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念想儿”,是指带有感情色彩的纪念物。曾经的一颗棒棒糖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念想儿”,是指带有感情色彩的纪念物。曾经的一颗棒棒糖是一种念想儿, 回味的是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一张毕业照是一 种念想儿,凝聚了美好的友谊和记忆;一枚奖牌是一种念想儿, 见证了追求中的拼搏与汗水……念想儿,承载着一段回忆, 一段深情。

请以“念想儿”为题,写-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 写出真情实感,叙事符合逻辑,叙述波澜起伏;有细节,有描写; 不少于 800 字。

 

念想儿 想念像是一杯苦茶,带着记忆的苦涩,却又飘着思念的醇香,让人像是醉在水墨画。——题记 我的念想儿是老屋。 从我记事起,我就和爷爷奶奶住在老家的大房子里,因为妈妈是为教师,工作太忙,没空带我。所以,我幼时的记忆就像一道填空题,爷爷、奶奶、老屋是三个正确答案,把记忆塞得满满当当。 记忆中的老屋不老,只是它太大了,就像长了好多年似的,幼时的我总是这样想。爷爷奶奶总嫌它太大,进进出出都好麻烦,但我却顶喜欢,因为有了足够大的空间供我玩要。现在还记得,幼时的自己浑身都消耗不尽的力气,从东跑到西,从前跑到后,就连喝口水都要跑个马拉松。奶奶总说我没事瞎忙活,我小嘴一噘,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来回奔忙,挥洒汗水,乐此不疲。 记忆中的老屋有许多乐趣。竖起的一个铁架子,我央求着爷爷给我改装成了秋千,之后在那上面荡啊荡,爷爷奶奶从此都不敢对我放下半颗心,生怕哪天一个不留神摔个嘴啃泥。 家里给小狗搭的狗棚,我不知在那儿玩过多少次,只记得小狗不止一次抗议我非法入侵狗宅。爷爷侍弄的一方小花坛,年年落红满地,岁岁凌乱不堪,罪魁祸首谁都知道,特別是老屋一定心知肚明,可我却从未挨过罚,不知道是不是老屋帮我隐瞒了事实真相。还有庭院一角的那棵歪脖李树,到了秋天,被满树的果实压得更弯了,正好到了我力所能及的高度,于是一个个鲜黄鲜黄的李子就全都到我贪吃的嘴巴里啦!我也想分给老屋一点点,可是我又怎么能找到它的大嘴吧? 时间就像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就连冬天的严寒也无法冰冻住它的脚步。妈妈把我接到了她 的身边,爷爷奶奶又在老屋住了一年,便也来照顾我,老屋先是失去了伙伴,之后便彻底冰冻在那里。 我又回到老屋,它显得老了,失去了往日的生气,大门上挂着一把沉重的大锁,一把锁住了往日的欢笑,我走进它的怀抱,就像感觉单调的色彩在被一点点抹去,渐渐调制得五彩斑斓。 歪脖李树开始摇动,像是在欢迎我。我站在院子中央,看着夕阳一点一点隐没在那颗树下,天空吞噬掉了最后一抹晚霞,琥珀色的暮霭开始从东方蔓延,我像掉进了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老屋,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那是一段无法再回去的过往。人得有个念想儿,念想儿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读,仔细审读作文材料;第二步,抓,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材料的意图,猜测出题者的倾向性;第三步,联,联想两个材料之间的关联性,联想与材料有关的作文素材;第四步,悟,悟出生活哲理,拔高作文立意。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并且提示语能够引导我们从多方面思考选材。这个题目在命题上不落窠臼,在思维形式上注重开放,在内容上贴近生活,我们可以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材料里有几个提示点“‘念想儿’,是指带有感情色彩的纪念物”“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承载着一段回忆,一份深情”,可知写作对象应是承载我们情感的某件事物。可以以第一人称来写我的念想儿,也可使用其他人称,写别人的念想儿。不要忽略细节描写,要以情感人。 参考立意: 1、念想儿是老家的那棵樱桃树,承载着儿时美好的记忆,家,永远是我们的念想儿。 2、念想儿是妈妈口里的那双千层底布鞋,让我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念想儿是我珍藏的一把伞,那是陌生人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 可用素材: 1、我家那古旧的书柜伞中,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印着紫罗兰花的蓝雨伞。有不少人问过 我,那不过是一把普普通通的伞,为什么珍藏了五年?我总是笑而不语。又到了细雨蒙蒙的春天,大街小巷中又开满了各色各样的“伞花”。 2、我在门卫室等候着,没多久,奶奶便急匆匆地赶到了,那个苍老的身影一一无情的雨滴打湿了她花白的头发,大雨挡不住她向我投来的担心的目光,袖管上、裤角管上都湿透了,简直能拧出一大把的水!我呆呆地看着奶奶,她先是心疼地埋怨了几句接着便把厚实的 外套塞在了我手里,急促地说:“我还要赶回家给你们烧晚饭呢,早点回来!"继而转身回去。 3、是两年前的事了。那只笔袋,我不曾忘记过,一直将它收好,现在,又将它搬进了新家。很高兴记忆中有那么一只笔袋,一直在我脑海中,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助我想起那句:相信你。 4、似乎过了很久。她从口袋里掏出块苏打饼干,递给我,我接过:没有夹心和奶油,只是一块不起眼的苏打饼干。平时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但是我却很快的把它塞到嘴里,用力吞了下去,我害怕饼干会同她一起消失。饼干很难咽,干涩干涩的,但我却觉得很开心,似乎 饼干中夹杂了的难得可贵的友谊也被我一并吞了下去,不会消失。 可用结构: 一、人生波澜起伏,总会留下些难忘的回忆,留下些念想儿。我的念想儿是一辆老旧的自行车。 二、七八岁上,我住在外婆家,别的小朋友都会骑自行车了,我却一直不会。外公就推出家里的一辆老旧的自行车,教我骑车。外公无比耐心的教我,累得满头大汗。 三、自行车还没学会,我就摔断了腿。外公受到家人的一致埋怨,为我受了不少委屈。他耐心的照顾我,三个月后我恢复了健康,外公不顾家人反对,仍然教会我骑自行车。 四、学会了骑自行车,外公带我去郊游,那一天我无比高兴。 