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化妆 秦俑 上大学那会儿,女生都爱扎堆儿,你三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化妆

秦俑

上大学那会儿,女生都爱扎堆儿,你三个一群,我五个一伙,一块儿上食堂吃饭,一块儿到图书馆晚自习,甚至闹起别扭来,也是拉帮结派的。

315是新组合的宿舍,一共六位姐妹。新学期刚开始,就明显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五个人,吴莎莎、谭芳、曾丽、刘思琦,还有我;另一派,就只有陆小璐一个人了。

其实陆小璐长得很漂亮,她站到人堆里头,一眼看去,很容易就能找出来。用时新的说法,陆小璐有着一张“明星脸”。这也就算了,偏偏她还特别臭美,每天都化妆,一大早就起来试穿衣服,弄得自己跟赶演出似的,衬得宿舍里其他姐妹都像“灰姑娘”一样。加上陆小璐很少主动与人说话,一到周末总有人开车来接,慢慢地,与大家便有了距离。

可是有一段,陆小璐突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虽然天天还是一大早就起来化妆,试穿漂亮衣服,但她的精神明显没有过去好。睡在下铺的吴莎莎告诉我们,她经常半夜还听到陆小璐在上铺翻来覆去的。

我们都想,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吧。果然,从周一开始,陆小璐就没有回宿舍。刚开始几天,谭芳和曾丽还说些不着边际的风凉话,可时间一长,我们都开始担心起来。刘思琦是寝室长,想给陆小璐打手机,一问,才发现我们五个人都没有记她号码。第二天,有人开车过来拿陆小璐的铺盖衣物,大家都担心地问怎么回事。来人说,小璐特意叮嘱我转告大家,她要请假半年。

请假半年?我们都挺疑惑的,但这种事也不好细问。还是曾丽机灵,周一的时候,她去问辅导员。辅导员说,你们不知道吗?陆小璐请假做手术啊。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虽然大家都不喜欢陆小璐,可她也不是什么坏人啊。刘思琦几个便四处打探她的消息,原来事情比大家想象的还要糟糕:陆小璐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一直不敢做手术,最近检查,发现不能再拖了。按照医生的建议,她将要接受四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风险。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宿舍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续几个晚上,都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还是刘思琦拿的主意,大家一块儿去医院看望陆小璐。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们的心都慌慌的。在白色的病房里,我们见到了陆小,她正认真地对着一面镜子描眼线,打腮红,涂唇彩。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临危病人的迹象。忙完了,她返过头来,一眼就看到了我们几个,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接着她连忙将头背过去,说,你们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过了一会儿,又缓缓地回过头来,说,其实很久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了,没什么啦,瞒大家那么紧,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

姐妹几个都不知说什么好。陆小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有说有笑地告诉我们,下午是第一次手术,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上午都在给自己化妆,我参加过别人的追悼会,殡仪馆的人化妆很差劲的,我可不想死那么难看……

等了好几个小时,我们的脑袋里都是一片空白,甚至连互相对视的勇气都没有了。终于,陆小璐被人从手术室推了出来。手术很顺利,她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仿佛睡熟了一般。一圈人将她送回病房,315的几位姐妹一块儿回家,一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地去过医院几回,也陆陆续续地听到她手术成功的好消息。大家都为她感到开心,这个陆小璐啊,真不是一般人,每次上手术台前,她都要给自己化妆,每次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就好像她要去的地方不是手术室,而是准备去赴一场晚宴。

但最后还是没能如愿。第四次手术前几天,陆小璐突发高烧,接着昏迷了几天,就再没有醒来。事情来得太突然,当我们接到通知赶到殡仪馆时,一个肥胖的女人正在给陆小璐化妆。

我们看着安安静静地躺着的陆小璐,她瘦了,脸上的颧骨明显地突了出来。那个胖女人正在给陆小璐描眉毛,她看起来一点也不用心,将一条眉毛画得弯弯曲曲的。我们都无声地哭了,平时最讨厌看陆小璐化妆的吴莎莎,突然很激动地冲上去,一把就夺过了那个胖女人手中的眉笔。胖女人露出一脸的不解。吴莎莎大声叫道,你怎么可以把她的眉毛画得这么难看!

