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6月12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某班主任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总行程1800多千米。尽管该老师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骑行路线、学生体能测试、签订免责协议、购买安全保险等,但出发前,还是遇到很多压力。
有同事认为很佩服他的精神,“但万一路上出点事儿呢?”校长同样忧心忡忡:“学校很包容开放,骑行能磨炼意志、但不主张所有教师效仿。”有孩子爷爷死活不答应,还气得住了院;有的家长甚至开车跟行了几公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子曰:“__________,朋友信之,__________。”(《论语》)
(5)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白马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
(2)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1.“过犹不及”在第二则材料中分别指子路“__________”、冉有“__________”。
2.联系两则材料,分析概括其中所蕴涵的孔子的主要思想。
阅读下面的汉乐府民歌,回答题目。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祖择之书
(北宋)欧阳修
修启:
秀才人至,蒙示书一通,并诗、赋、杂文两策,谕之曰:“一览以为如何?”某既陋,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①又其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于人。亦尝有人问者,以不足问之愚,而未尝答人之问。足下卒然及之,是以愧惧不知所言。虽然,不远数百里走使者以及门,意厚礼勤,何敢不报。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迁。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②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返。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于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禄利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由此也。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于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学不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病也。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致。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
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
(注)祖择之,名无择,今河南上蔡人。为袁州知州时,首建学官,置生徒教育,由此知名当世。《宋史》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示书一通 通:封。一通即“一封”。
B.足下卒然及之 卒:通“猝”,突然。
C.能自守然后果于用 果:果真。
D.此其病也 病:缺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 但以刘日薄西山
B.三代之衰,学校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学不师则守不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足下患世未有合者 能克终者盖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从自身学问、出身两个角度出发,说自己一般不评判他人的诗文,但祖择之不远千里,亲自登门拜访,作者感于他的真诚,写了这封回信。
B.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对比,指出两汉以后从师风尚败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为祖择之解释了“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肯定了祖择之的诗文立意甚高,追及古人的成就,但也坦率地指出其缺点:见解还不够纯粹,议论还不够精辟。可见作者为人诚恳坦率。
D.文章第三段作者既中肯评价了祖择之诗文的优缺点,同时也指明了方法:研究经书,获得真谛;坚定心意,追求学问的纯粹;充实心灵,成就文章的绚烂。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其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于人。
(2)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烧炭人
(西班牙)巴罗哈
喀拉斯醒过来,就走出了小屋子。顺着紧靠崖边的弯弯曲曲的小路,跑下树林中间的空地去。他要在那里作炭窑的准备。
夜色退去了。苍白的明亮,渐渐的出现在东方的空中。太阳的最初的光线,突然从云间射了出来,像泛在微暗的海中的金丝一样。
山谷上面,仿佛盖着翻风的尸布似的,弥漫着很深的浓雾。
喀拉斯就开手来作工。首先,是拣起那散在地上的锯得正合用的粗树段,圆圆的堆起来,中间留下一个空洞。便将较细的堆在那上面,再上面又放上更细的枝条去。于是一面打着口哨,吹出总是不唱完的曲子的头几句来,一面做工,毫不觉得那充满林中的寂寥和沉默。这之间,太阳已经上升,雾气也消下去了。
在正对面,一个小小的部落,就像沉在哀愁里面似的,悄然的出现在它所属的田地的中央,那前面,是早已发黄了的小麦田,小海一般的起伏着。山顶上面是有刺的金雀枝在山石之间发着芽,恰如登山的家畜。再望过去,就看见群山的折叠,恰如凝固了的海里的波涛,有几个简直好像是波头的泡沫,就这样的变了青石了。但别的许多山,却又像海底的波浪一般,圆圆的,又蓝,又暗。
喀拉斯不停的做着工,唱着曲子。这是他的生活。堆好树段,立刻盖上郎机草和泥,于是点火。这是他的生活。他不知道别样的生活。
做烧炭人已经多了。自己虽然没有知道得确切,他已经二十岁了。
站在山顶上的铁十字架的影子,一落到他在做工的地方,喀拉斯就放下工作,走到一所小屋去。那处所,是头领的老婆在给烧炭人们吃饭的。
这一天,喀拉斯也像往常一样,顺着小路,走下那小屋所在的洼地里去了。那是有一个门和两个小窗的粗陋的石造的小屋。
“早安。”他一进门,就说。
“啊,喀拉斯么?”里面有人答应了。
他坐在一张桌子旁,等着。一个女人到他面前放下一张盘,将刚刚离火的锅子里的东西,舀在盘里。烧炭人一声不响的就吃起来了。还将玉蜀黍面包的小片,时时抛给那在他脚边擦着鼻子的狗吃。
小屋的主妇看了他一眼,于是对他说道:“喀拉斯,你知道大家昨天在村子里谈讲的话么?”
“唔?”
“你的表妹,许给了你的毕扇多,住在市上的那姑娘,听说是就要出嫁了哩。”
喀拉斯漠不关心模样,抬起了眼睛,但就又自吃他的东西了。
“可是我还听到了还要坏的事情哩。”一个烧炭人插嘴说。
“什么呀?”
“听说是安敦的儿子和你,都该去当兵了哩。”
喀拉斯不答话。那扫兴的脸却很黯淡了。他离开桌子,在洋铁的提桶里,满装了一桶烧红的火炭,回到自己做工的地方。将红炭抛进窑顶的洞里去。待到看见了慢慢地出来的烟的螺旋线,便去坐在峭壁紧边的地面上。就是许给自己的女人去嫁了人,他并不觉得悲哀,也不觉得气愤,毫不觉得的。这样的事情,他就是随随便便。使他焦躁,使他的心里充满了阴郁的愤怒的,是那些住在平地上的人们,偏要从山里拉了他出去的这种思想。他并不知道平地的人们,然而憎恶他们了。他自问道:“为什么硬要拖我出去呢?他们并不保护我,为什么倒要我出去保护他们呢?”
于是就气闷,恼怒起来,将峭壁紧边的大石踢到下面去。他凝视着那石头落在空中,有时跳起,有时滚落,靠根压断了小树,终于落在绝壁的底里,不见了。
火焰一冲破那用泥和草做成的炭窑的硬壳,喀拉斯就用泥塞住了给火冲开的口子。
就是这模样,经过着始终一样的单调的时间。夜近来了。太阳慢慢的落向通红的云间,晚风开始使树梢摇动。
小屋子里,响亮着赶羊回来的牧人们的带着冷嘲的叫嚣,听去也像是拉长的狂笑。树叶和风的谈天开始了。细细的流水在山石间奔波,仿佛是无人的寺里的风琴似的,紧逼了山的沉默。
白天全去了,从山谷里,升起一团影子来。乌黑的浓烟从炭窑里逃走了。还时时夹着火花的团块。
喀拉斯凝视着展开在他的前面的深渊。而且阴郁地,一声不响地,对着于他有着权力的未知的敌,伸出了拳头;为要表示那憎恶,就一块一块的向着平野,踢下峭壁边的很大的石块去。
(选自《鲁迅译文全集》)
1.请概括喀拉斯的形象。
2.文中多处描写太阳,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景物描写的特色。
4.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探究本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