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①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于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②,遣使聘之。三而后至。舍于北军③,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④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选自范晔《后汉书•严光传》)

(注)①齐国:山东一带的官府。②玄纁:黑色和浅赤色的布帛,指帝王用来聘请贤士的礼物。③北军:城北军队的驻地。④君房:侯霸字君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B.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C.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D.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后至                反:  反对

B.司徒侯霸与光素          旧:  老交情

C.乃张目视                熟:  仔细

D.从容问光曰              从容: 随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

B.光武帝对严光的才干和品质非常了解,所以对于严光的不拘礼节和恃才傲物,他丝毫也不计较,可见他的宽宏大量。

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的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

D.严光用“巢父洗耳”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坚决不出来做官,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1.D 2.A 3.C 4.(1)授予谏议大夫的职务,严光不肯屈意接受,随后归隐躬耕于富春山。后人把他垂钓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2)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少有高名”,“高”是修饰“名”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BC;“与光武同游学”,“游学”是游历求学,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句子翻译:年轻时便有很大的名气,与光武帝一同游历求学。到了光武帝即位,他便改换了姓名,隐居起来不再出现。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反”,同“返”,往返。 故选A。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项,“他直言不讳的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说法错误,“差增”的所以是稍微。 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除”,授予官职;“乃耕于富春山”,状语后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第二句得分点:“中”,符合;“輮”,同“煣”,用火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C.从《礼治社会》一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而礼治社会是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它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

 

查看答案

下列对《呐喊》和《边城》两部作品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 《呐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思想内容很丰富:《祝福》对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进行了揭露;《一件小事》对知识分子自身卑微的灵魂进行批判;《药》对新旧时代交替和辛亥革命成果进行深刻反思。

C. 小说《边城》用三次端午节串起了整个爱情故事。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两人暗生情愫;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去看赛船,傩送外出,天保和翠翠结识;第三次端午节,翠翠无意中知道了傩送宁要渡船不要碾坊的爱意。

D. 《狂人日记》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迫害症”精神病人;又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寄寓着深刻的真理,清醒的精神品格。

 

查看答案

据《边城》一书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B.翠翠与傩送互相爱慕。天保也喜欢上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C.老船夫说过,爱翠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走“车路”(唱歌求爱,自主自为);另一种是走“马路”(由家长作主,托人说媒提亲)。

D.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于义        喻:明白,通晓

B. 何时可        掇:拾趣,采取

C. 少无适俗        韵:本性,气质

D. 枉用相        存:生存,存在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B.意有所极,梦亦同          趣:趣味

C.心躁也                    用:因为

D.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    卒:最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