胖女人很诚恳地说,不要难过,人死不能复生。吴莎莎哭着将眉笔丢到地上,说,她很漂亮的,求求你,你不可以把她的妆化得这么难看的!……

第二天是追悼会。陆小璐的亲属怕我们再次“激动”,就没让我们参加。那天是星期六,天阴沉沉的,我们315的五个姐妹静静地守在宿舍里,不知是谁先开始的,我们都含着泪、对着镜子开始化妆。我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一个叫做陆小璐的美丽女孩儿送行。

1.作品以《化妆》为题,在作品中又反复的提到化妆有何用意?

2.有人评论这篇小说时曾这样说过“这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线索安排上,可以说是巧妙的,与鲁迅的小说《药》一样,明暗交替,推动情节的发展”你觉得本文明暗两条线索各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结合原文分析一下作者塑造的陆小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4.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1.(1)构成小说的线索,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2)推动情节的发展:“化妆”引发了小璐被室友误解等情节。 (3)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了小璐坚强、乐观的性格特点。(4)揭示主题。彰显出人性的美好。 2.(1)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以从“我”和室友的角度去感悟陆小璐的“化妆故事”;暗线是陆小璐本身因患心脏病而化妆的“悲剧故事”。(2)好处: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就容易形成“悬念”,使故事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3.陆小璐是一个能愿意牺牲自己而为大家着想的具有传统美德的女大学生形象。她坚强而有爱心(善良),因而她故意用不合群的方式来不让大家为她担心;她爱美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在有着巨大风险的手术前更精心地化妆,表现了她以一种用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人性本能力量来抗击生活挫折和灾难。 4.①每个人不会永远处于顺境中,都有可能像陆小璐一样遇到生活中的不幸;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像陆小璐一样,坚强、乐观地运用人性爱美、爱生活的本性去与生活中的挫折、灾难搏斗。②小说中从“美的毁灭”中展现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永远是我们乐观向上,顽强生活的动力。(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的本义和象征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第三,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是否是抒情载体;第四,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考虑标题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解答本题时可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思考。 从情节方面来看,“化妆”是导致陆小璐成为“另一派,就只有陆小璐一个人了”的原因,也是后文我们发现她化妆是为了追求美好生命后受到震动的原因,推动了情节发展,同时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从人物形象方面来看,她化妆不单纯是为了爱美,而是为了认真对待自己活着的每一天,塑造出她坚强乐观的性格。从与主旨的关系来看,通过“陆小璐化妆”这件事,表现了她不想让人担心的善良,结尾“我们都含着泪、对着镜子开始化妆”,表现了我们她对她理解,这些情节彰显了人性的美好,也揭示了文章主题。 2.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线索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梳理情节,从不同角度寻找出明暗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1)作者有意、无意地设置了两条故事情节线索,一条是从“我”的眼睛和心灵去感悟陆小璐的“化妆故事”,而另一条则是陆小璐本身因先天性心脏病来带来的“悲剧美的故事”。还因为这个“第一人称”“我”的叙述,第一条情节线索的故事是明写的,第二条情节线索是暗写的。因此,明线是我们对陆小璐的认识过程,暗线是陆小璐独自对抗病魔的过程。 (2)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的故事一碰撞在一起,就很容易形成小小说文体很有特别要求的“故事悬念”,而一旦解开故事悬念,读者竟会发现:明线与暗线的各自故事主人公纯粹是误会了,误会或谜底一解开,作品里意外结局就形成了。通过“我们”的角度写,从不能理解陆小璐化妆到最后发现真相,能够营造悬念,让情节波澜起伏,具有可读性。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其实陆小璐长得很漂亮”“偏偏她还特别臭美,每天都化妆,一大早就起来试穿衣服,弄得自己跟赶演出似的,衬得宿舍里其他姐妹都像‘灰姑娘’一样。加上陆小璐很少主动与人说话,一到周末总有人开车来接,慢慢地,与大家便有了距离”可见她很美丽。“来人说,小璐特意叮嘱我转告大家,她要请假半年”“没什么啦,瞒大家那么紧,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可见她并非对舍友冷漠,而是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故意与大家拉开距离。“她正认真地对着一面镜子描眼线,打腮红,涂唇彩。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临危病人的迹象”“有说有笑地告诉我们,下午是第一次手术,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上午都在给自己化妆,我参加过别人的追悼会,殡仪馆的人化妆很差劲的,我可不想死那么难看”“每次上手术台前,她都要给自己化妆,每次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就好像她要去的地方不是手术室,而是准备去赴一场晚宴”可见,她化妆是为了让自己充满精神活力,不愿意像病人那样憔悴不堪,从爱美中可看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4.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 女主人公陆小璐虽然面临巨大的磨难,却仍旧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乐观开朗,如第一次手术之前,“陆小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有说有笑地告诉我们,下午是第一次手术,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上午都在给自己化妆,我参加过别人的追悼会,殡仪馆的人化妆很差劲的,我可不想死那么难看……”这能启示我们要乐观面对困难;根据文本“一眼就看到了我们几个,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接着她连忙将头背过去,说,你们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过了一会儿,又缓缓地回过头来,说,其实很久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了,没什么啦,瞒大家那么紧,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从我们对她的误解到最后明白她的心情中,可启示我们应该多用善意来看待他人的举动,根据自己的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购物狂欢”度量治理格局

