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2)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收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側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3)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礼记》说:“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礼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4)《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傀言”,长者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礼记》还说,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问焉,终则对”,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
(5)《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内涵最大的概念,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体系相当庞大,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读过《礼记》,就不会再有疑虑。若逐篇细读,如网在纲,有条不紊,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礼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记》是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仪礼》和《周礼》。
B.《礼记》是一部阐发礼义的文集,总共有四十九篇,并非一人创作,而是孔门七十子后学的集体创作。
C.《礼记》全书都采用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相对浅近。
D.《礼记》一书思想内容隽永,说理宏通但不都是抽象枯燥空洞的议论,其中亦不乏具体的细节描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述《礼记》内容时,多次运用举例论证,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礼记》谈及的在“礼仪规范”“访客”“与尊长相处”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B.本文先总说“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后分述《礼记》的内容,最后总结“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内涵最大的概念。
C.文章第五段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告诉人们《礼记》中的许多格言是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可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D.本文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大量引用《礼记》中的句子,然后加以阐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礼记》的内容,让人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对人们的手、足、目、口、头、声等各方面的仪容仪态都有详细的要求,要求人们做到言行举止端庄文明。
B.《礼记》里要求拜访客人要有礼貌,不能贸然进屋。更不能偷听别人的谈话,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否则就是不道德的。
C.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读《礼记》仍可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
D.《礼记》鼓励人们发言要有主见,“毋剿说,毋雷同”,意即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观点不能与人雷同,提倡独立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清玄在《清凉菩提》中写道:“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
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雨巷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光临贵校网站,得知招聘教师的消息,很希望能到贵校高攀。本人毕业于天一大学化学专业,是一名有四年工作经验的高中化学教师。现附上我的简历,请您指教。如有意向,马上与我商量。不胜感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B.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C.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D.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既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草招手迎接诗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写旧地重游,自然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