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

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橘子洲        洞庭湖        易水河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易水河边豪侠刺客高唱壮士悲歌 【解析】试题题干要求“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这是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把握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作为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讲究平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先看例句,“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康河桥边”是地点,可以与“橘子洲头”相对;“多情游子”是偏正结构,可以与“热血青年”相对;“作别”是动词,可以对应“指点”;“西天云彩”是偏正结构,可以与“苍茫江山”相对。再看所给的名词,“橘子洲”可以联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塑造了一帮热血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形象;“洞庭湖”可以联系《岳阳楼记》,这篇文中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官员形象;“易水河”可以联系《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豪侠之士高唱壮士悲歌的形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广阔的宇宙,诗人发出慨叹,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⑵《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望①

赵 嘏

云物②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③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④。

[注] ①此诗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②云物:云雾。③“鲈鱼正美”:《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④“南冠”“楚囚”:出自《左传》,为囚徒的代称。“南冠”即楚冠。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失败,楚人锺仪被俘,但他依然戴着南冠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凄清”二字,既指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

C.尾联既用西晋张翰和春秋锺仪的典故委婉抒写胸怀,又用“不归”“空”直抒胸臆。

D.颈联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2.颔联和颈联用了哪些意象?诗人借用这些意象寄托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之,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 • 董文炳传》)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敢隐实者诛,其家                籍:抄没

B.乃以田庐若干亩计与贷家             直:通“值”,价钱

C.吏亦不之                          惮:考虑

D.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或:有人

2.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董文炳爱民举动的一组是: (    )

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②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③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④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⑤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⑥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董文炳为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C.董文炳冒着死罪,采用并居老百姓的办法减少户数,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D.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4.翻译下列句子。

(1)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2)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将军战河北 D.约为婚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