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9年7月以来,香港部分青少年打着“自由”的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9年7月以来,香港部分青少年打着“自由”的旗号,拿着西方反华国家和地区的“工资”,不去学校上学,与香港警察频繁冲突,遭到香港爱国人士的唾弃。

2019年9月,国庆阅兵在即,一群2000年左右出生的新兵正在加紧排练,他们废寝忘食,汗流浃背,以向全国人民展示军人的风采、青年的志向和国力的蒸蒸日上。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少年爱国说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华文明历史的车轮转过数千年,爱国便已沉淀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时间愈久,醇香愈浓。爱国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人生的最重要一课。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爱的教育中的《少年爱国者》无不让人陶醉其中。然而时过百年,我们的少年做到了吗?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华文明历史的车轮转过数千年,爱国便已沉淀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时间愈久,醇香愈浓。爱国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人生的最重要一课。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爱的教育中的《少年爱国者》无不让人陶醉其中。然而时过百年,我们的少年做到了吗? 曾经,屈原高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毅然选择投身汨罗江以身殉国;曾经,钢琴家肖邦被迫离开祖国波兰时,却携带着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而他的遗愿是请后人一定将他的心脏带回心爱的祖国;曾经,已年过花甲的李四光,面对重重阻隔仍坚持回国为国效力。而反观现在的我们,“90后”已经被贴上“浮躁,虚荣,悲哀,迷茫”的标签!不是吗?大多数的我们还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中臆想,在“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中沉吟。火星文写得得心应手,却不得不面对提笔即忘字的尴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却再难提起一只并不不沉重的毛笔;对非主流装扮乐此不疲,而传统的唐装、旗袍被弃置一旁,更多的只是穿在外国人身上;追随的只是年轻偶像而非英雄模范,梦想的只是一夜暴富与物质享受而非心灵的升华--祖国的未来岂不要从此堕落、垮掉? 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许可以不用面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残酷,但我们必须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可以不哀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但必须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血性;我们可以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憾,但必须要有“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的志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不妨做一个“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热血青年,而不是等待“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伤感。我们不妨时刻提醒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升国旗时,抬头仰望那浸染了无数先烈鲜血的五星红旗,唱一唱那令人热血沸腾的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词永不过时。我们不妨关注一些时事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是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更不是沉迷在武侠、玄幻等虚无缥缈之中。 时代需要的,不是颓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潜龙腾渊的豪壮,是乳虎啸谷的热血,是鹰隼试翼的激情,是一颗沸腾的拳拳报国之心!我们,是奔流河流的活力,是初升红日的希望。中华之崛起,一定有我们的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是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中香港部分青少年的行为与大陆2000年左右出生的新兵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香港部分青年受西方反华国家和香港暴乱分子的蛊惑,不辨是非,颠倒是非,与警察频繁冲突。青年本应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出身社会打下基础,这些青年的行为是受人唾弃的,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陆00后的青年积极为国庆七十周年献礼,不惧辛苦,认真排练,展现军人青春的风采。他们的行为足以让香港部分“港独”青少年汗颜!我们据此可立意。 立意: 1.青少年需爱国; 2.爱国,从我做起; 3.我为祖国添光彩; 4.少年强,则国强。 素材: 1.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在他当左徒时,主张对内改革对外抗秦,但这些正确主张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非议,于是他被免了官职,并被流放到江南。在流放中,屈原写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听说郢城沦落的消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决心以自己的死来唤醒人民,拯救祖国,后来,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2.印度尼西亚华侨李林本来有条件过舒适安逸的生活。但她忘不了正处在苦难中的祖国,毅然回国,参加了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到贺龙领导的120师当骑兵营教导员,作战时双手射击,十分勇敢,被贺龙称为是女英雄。1940年的一次战斗中李林被敌人包围,她连毙敌兵数名,为不受侮辱而开枪自尽,年仅24岁,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西汉时,匈奴贵族常出兵袭扰边疆地区,边疆人民生活不得安宁。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将军霍去病率800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公元胶121年,他又两次率军西征,阵斩敌酋数名。公元前119年,他又率兵北征,长驱敌区,对匈奴进行了大清剿。霍去病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边疆战场上,马不卸鞍、衣不解甲地度过了戎马一生。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绩,曾亲自下令为他建造一座豪华府第,但是直到建造完工,霍去病连看也没去看一眼,气概豪迈地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为纪念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汉武帝在他墓前树起一尊“马踏匈奴”的时刻,象征他为国建勋的精神。 结构层次: 1.题目为《少年爱国说》,化用《少年中国说》一题目,彰显作者文学功底,直击主题,紧扣材料。 2.文章首段阐述爱国的重要性与延续性,通过举例反问当今少年是否做到了爱国,引人深思。 3.主体部分采用对比论证,用屈原和李四光的爱国事迹反问当今青年,论证爱国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4.结尾部分发起呼吁,时代需要我们,需要有报国心的青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近期阅读的《红楼梦》前十五回的内容。你们小组准备介绍一个为人乐道的情节,组长选出了“木石前盟”“雨村断案”“凤姐出场”“宝黛初会”“刘姥姥进荣国府”“派送宫花”“协理宁国府”“元妃省亲”等情节,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其中的一个情节,为语文课展示做准备。

要求:依据原著,将该情节主要内容有顺序、有重点地叙述出来。不少于12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     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华华”在中国诞生!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   ), 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     ,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一直没有攻克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     ,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学的这个难题。科研团队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出大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这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克隆猴的成功,将为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     的光明前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后,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B.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C.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D.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表明了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996年,自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

B.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

C.1996年,自第一只“多利”克隆羊诞生以来

D.自1996年第一只“多利”克隆羊诞生以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毫无二致         按部就班          跋山涉水        前所未有

B.毫发不爽         循序渐进          劈波斩浪        空前绝后

C.毫发不爽         按部就班          跋山涉水        空前绝后

D.毫无二致         循序渐进          劈波斩浪        前所未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既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又注重加强才能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4)《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说他植者“爱之太思,忧之太勤”的表现除了“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此词上阕描绘金陵壮丽景色,下阕转入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竟逐”的腐朽生活,对六朝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

C.“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D.“悲恨相续”是对其后仍不以此为鉴、沉溺酒色、挥霍无度的统治者进行了批判,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结合整首词,对下阕画线句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温薨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磬石,以供学用,改率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续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敢专擅,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初,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余。长服不已,洞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B.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C.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D.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也称“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褐”指粗布衣服。

B.太常,古代设置的官职,原来属九卿之一,掌管国家祭祀、礼乐等礼仪事务。

C.庠序,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序”,在周代称“庠”,后来也泛指学校。

D.经传,儒家典籍与传的统称,“经”是儒家典籍,“传”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宁尊崇儒礼,重视教化。任余杭令,他兴办学校,施行礼教,效果良好;任豫章太守,实行多项举措弘礼授学。

B.范宁为官耿直,不避亲属。他指斥朝中的官员,直率而言,无所隐讳;外甥王国宝谄媚侍奉会稽王,他没有容忍。

C.范宁忠于职守,受到信任。在中书侍郎任上,他提出许多有益政事的建议:朝廷有疑难议题,孝武帝常向他咨询。

D.范宁专心好学,读书勤奋。他年少阅读广泛,后免官在家仍勤读经典,张湛给他开的药方也侧面反映他读书勤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2)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