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纪,信息技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纪,信息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4K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已是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G到底有多快?4K能有多清晰?据了解,5G网络的速度远高于4G网络。4K是一种超高清的分辨率标准,具体来说,它是2K投影机和高清电视分辨率的4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在此分辨率下,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及相关节目基于5G技术已首次推动4K超高清和VR直播;两会期间,央视记者用4K摄像机采集高清画面,再通过5G网络传输视频流,将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直播;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央视记者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媒体应用实验室,利用5G网络,完成了从电影节开幕式彩排现场到央视的5G+4K超高清信号回传,并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直播彩排情况……5G在传媒领域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来可期。

在新技术力量的驱动下,5G+4K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传媒行业尤其是视频行业的影响极为深远,有望催生新的行业机会,进一步加速内容消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及相关节目基于5G技术已首次进行4K超高清和VR直播

B. 在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及相关节目已首次基于5G技术开启4K超高清和VR直播

C. 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及相关节目已首次基于5G技术进行4K超高清和VR直播

D. 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及相关节目基于5G技术已首次推动4K超高清和VR直播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为传播创新也走到了又一次的变革路口。

B. 传播创新也因此走到了又一次的变革路口

C. 变革的路口因此又一次走来了传播创新。

D. 变革的路口因而使传播创新又一次走来了。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甚一日    大势所趋    别出机杼    应运而生

B. 日新月异    大势所趋    别开生面    应运而生

C. 日甚一日    势在必行    别开生面    迎刃而解

D. 日新月异    势在必行    别出机杼    迎刃而解

 

1.C 2.B 3.B 【解析】 1.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在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及相关节目基于5G技术已首次推动4K超高清和VR直播”,该句有三处问题,一“在今年以来”句式杂糅,“在今年”和“今年以来”两句杂糅;二“基于5G技术已首次”语序不当,“已首次”语序不当,应放在“基于5G技术之前”之前;三“推动……直播”搭配不当; A项,“在今年以来”句式杂糅,“基于5G技术已首次”语序不当; B项,“在今年以来”句式杂揉,“开启”与“直播”搭配不当; D项,“基于5G技术已首次”语序不当,“推动”与“直播”搭配不当。 故选C。 2.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选句子填空,要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 结合前后的语境来看,“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4K”“5G”,这应是说“传播创新”,所以此处应该以“传播创新”为陈述对象,C、D两项陈述的对象是“变革的路口”,故排除CD两项; 前面说“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4K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已是社会发展……”,后面应是结果,而A项,“因为”是表原因,而这里是结果,不合事理逻辑,排除A项。 故选B。 3.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多用于褒义;“日甚一日”,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日渐加深或严重,多用于贬义,语境是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日甚一日”在此情感色彩不合,应使用“日新月异”; “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一般做宾语;“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一般做谓语,语境是说“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已是社会发展的……”,在句中是做宾语,应使用“大势所趋”; “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别出机杼”,比喻另辟蹊径,不落俗套,多指诗文的写作或构思,语境是说“5G在传媒领域的运用”,应使用“别开生面”;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问题就很容易解决,语境是说“在新技术力量的驱动下,5G+4K”随着这种形势而产生,应使用“应运而生”; 应选用的词语依次为“日新月异”“大势所趋”“别开生面”“应运而生”。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谈自身对学习的感悟,指出读书学习比冥思苦想更有效率。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琵琶女演奏的乐曲之声高亢、激越、雄壮。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的战斗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写现在沦陷区的人民忘了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情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注释)①蓼岸:长有蓼草的江岸。②征鸿:远飞的大雁。③杳杳:深远貌。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送别之地的景象,既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为写离情作好铺垫和衬托。

B. 第二句让人联想柳永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突出词人心生离愁。

C. 结句是说来年兰花红、江水碧的时候,我们定会相思相慕。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动人。

D. 本词以悦目景开头,又以绚丽景结尾,使所抒发的别情具有“哀而不伤”的艺术效果。

2.词中“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这两句历来被诗家所称道,请结合全词内容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把下列课文中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察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登日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B.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C.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D.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万户侯”,此处是指食邑万户以上。

B.“黄初”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古代纪年法常用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等,现在一般用公元纪年。

C.“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臣僚上“疏”可以报告工作,提出治国建议等。

D.“谥”,谥号,古代官员特有的称号,即朝廷为了激励官员生前为官清廉公正,待他们死后都要以谥号给予善恶评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登人品出众,才干超人。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孙权对他极为赞赏,授予他东中郎将,册立为太子。

B.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他不忍处罚犯了错误的人,还不许身边的人再提此事。

C.孙登为人孝顺,知恩图报。他不忘徐氏养育之恩,徐氏遭废,孙登仍敬重有加。立他为太子时,他坚决要求先立徐氏为皇后。

D.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时还上疏,建议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进,要宽缓刑法,减轻赋税劳役,以顺应百姓心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支队伍路过乔家屯

乔迁

队伍来到乔家屯的时候,正是年根儿,眼瞅着要过年了。这天,天色刚刚泛白,屯子还笼罩在一片灰白之中。乔家屯的乔老六一大早被尿憋醒,急忙爬起来,迷迷糊糊地蹿出屋就往房后的树趟子跑,一头撞在了一个人身上。乔老六没抬头地嘟囔了一句:“一个屎尿也抢早啊!”

