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祖逖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威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征军谘祭酒,居丹徒之京口。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剌来给千人廪布三千兵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釅,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其得人心如此。

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是吴人,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己翦荆棘,收河南地,而若思雍容,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俄卒于雍丘,时年五十六。豫州士女若丧考妣,谯梁百姓为之立祠。册赠车骑将军。

(选自《晋书·祖逖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B.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C.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D.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主要用于他称,一般男子18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B.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此处指的是西晋的首都洛阳。

C. 孝廉是汉代察举考试科目,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明清时是举人的雅称。

D. 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其中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其也被用来借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祖逖轻财好侠。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财务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都很敬重他。

B. 祖逖心怀仁慈。京师大乱,他率领素不相识的数百平民避难,将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 祖逖志在恢复。受命北伐后,他率众渡江,船到江心时,击楫立誓要扫清中原,大家都为之慨叹。

D. 祖逖深得民心。收复河南后,他休养生息,爱护百姓。耆老们流着眼泪赞扬祖逖是他们的父母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2)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

 

1.D 2.A 3.B 4.(1)后来他就博览群书,广泛地涉猎古今史实,每来往京城时,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辅佐国家的才能。 (2)趁机给祖逖写信,请求互通使节和互市贸易,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①抓虚词看位置,②看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千人廪”“布三千匹”为并列短语,意思是“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廪”后应停顿,排除AC;题中“流徙”为固定短语,解释为“流亡迁徙”,不可拆开,排除B。故选D。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A项,“男子18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表述错误,古代男子20岁成年,选项应改为“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故选A。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阱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京师大乱,他率领素不相识的数百平民避难”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文中说的是“亲党”,而非“素不相识的数百平民”,选项理解错误。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书记:泛指书籍。该:广博,完备。赞:辅佐,帮助。才具:才能。(2)因:趁机。与:给。报:答复。听:听任,听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就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出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40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件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

“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点辛苦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15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了,泪水早已湿了眼睛。

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20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题暗示意义明显,意味着翻身做主拥有土地的农民思想觉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B. 开头对大勇的语言描写,点明了其寻找弟弟回家的真实目的,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C. 小说安排大勇和韩姓男子巧遇,巧妙的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具有真实性。

D. 以赵小勇牺牲结尾,既呼应小说的开头,又交代了人物的归宿,使小说完整且有张力。

2.联系全文概括分析“韩姓男子”的形象特点。

3.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在观看了反映大桥建设情况的视频后,广东省委书记李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和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先后致辞。

习近平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韩正在开通仪式致辞中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2009年12月15日,国务院经评估后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7月7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大桥将于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运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6700米,其中沉管段长5664米,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1.5亿欧元咨询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标准沉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约4.4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12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TEG的执行总裁汉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材料三:

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施工建设历时7年多,是中国经济实力、科研水平和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

B.东、西人工岛跨度长达6.7公里,安装对接水下沉管的核心技术完全靠中国自主研发。

C.彭博新闻社不仅关注港珠澳大桥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对其成本回收及未来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政治和经济等角度,高度评价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巨大意义。

B.港珠澳大桥通车,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产业合作也将更加便利。

C.沿着港珠澳大桥去珠江东岸,乘客会先看到江海景色,然后才能体验海底行车。

D.各国媒体都关注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视其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高科技中心。

3.材料二、材料三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上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结构、形象的使用、体类的传统中,从它的价值、作用等各方面去品评和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情,说是昨天晚上秋风把我楼前树上的树叶吹得凋零了,今天我登上高楼远望天涯,却看不见我所怀念的人。但是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宝贵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物象引发感动又涵盖事象引起感动。

B. 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到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C. 读明月是明月,读清风是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的,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D. 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且重点论述后者。

B.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C. 文章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D. 文章段落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力。

B.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C. 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能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 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查看答案

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要求:每个原因都用四字词语概括。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