古老的北京城一团和气,就像北京腔一样平缓悠长。那一天,你们放下那本没有看完的书,小心地折个角,想:回来再接着看。三三两两地,你们上路了。
母亲还在遥远的家乡等着你们归来,等你们静静地伏在膝下。最后一封家书还没寄出,最后一句是俏皮的笑话。你们抬着头,蹦蹦跳跳的。你们与我同龄,还是孩子呵。3月早春,北京的天空中飞满各式各样的风筝。冰刚化,草刚绿。风沙很大,扑在你们娇嫩的皮肤上。谁会想到呢,枪声在风中响起来,你们吃惊地看着士兵举起枪,你们举着小旗的手捂住突然喷血的伤口。你们还来不及奔跑,白色的围巾已然飘落。你们呼叫着同伴的名字,却没有回答。
鲁迅先生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你们喜欢读先生的文章。先生写道:“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72年之后,我读先生的文章,看你们的照片,流我自己的眼泪。这泪与你们的鲜血相比,该是怎样微不足道呵。活着或者死去,已然不是一个问题。
72年过去了。保存下来的只有文字和图片,我的案头,一片狼藉。我听见了枪声,看见了鲜血,红色的大地与蓝色的天空,黑色的军警制服与白色的学生装,悠宛的鸽哨与短暂的枪声。那一刹那,我已经死过,紧紧地挽着你们的手。那一刹那,我重新复活,在你们的血泊中前行。我知道,你们的眸子注视着我,你们将为我祝福。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如此平凡,以致我想找一点更为鲜活的资料也未能如愿”。作者为没有能够找到烈士们鲜活的生活资料感到惋惜,平凡的她们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尤使人敬佩。
B.“母亲还在遥远的家乡等着你们归来,等你们静静地伏在膝下”,“静静地伏在膝下”的温馨画面更添增伤感悲痛之情。母亲的期待无果,让人对造成这种悲剧的反对政府更添愤怒之情。
C.文中大量采用第二人称叙述,这样便于拉近作者和刘和珍等人的距离,抒发对她们的无限赞美与景仰之情,同时也拉近了读者和她们的距离,读来更容易引起共鸣,更添哀婉之情。
D.本文在情感表达方面,对烈士们既有沉痛的悼念,也有无限的赞美与景仰,当然,也隐约透露出作者对她们年少冲动,不谙世事,做无谓牺牲的无限惋惜之情。
2.“那一刹那,我已经死过,紧紧地挽着你们的手。那一刹那,我重新复活,在你们的血泊中前行。”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已经死过”,为什么又说自己 “重新复活”?
3.第一段中四个“那一天”连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