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时间银行作为社区层面的一种应对策略而由卡恩提出。他认为,为了推进社区自助系统建设,以在闲置的人力资源和未满足的需求之间寻求连接,有必要在市场通行的金钱货币之外寻找另一种货币来记录、回报人们所做出的贡献,这种货币就是时间货币。时间货币可以防止在无节制地追求金钱利润时的社会负外部性,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与包容的经济秩序。负责时间货币的存储和兑付的即为时间银行。卡恩的概念很简单:对别人一小时的善举可以赚取一个单位的时间货币,从而换来别人对自己一个小时的帮助。

时间银行的概念在中国发生了变异。首先,时间银行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了起来,作为志愿服务的新模式出现。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的时间以“时间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存储进时间银行,以便获取将来某种可预期的回报。更进一步地,时间银行与老年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工作人员将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的志愿服务记录后储入档案,志愿者将来可以享受同样时长的志愿服务。这样,时间银行从对高失业率的回应演变为对老龄化的应对,这是本土化的结果,更是寻求养老模式创新的结果。

虽是创新,但时间币是信用产品这一属性不曾改变,它不同于商品的买卖。商品买卖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在信用产品交易中,享用服务的人并没有同时付出服务或产品,其是否偿还、何时偿还、如何偿还本身就包含信用风险。时间银行与老年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后,时间币更类似于一种延期支付的事先难以确定的信用支票。“低龄老人”在成为“高龄老人”时,能否兑付多年前自己付出的服务时间储蓄,享用到同等时间的服务,是需要担保的,没有任何担保极可能导致信用危机。另外,时间币虽是延期支付,但并不产生利息。时间银行的假设正是“时间是等价的”,这一点明显不同于“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在中国老年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实践中,服务时间借给和偿还的对象并不是同一主体,虽然这期间并不产生利息,但会产生社会效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失能老人快速增多,发展和创新时间银行,使之成为一项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本土化志愿服务体系,无疑将有利于我国老年人服务和照料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化。

(节选自《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银行的最初提出是为了应对因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而带来的高失业率的问题。

B.社会负外部性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对金钱利润的无节制追求,它有损社会的公平性。

C.将此时服务时间存储下来,以备将来获取回报,是时间银行在我国的本土化创新。

D.时间币兑付风险产生因素主要是其异时性。而商品交易因是同时性的,风险较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让时间银行成为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本土化志愿服务体系为立论目的。

B.文章从缘起、创新到风险对时间银行进行逐层论述,最后强调了它在我国的意义。

C.文章在论述时,有意识地注意了各语段之间的首尾衔接,过渡自然,而逻辑谨严。

D.文章将时间币交易与商品买卖、时间币与货币作比较,两个比较的目的是一样的。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卡恩寻找与金钱货币不同的货币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记录、回报人们对社会的贡献。

B.要使时间银行能更好地得以推广,重要一点就是必须慢慢改变人们金钱至上的观念。

C.时间银行概念虽从国外引入,但精神内核与墨家“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是一致的。

D.时间银行与志愿服务的结合给传统志愿活动造成冲击,但有助建立诚信互惠的社会。

 

1.A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时间货币可以防止在无节制地追求金钱利润时的社会负外部性”可以理解到“无节制追求金钱利润”应是或很可能是社会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之一,而选项的表述说成是唯一原因,故排除。 C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将时间银行与老年人及其他志愿活动相结合,才是我国的创新,而不是“将此时服务时间存储下来,以备将来获取回报”。 D项,无中生有。“商品交易是同时性的,风险较小”的表述,在原文没有相关信息。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两个比较的目的是一样的”的表述不当。通览全文可知,将时间币交易与商品买卖比较是为了说明“两种买卖不一样”;而将时间币与货币作比较是为了说明“时间币和货币的不同”。 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信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选项后半部分正确,即依据时间银行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与志愿服务结合是有助于建立诚信互惠的社会的;但是“给传统志愿活动造成冲击”的表述,于原文无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6月12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某班主任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总行程1800多千米。尽管该老师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骑行路线、学生体能测试、签订免责协议、购买安全保险等,但出发前,还是遇到很多压力。

有同事认为很佩服他的精神,“但万一路上出点事儿呢?”校长同样忧心忡忡:“学校很包容开放,骑行能磨炼意志、但不主张所有教师效仿。”有孩子爷爷死活不答应,还气得住了院;有的家长甚至开车跟行了几公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子曰:“__________,朋友信之,__________。”(《论语》)

(5)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白马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

(2)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1.“过犹不及”在第二则材料中分别指子路“__________”、冉有“__________”。

2.联系两则材料,分析概括其中所蕴涵的孔子的主要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汉乐府民歌,回答题目。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1.“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祖择之书

(北宋)欧阳修

修启:

秀才人至,蒙示书一,并诗、赋、杂文两策,谕之曰:“一览以为如何?”某既陋,不足辱好学者之问,①又其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于人。亦尝有人问者,以不足问之愚,而未尝答人之问。足下然及之,是以愧惧不知所言。虽然,不远数百里走使者以及门,意厚礼勤,何敢不报。

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于用,果于用然后不畏而不迁。三代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②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返。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于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禄利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由此也。

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于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学不师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也。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于世者果致。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

足下患世未有合,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

(注)祖择之,名无择,今河南上蔡人。为袁州知州时,首建学官,置生徒教育,由此知名当世。《宋史》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示书一          通:封。一通即“一封”。

B.足下然及之        卒:通“猝”,突然。

C.能自守然后于用    果:果真。

D.此其也            病:缺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足辱好学者之问      但刘日薄西山

B.三代衰,学校废        巫医乐师百工

C.学不师守不一          于其身也,耻师焉

D.足下患世未有合        能克终盖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从自身学问、出身两个角度出发,说自己一般不评判他人的诗文,但祖择之不远千里,亲自登门拜访,作者感于他的真诚,写了这封回信。

B.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对比,指出两汉以后从师风尚败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为祖择之解释了“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肯定了祖择之的诗文立意甚高,追及古人的成就,但也坦率地指出其缺点:见解还不够纯粹,议论还不够精辟。可见作者为人诚恳坦率。

D.文章第三段作者既中肯评价了祖择之诗文的优缺点,同时也指明了方法:研究经书,获得真谛;坚定心意,追求学问的纯粹;充实心灵,成就文章的绚烂。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乃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其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于人。

(2)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