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温薨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磬石,以供学用,改率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续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敢专擅,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初,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余。长服不已,洞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B.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C.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D.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也称“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褐”指粗布衣服。

B.太常,古代设置的官职,原来属九卿之一,掌管国家祭祀、礼乐等礼仪事务。

C.庠序,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序”,在周代称“庠”,后来也泛指学校。

D.经传,儒家典籍与传的统称,“经”是儒家典籍,“传”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宁尊崇儒礼,重视教化。任余杭令,他兴办学校,施行礼教,效果良好;任豫章太守,实行多项举措弘礼授学。

B.范宁为官耿直,不避亲属。他指斥朝中的官员,直率而言,无所隐讳;外甥王国宝谄媚侍奉会稽王,他没有容忍。

C.范宁忠于职守,受到信任。在中书侍郎任上,他提出许多有益政事的建议:朝廷有疑难议题,孝武帝常向他咨询。

D.范宁专心好学,读书勤奋。他年少阅读广泛,后免官在家仍勤读经典,张湛给他开的药方也侧面反映他读书勤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2)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A 2.D 3.B 4.(1)简文帝担任丞相,将要征用范宁,被桓温劝阻,就搁置没有实行。 (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厉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译文:他请求补任豫章太守,皇上说:“你不适合担任豫章太守,为什么急着去亲自体验死亡呢?”范宁不相信占卜,坚持请求赴任。临上任,上奏疏陈说时事,所启奏大多符合皇帝旨意。 “太守”是前句的宾语,在其后停顿,排除BC; “卜占”是“信”的宾语,不可断,排除CD。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错,“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 “他没有容忍”错,原文“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译文:王国宝,是范宁的外甥,靠奉承讨好侍奉会稽王司马道子,害怕不被范宁容忍。 故选B。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注意重点字:“辟”译为“征用”,“为……所”表被动,“讽”译为“劝阻”,“遂”译为“就”,“寝”译为“搁置”,“然”译为“既然”,“厌”译为“满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焰火

邹世奇

又快过年了。小妮站在东厢的廊下,仰头望着夜空,很久以前,有人曾在那里升起一朵绚烂的烟花。

鼻端一缕甜香,是腊梅又开了。

那时候,小妮和父母住在四合院的西厢和北厢,东厢和南厢住着一位阿婆。每年一进腊月,阿婆便去火车站排队买票,她的儿子、儿媳都在省城工作,她要去省城和他们一起过年。小妮初二那年腊月,阿婆破天荒地没有去火车站买票。原来阿婆的孙子考上了北大,他们一家要回来过年了。

大年三十傍晚,小妮随爸妈去城外给先人送过亮,回来看见阿婆的门关着,里面电视开着,有客人,言笑晏晏的。

第二天是年初一,一大早,小妮就被鞭炮声吵醒,隔着木格窗子,看见外面下雪了!小妮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来到院子里。

她看到了什么? 一树被雪覆盖的腊梅花下面,一个少年正用手指轻轻拨去积雪,深嗅那雪中腊梅的清香。他穿着蓝色的休闲装,系着灰色的羊毛围巾。感觉到有人看他,便朝小妮扭过头来。小妮也忙低头看自己:粉色短款羽绒服,牛仔裤,粉色毛毛拖鞋——真土气啊,她觉得脸发起烧来。少年朝小妮笑了笑,干净透明。

那一天,小妮任爸妈怎么唤都不肯回屋,她收集积雪做了很多只雪鸭子,每一只都比茶杯大不了太多,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从雪地里排到院中的石桌上,从屋檐下排到白色的冬青树上,好像小鸭子们列队在走。

终于,阿婆家贴着“福”字的棉门帘一挑,嗅腊梅的少年——阿婆的孙子,小妮叫他小哥哥,出来了,看见雪地里的小鸭子,眼睛一亮,朝小妮笑了起来,说:“心思好巧的小妹妹。”小妮藏起冻得通红的双手,也笑了。虽然是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做手工却是小妮的强项。

年初二开始走亲戚,这一走就要一直走到初七爸妈上班为止。

这一年,走亲戚格外令人厌烦,连小妮喜欢的糍粑、糯米蒸饭、粉蒸肉都变得油腻而齁甜。好不容易到了初五,轮到小妮父母邀请亲戚们来自己家了。小妮提前几天就在心里雀跃,然而初五一大早,她眼看着阿婆一家人锁上门出去了,小哥哥还回头对她笑了笑。小妮憋得眼角疼,才没让眼泪流下来。

又是乏味而耗神的一天。到了晚上,小妮帮妈妈打扫请客后一桌的狼藉,隔窗听见阿婆一家也走亲戚回来了。过了一会儿,院子里响起了爆竹声。鞭炮一响,在小妮耳朵里就有了召唤的意味。她飞快地把洗净的盘子放进碗柜,冲进了院子。

天上新月如钩。不甚亮的院子里,小哥哥正用一根燃着的线香,探着身子去点地上竖着的一根大爆竹。爆竹的引信被点燃了,“嘭”一声升起,在高空绽开一束七彩的礼花,“噼噼啪啪”地向四周绽放,越变越繁复,越变越绚丽,流光溢彩,光芒四射。随后,于极盛处渐渐黯淡、消逝,最后只剩下一束青烟,在漆黑的夜空保持着一朵烟花的形状,久久不肯散去。

