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指的是什么?曾子如何解释孔子所说的“道”?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孔子的“道”是怎么理解的。

答题中可参考以下各句中的部分内容: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②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③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第一问,“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指“仁(仁道)”。第二问,曾子将孔子所说的“道”,解释为“忠”和“恕”。第三问,示例:我认为孔子所说的“道”,是指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人着想,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行施加给别人,能在自己通达时也想着让别人通达,那就是一个“仁”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观点的评价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题干,找准观点所在位置,准确理解其含义,并结合题干所给观点结合自己思想进行评价,得出答案。 第一问,孔子所说的“道”,结合链接部分内容可见,强调“仁”,因此他的道是“仁”道。第二问,结合曾子所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曾子把孔子的道解释为“忠”“恕”。第三问可不必拘于曾子所言。只要有明确认识,能联系《论语》内容(可参照链接内容),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答题。

智者之举事必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旷.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外物则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晋文公欲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子带之难,出居于郑,君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天子之难,成教名,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骊土之翟,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佐齐桓公举事,齐之东鄙人有常苦者。管子死,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①旷:荒废,耽误。  ②小白:即齐桓公,公子纠同父异母弟弟。 ③子带之难:周襄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子带联合外族攻周,致使周襄王流亡郑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智者之举事必因时    因:凭借。     ②若是而犹不全也    全:完备。

③晋文公欲合诸侯    合:迎合。     ④君奚不纳之    奚:为何。

⑤吾其能乎    其:大概。             ⑥勤天子之难    勤:为……尽力。

⑦成教垂名    垂:留传。             ⑧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    致:表达。

A.①⑦   B.②⑧    C.③⑤    D.④⑥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用自己能做到的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

B.欲相与定齐国

三个人想要一起努力让齐国安定下来

C.天下未知君之义也

天下还没有认识到您的主张合乎道义

D.卒为齐国良工

管仲最终成为齐国历史上的贤良工匠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握有利时机,同时认识到自身不足并努力弥补。

B.管子考虑到民情对国事的影响,对谁将会担任齐君的预判不同于召忽。

C.咎犯预见到晋文公想要称霸,就劝他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去平定戎和翟。

D.管子辅佐齐桓公注重尽人事,他愿意倾听民生疾苦,有利于安邦治国。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

②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5)在首段提出“不旷人事”的观点之后,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

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吸收、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比如,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下雨时能够渗水、蓄水、净水,同时又可实现蓄积雨洪的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

(取材于孙浩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由于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

在日本,地震频发的神户市将逃生避险功能纳入街道和公园的工程建设,将水、电供应系统从大型中央化改为小型社区化,用以分散风险从而强化社区的工程韧性;还通过引入年轻人群、举行防灾演习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社会韧性。而位处中国西部干燥多风地区的银川市,则通过湖泊湿地保护、小微公园打造、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以及在城市周围大面积种植耐旱沙生植物用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大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生态韧性。

(取材于梁宏飞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发布了“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相关的数据。比如某公园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主办单位可向城市数据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整合公交地铁到站刷卡人数、公园电子门票刷卡人数、公园周边汽车停靠数量等大数据并进行云计算,然后在各大社交平台实时发布活动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人流动态轨迹和游客数量变化,为个人安全出行以及主办单位预判风险、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美国卡尔索普建模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城市足迹”数据分析软件为例,输入“预测洪水风险”并确定研究区域,数据平台会迅速显示该区域的土地使用现状、人口数量、就业和住房面积等信息。然后单击运行风险和韧性分析的图标,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该区域处于洪水风险的地块面积、住宅单元、易受灾人群及其就业岗位等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构建规划模型、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2016年联合国公布的《新城市议程》提出,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可以在韧性和永续的城市和人类社区定居、生产,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繁荣”。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高韧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活力。

(取材于周利敏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城市突发扰动因素的一项是

A.供电系统严重受损

B.持续暴雨市区内涝

C.网络故障通讯中断

D.建桥修路车辆绕行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韧性城市”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重大突发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因而有必要开展韧性城市研究。

B.有关韧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

C.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

D.提升城市吸水性和蓄积水再利用能力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

B.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

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

D.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流轨迹和人流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

B.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可为城市应对多种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C.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

D.韧性城市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也符合联合国发布的城市发展愿景。

(5)围绕“韧性城市建设”,以上三则材料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出发,各有什么侧重?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漏;消遣、闲聊和其他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

请以“孤独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吾从而师之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顺流而东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蚓无爪牙之利 D. 游于赤壁之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