盛玉雷

①“双11"来临之际,消费者、商家、快递公司、相关行政部门已经热起身来,积极准备。历经数年发展演变,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

②从“促销日”到“狂欢节”,从一家独唱到百花齐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的滚雪球效应愈加显著。背后的社会心态,也历经了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双11”概念初创之时,参与促销的商户仅有20多家,但活动所迸发的火花,却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就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懂得,线上购物节不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样简单,而是一项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的治理课题。以“双11”为时间节点,梳理这些年来电商等行业的成绩与问题,能够清晰感受到社会治理层面发生的变迁。

③当“双11”成为现象级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成为一次综合大考。这场考试考核电商平台的经营水平,考验物流企业的承载能力,考评政府部门的管理绩效,也考查参与者的社会诚信。如今,快递瘫痪等情形也会发生,但应对已不像当初那般无力:物流业装上“预警雷达”,可巧借大数据手段排兵布阵;多部门主动作为,对消费陷阱强化监管……过去8年的“双11”,仅“天猫”平台交易额就实现了从5000万元到1200多亿元的跃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成长的社会共治力量。

④如果说“双11”发展至今形成的可观影响,有赖于对问题和挑战的及时破解,那么在新时代赢得消费市场,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携手加强治理,积极主动谋划。从一定意义上讲,“双11”映照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康度”,也度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⑤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度过了廉价促销的早期发展阶段,今天的消费领域,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双11"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可能性。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激活“双11”的发展潜能,就能架起一座沟通生产与消费的稳固桥梁,共同做大市场、完善服务。

⑥其实,“双11”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以“双11"为契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就能激发更多增长活力,凝聚更多发展动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双1l”来临之际,消费者、商家、快递公司、相关行政部门积极准备,“购物狂欢”有条不紊、社会从容自信的局面已经形成。

B. “双11”初创就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却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反映了社会心态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

C. 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激活了“双11”的发展潜能,使其度过了廉价促销的发展阶段,进入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阶段。

D. “双11"成为现象级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考验着社会治理水平,成为对经营水平、承载能力、管理绩效、社会诚信的综合大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社会治理角度分析“双11”的发展演变,点明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意义。

B. 第④段强调新时代要赢得消费市场,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主动谋划,携手加强社会治理,把论述引向深入。

C. 文章引用十九大报告,是为了从理论上证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目的是沟通生产与消费,做大市场、完善服务。

D. 文章列举“天猫”平台交易额的增长数据,证明了不断成长的社会共治力量对“双11”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快递瘫痪等情形在现在的“双11”期间也会发生,但社会各方面应对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已经有所提升。

B. 只有社会心态转为挑剔和平静,才能产生“双11”从“促销日”到“狂欢节”、从一家独唱到百花齐放的滚雪球效应。

C. 提高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康度”以及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能够使 “双11”更加有条不紊。

D. “双11”表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激发更多增长活力,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通过描写景物、节令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林 逋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色酒舍归。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却忆清溪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注〕谢太傅,东晋时隐居刻溪的谢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秋天湖水水位回落时节蟹大膏肥,巧妙交代了拜访黄公酒舍的原因。

B.第二句“归”字前承“过”字,后启颔、颈两联对归舟所见湖西黄昏美景的描写。

C.第三句写鱼儿察觉行船沉入水草,表达对鱼儿拒人千里之外行为的憎恶之情。

D.第七、八句用典,通过自己当年不解东晋谢安隐居来表现而今隐居山水之乐。

2.诗歌第四句“犬闻人语出柴扉”看似平淡,实则有趣味,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邀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之                      易:轻视

D.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2)众相顾,迄无应者。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查看答案

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B.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晦:农历每月第一天。

C.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小说集《故事新编》《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D.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期、功,古代丧服名称,这里指穿这种丧服的亲族。期服服丧一年;功服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期服和功服的都是同族中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