五、外公去世,这辆自信车成了我永远的念想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例仿写,要求字数、内部结构一样。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仿句:如果把人生比作_________ ,那么_____ 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杜甫是一位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真正踏上政治舞台的日子________。但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杜甫都始终保持着渴望君臣遇合的君子理想。在杜诗中出现最多的古人形象是诸葛亮,在《蜀相》《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八阵图》《古柏行》等诗作中出现了30多次,并且很多诗都是单独为他写的。诸葛亮以智慧著称于世,(    ),对他的反复吟咏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窃比稷契的君子理想,既是托古抒怀,也是自我激励。 杜甫有仁者情怀,使杜甫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杜甫客居夔州时,曾写下《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甚至注意到,那无助的老妇人来打枣时,其实是充满无奈、惭愧和恐惧的。正是这种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的细腻与体贴,使杜甫的诗歌总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________。新婚即别的夫妇,老无所依的征夫,颠沛流离的百姓,________的亲人,面对普通人的命运,杜甫的君子之心是那么柔软;而对那些泡着温泉品着驼羹的权贵,杜甫的君子之心则是无比的激愤:“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君子之心不是小人儒的为己,不是乡愿儒的附势,而是君子儒的大庇天下苍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可胜数    将心比心    息息相关    杳无音信

B. 不可胜数    设身处地    利害相关    遥遥无期

C. 屈指可数    将心比心    息息相关    杳无音信

D. 屈指可数    设身处地    利害相关    遥遥无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B. 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C. 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D. 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3.下列在文章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但杜甫所称道的却不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而是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

B. 杜甫所称道的除了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还包括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

C. 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没有在文中多次出现,他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为杜甫所认同

D. 但杜甫所称道的只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而非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里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从“仁” 的角度认为不应该挑起与秦国之间的战争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认为攻打秦国是不理智的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从“武”的角度剖析与秦战争利弊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的预言(选择复句):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 夫晋,何厌之有——     “夫晋,何厌之有”意思是晋国是多么的讨厌啊。

C. 君之所知也——所知”指的是,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晚上修筑防御工事,只答应秦国占据焦、瑕两地。

D. 焉用亡郑以陪邻—_陪邻”的意思是来给邻邦(指晋国)增加土地。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B.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C.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D.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晋围郑的原因,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B. 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正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C.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D. 本文出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外,首尾几个段落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