小妮一直仰头看着,直到小哥哥碰碰她:“你来放。”小哥哥手中一支细细的焰火棒。小妮退后一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不,我不敢。”小哥哥微笑:“我知道你不敢,这个不怕的。”

看见小哥哥眼里的鼓励和期待,小妮一下子来了勇气,接过那根小棒,伸长了胳膊远远地持在手中。小哥哥用线香点燃了它,绽开一朵金黄的、毛茸茸的烟花,安安静静,小巧玲珑。小妮不再害怕,把这朵小小的烟花举到眼前,好奇地看它,像看着一簇小小的希望,喜悦充塞了内心。那个夜晚,那种焰火棒,小哥哥给她点燃了一支又一支。

第二天是初六,小妮继续被父母拖着走亲戚,傍晚回来时,只有阿婆在院子里打扫昨夜的爆竹残迹。她知道,小哥哥和他的父母已经回省城了。

又是一年春节。阿婆照例收拾好一切,去省城和儿子、孙子一起过年。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年她把房子卖给了小妮家。欣喜的小妮父母把春联和“福”字贴遍了四合院的每一扇门窗。他们终于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四合院,没人注意到小妮的忧伤。

那年烟火璀璨的一瞬,在她心里亮了好多年。

几年后,小妮比以前更加挺拔,轮廓也更分明了。因为小哥哥进的是北京大学,她的成绩也从班级中游升到了全县前五。

新年过后,小妮就要高考,她想考北大,如果不行,也要上北京的其他学校,她记得小哥哥的专业和班级,相信他还会在那里继续深造。

这样想着,小妮点燃一根小小的焰火棒,金黄的烟花安静绽放,温柔的,毛茸茸的,像一簇小小的希望。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小妮的回忆写起,引导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回到“很久以前”,沉浸在感情的氛围中,避免了叙述的单调。

B.小说写景简洁,有韵味,如“鼻端一缕甜香,是腊梅又开了” ,既从嗅觉角度写腊梅特点,又以腊梅的“甜香”暗示小妮的心理,意蕴丰富。

C.小妮收集积雪做雪鸭子这一细节,表现了小妮的心灵手巧,这正是她的童心表现,也意外地获得了嗅腊梅的少年的称赞,双方由此有了更多的交流。

D.小说善于遣词造句,如“小妮继续被父母拖着走亲戚”中的“拖”字,用得形神兼备,“在她心里亮了好多年”中“亮”字表现了影响之深。

2.小说多处描写表现了小妮的不同的心理,请找出两处描写并分析其心理及表达效果。

3.文章以“小焰火”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家层面以政府为主导,有计划有组织地扶贫开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财政扶贫投入,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制度,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及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我国贫困人口从1981年末到2017年末累计8.53亿人脱离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摘编自《我国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材料二:

材料三:

人大代表孙其信说:“脱贫攻坚越是进入冲刺阶段,贫困地区越要守住发展的‘绿色’底色,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提高脱贫质量。”甘肃省迭部县委书记仁青东珠代表说,绿色脱贫之路“走对了”,近年来政府通过修建旅游厕所、农村公路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藏族特色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种植,从事旅游运输等延长旅游产业链。旅游扶贫带动当地近35%贫困户脱贫。

牧原集团党委书记秦英林代表说:“产业扶贫应该做‘加法’,通过不断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进而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通过探索“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等多方共赢。

(摘编自《增“绿”、加“新”、提高“含金量”》)

材料四: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中国是全世界减贫事业的主要推动者。它现在与五个国际机构携手启动了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该活动是在23日举办的“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启动的。该论坛是中国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粮农组织等合作伙伴共同组织的。专家称赞中国近几十年来为扶贫取得成功做出了最大贡献,称赞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这比联合国的目标提前了10年,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范例。中国的案例表明:通过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消除贫困和饥饿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报道称,中国也面临着新问题,如社会不平等、城乡差异加大以及老龄化问题等。

(摘编自《参考消息》)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最多的是电视机,每百户拥有108.9台,说明有些家庭拥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

B.2017年与2012年相比,贫困地区农村增长幅度最大的耐用消费品是汽车,每百户拥有量达到13.1辆,提升近五倍。

C.贫困地区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其次是有线电视信号,而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宽带,由41.5%提升到71%。

D.2017年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除了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51.2%)相对较低外,其他均达到了80%以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标准及数据,从1981年末到2017年末,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八亿多,成为全世界减贫事业的主要推动者。

B.人大代表呼吁在脱贫攻坚战中要守住“绿色”,不断“创新”,提高“含金量”,走创新脱贫之路,走绿色脱贫之路,走产业扶贫之路。

C.中国在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粮农组织等共同组织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时举办了“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很多专家盛赞中国扶贫成果。

D.外媒认为中国减贫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但中国也面临着社会不平等、城乡差异加大、老龄化等新问题。

3.我国的减贫工作有哪些宝贵经验?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B.“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C.中国人因刚健自强、生生不息的精神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D.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强调人的内在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时,运用了引证法,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B.文章点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

C.文章中指出精神信念世代传承,但其主流价值一直不变,是因为其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

D.文章运用了例证法,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当下时代是仓促的,所以成功要趁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

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学校拟举办一场辩题为“成功要趁早/成功不必趁早”的辩论会,请 你选择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辩论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昆虫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花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给出的答案是: 一亿年前。近日,该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 的昆虫标本。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古生物学家们 认为,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5000万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