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

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

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

(摘编自《艺术科技》2016年10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B.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

C.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D.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去,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雅士笔下的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C.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可以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我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

B.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

C.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D.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

 

1.C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理解有误,扩大范围,表述绝对,原文第三段是“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文中只是说“少”“不少人”。“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与文本表述也不一致,原文是说“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居多”(横向看占比重大)变成“越来越多”(纵向看逐渐增多)。 故选C。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概括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概括整合时一定要精准贴切。 D项,“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条件缺失,文未强调避除匠气“还需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 故选D。 3.本题考查提取筛选信息并整合归纳要点的能力。要解答这类题,考生应该全面阅读文本,然后聚焦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常见问题有时态有误、表述绝对、偷换概念、遗漏信息、逻辑错误、无中生有等等。 C项,“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因果逻辑关系颠倒,原文中是“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2019年8月27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 8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他们是:我国氢弹等核武器研究的专家、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中纪兰,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孙家栋解放战争、剿匪作战、抗美援朝、边境防卫的老革命英雄李延年,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淡泊名利的时代楷模张富清,中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代表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在“向‘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学习”的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②给其中某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流程图所提供的信息,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张生:你好,我正在罗马旅行,我的护照丢失了,我应该如何补办护照呢?

使馆客服:你好,_____?不同的情况补办方式不一样的。

张生:噢,我是自由行旅客。我应该怎么办呢?

使馆客服:______

张生:我已经在当警察局报了警了,我现在要做什么?

使馆客服:_____

张生:好的,谢谢!

 

查看答案

下面材料是台湾知名企业家、诚品书店的创办人吴清友回答《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一段话,请根据回答内容,推断并写出记者的问题。

记者:                                                      ?

吴清友:弘一大师有一位学生叫丰子恺,丰子恺形容说弘一大师把人的生活分为三层。第一层住的人就是物质生活,名牌、精品、豪宅、飞机、珠宝等;住在第二层的人,物质生活是生存的基础必要,但是他不会太迷恋,他要有精神生活。像我这种人可能是住在一楼半的,所以做一点所谓文化、艺术等等,就是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弘一大师脚力很强,他是要住三楼的,三楼就是神性的心灵生活。所以我才说,我也只不过是心灵生活的逃兵。我好像顶多只能住二楼,最多窥望一下三楼,我能上去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其重要性在于知识与智慧的_____________,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能得以超世代累积、增长、传承的最重要方式。

虽然读书也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我们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中国文化史上_______________的“汉书下酒”,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宋代苏舜钦住在他岳父家中,每晚要饮一斗酒。岳父很奇怪,前去查探。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良传》。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就满饮一大杯。他岳父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可见其乐在书而不在酒也。

读书也是一种练功,是一个收心去杂念的过程。要读书,就要凝神静虑,致心一处。有些人光读些“大全”“技巧”之类的实用书籍,这是生存的需要,本来是_____________的,但在一个注重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只读那些能赚钱的书,毕竟是浅薄的。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对人类的生命处境加以关怀和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好的传记作品能对年轻人起到立志的作用。出版界不仅仅要把中外经典图书印出来给大家阅读,还要把那些激发今人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典型人物介绍出来,优秀传记作品的影响力,是_____________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能得以超世代增长、累积、传承的最重要方式。

B.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能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

C.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能得以超世代增长、累积、传承的最重要方式。

D.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能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

2.依次填入文中横在线的熟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系相承    津津乐道    无可非议    不可捉摸

B.薪火相传    津津乐道    无可厚非    难以估量

C.一系相承    乐此不疲    无可厚非    难以估量

D.薪火相传    乐此不疲    无可非议    不可捉摸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书一部不为多,只要有乐趣,越多越好。

B.精湛的书籍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C.好文章能引起人们的乐趣,读得越多乐趣越多。

D.能引起人们乐趣的好文章越多越好。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问的形式说明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都会有疑惑,从而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性。

(2)郦道元《三峡》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第三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恻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