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D.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而语境是形容人们对丁香花的熟悉,不合语境。 B项,“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而语境并非紧张或危急的情况,故不合语境。 C项,“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到了感到震惊,而语境说的是“三一八惨案”,并非夸大或捏造,不合语境,应改为“骇人听闻”。 D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使用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斓    寥落    黯然失色    毛骨悚然

B.恶耗    长篙    怡然自得    用之不竭

C.报怨    和蔼    忸怩不安    残无人道

D.搅绊    彷徨    左顾右盼    浪遏飞舟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倾)      慰(jìe)       目结舌(chēn)

B.动(chàn)       吸(shǔn)      体(zài)       殒身不

C.彳亍(chìchù)     热(zhì)       予()        面面相()

D.()          悍(piáo)    (zhé)       挥斥方(qi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水诀别”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概括描写万物在秋日里竞相展示生命自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各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①梦余:梦醒之后。

1.对于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了雨后初晴,诗人从梦中醒来见到的生机十足又宁谧生动的图景。

B.诗人午睡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雨后的绿树,但可以想见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

C.青苔满地,表明已阴雨多时,此时天放晴朗;诗人白天进入梦乡,睡醒后发现四周无人,只有浓浓的绿荫。

D.南风和暖,吹入房中,诗人倍觉亲切,索性携书推门迎接。

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曰靖侯。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B.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C.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D.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泛指一般的城镇。大曰都、小曰邑。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为邑,文中即是此意。

B.“谥”,中国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据其生前所作所为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C.“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妃嫔和所生的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D.“摄”是代理、兼理的意思,文中指代皇帝处理政事,常用的假、行、权、徙等词也有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专权之时,刘隆的父亲刘礼同安众侯刘崇起兵反对王莽。行动失败之后,被治罪,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免于被诛杀。

B.东汉初年,户口和田地状况混乱。官员、豪强相互隐瞒,于是皇帝诏令各州郡检核垦田事,诏令对百姓十分严苛,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C.刘隆久经战阵,协助世祖建立功业。他抵御朱鲔、李轶,讨伐李宪,俘获征贰,屡立战功,封赏丰厚,皇帝对其恩宠有加。

D.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征伐交阯,扶乐乡侯刘隆以中郎将的身份作为副将,于禁谿口大破蛮夷,得胜回京之后,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

(2)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