话音未落,他的肩膀便被牢牢抓住了。他挣了一下,没挣开,抬头一瞧,立马清醒了,面前黑压压耸着一群人,个个手里都拿着家伙什儿,能打响的那种。他没摸过,但百八十里地外的拉哈镇他去过,有扛枪站岗的。

乔老六差点没把尿整到裤兜子里,神色紧张地看着这群带枪的人。

抓着他肩膀的人口气和蔼地问了他一句:“你是这屯子的?”

乔老六忙点下头。

那人就笑了一下说:“兄弟,你别怕,我们是抗联,屯子里来没来外人?”

乔老六赶紧摇头,磕巴着说了一句:“我们这地儿偏,没人来。”

那人便说:“我姓王,是队长。你能带我去见一下屯子里主事的吗?”

王队长说话的语气一直和蔼可亲,乔老六便不那么紧张了,苦着脸说:“能让我把尿先撒了吗?快憋不住了。”

乔老六撒完尿,一身轻松地说:“我带你们去找我四哥,我们屯儿大事小情都由他做主。”

王队长回头对队伍说:“你们在这里等着。”

这会儿,乔家屯主事乔金贵已经起来了。乔老六把王队长带到他面前时,他怔了一下,目光盯在了王队长挎的盒子枪上。

乔老六说:“四哥,他说是抗联的。”

王队长上前一步,冲乔金贵伸出手说:“你好,我姓王……”乔老六突然在后面一把抱住了王队长,急切地冲乔金贵喊道:“四哥,快,拿绳子!他们老多人了,都在房后的树趟子里呢,他是头。”

王队长没挣扎,微笑着说:“我们是咱穷苦百姓的队伍……”

乔老六叫道:“别蒙人了,拉哈镇我去过,警察贴着告示说你们抗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谁要是发现你们,报告了有赏钱,抓住赏钱更多呢。”

王队长说:“那些警察都是日本人的汉奸走狗,专门帮日本人残害咱老百姓的。”

乔老六喊道:“谁知道哪个好哪个坏!”

“松开!”乔金贵冲乔老六喝道。

“四哥……”乔老六不撒手。

“松开!”乔金贵厉声喝道,口气不容置疑。

乔老六迟疑着慢慢地松开了手,目光紧紧盯着王队长的手,怕王队长伸手去摸枪。

乔金贵冲王队长一抱拳:“不知有何吩咐?”

王队长忙道:“我们是要去火烧沟的,昨天晚上八成走错了路,跑到了这里,能否找个认路的给带个路?”

乔金贵没吭声。

乔老六看王队长被松开后没掏枪,依旧和蔼亲切地说话,心中颇有好感,便说道:“我认识路,我带你们去。”

乔金贵迟疑了一会儿,点了下头。

王队长说:“能否再给弄点吃的,一天一宿没吃东西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乔金贵说:“只有这些了,日后一定来补上。”

乔金贵面容抽动了一下,摆手说道:“不用!王队长把队伍带进来吧,饭菜不好,但能热乎。”

王队长连声感谢,转身去带队伍。

队伍吃饱后,王队长跟乔金贵告辞,一个战士过来,牵着一匹健壮的大黑马,对王队长说:“队长,咱们用一下老乡的这匹马吧,伤员走得太慢了。”

王队长立刻喝道:“不行!抬着伤员走。”

那个战士无奈地松开了马缰绳。

乔金贵喊乔老六:“你带他们走小路,送到就回来。把大黑马牵上,驮着伤员走。”

贴近晌午的时候,乔老六便回来了。乔金贵问:“骑回来了?”乔老六边拴马边对乔金贵说:“不骑回来我还再牵着走回来?给,王队长非得让我交给你的。”乔老六伸过来的手里是乔金贵没要的那两块钱。

乔金贵嘴唇抖动了好几下,伸手摸着大黑马的脖子,哽咽着说了一句:“这队伍,能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9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简洁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也暗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

B. 乔老六开始并不信任和理解王队长。“四哥,快,拿绳子!”用急促的短语句,形象地表现了乔老六害怕的心理和行事鲁莽的特点。

C. 小说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很成功。“不行!抬着伤员走”表现了王队长的严厉作风,“面容抽动了一下”表现了乔金贵的犹豫心态。

D. 小说借乔老六的视角来写一支抗联队伍行军途中发生的故事,再现了抗联队伍崇高的精神风貌。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小说中乔老六对这支队伍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乔金贵为什么说“这队伍,能行”,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