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正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 份 王琼华 李大怪爱画画。在他笔下,葡萄、藤...

阅读正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  份

王琼华

李大怪爱画画。在他笔下,葡萄、藤萝、葫芦等藤本植物,如龙蛇飞走,一气贯通;枇杷、天竹、红梅等瓜果杂卉,却是古朴生动,深沉雄厚。而且,他不拘俗套,有雄健大度的写意风格。哪怕在款题上,他或短题或长题,有时题到空白上,有时偏要题在紧密之处,敢疏敢密,参差交错,乱中求整,颇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势。原来李大怪读小学四年级时,无意中看到美术老师有一本已经没了封面的画册,翻了几页,便喜欢上了里面所画的花卉蔬果。刚好美术老师要调进城里,便把这本画册送给了平时最讨自己喜欢的学生。李大怪如获至宝,天天临摹。哪怕后来辍学回村务农,他也没放下画笔。前不久,李大怪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所画的《菜园》在一次全国性的美术比赛中斩获金奖。据说,专家评委看到《菜园》时,万分惊喜:“它简直就是吴昌硕先生的作品。这位画家跟吴前辈一样,也是用篆籀草隶的笔法来画花卉蔬果,追求拙纯而活脱的笔墨,力透纸背,又能奔腾飞舞,可谓雄健古茂,盎然之中有金石之气。”

听到这大好消息,当年的美术老师从省城赶到李大怪居住的村子。见面时,李大怪问老师:“吴昌硕是谁呢?”“他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我当年送你的画册,便是吴昌硕先生的作品集。”老师解释道。李大怪哦了一声,嘀咕道:“难怪他们说我画出了吴昌硕风格。”

接着,老师唏嘘起来。因为他发现,李大怪一个人住在一幢旧泥砖屋里,家里一贫如洗。“你不该这么穷!”

李大怪羞愧地说:“都怪我干农活儿时喜欢走神。就说上个月吧,我一大早赶圩里买回两大捆菜苗,打算把几亩地都种上。刚种了二三十株,我脑子里突然闪进一幅画,便抽身从地里跑回家里,拿起笔就画了起来。日头落山时,我才想起地里的菜苗还没种。到地里一看,菜苗全被日头晒死了。”

老师感叹:“你命中注定就不是一个种菜的人!”

“画几张画还能当饭吃?”

“知道吴昌硕一幅画能卖多少钱吗?”

李大怪摇摇头。

“好几年前,他的一幅《秋菊盈园》卖了414万元。”

李大怪瞠目结舌:“啊,一幅画能卖这么多钱?”

这时,老师掏出一张名片,在他眼前晃了晃。李大怪才知道老师在省城紫金斋艺术品拍卖公司做了老总。老师信誓旦旦:“大怪,老师帮你好好包装一番,你这幅获奖作品便可拍出一个好价钱来。”

很快,“著名画家李大怪先生代表作拍卖”活动在省城隆重举行。大厅里人头攒动。拍卖马上就要开始了。李大怪看了看大红横幅跟老师说:“我哪是著名画家?”

“嘘!我警告你,千万别提你的身份!”

“为什么?”

“稍后,你会明白一切!”

老师登上主持台,很兴奋地宣布:“今天,我们紫金斋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拍卖会。所拍作品是李大怪先生的代表作,也是金奖作品《菜园》。李大怪先生从小离乡游学,遍访众多名家为师,甚至得到吴昌硕先生弟子的真传,堪称吴派传承者。所以,在业内早已有了‘吴昌硕第二的美誉’。”

接着,老师宣布:“《菜园》起拍价二十八万!”

一听,李大怪瞪大起眼睛。而且,他几乎被什么人紧紧捂住了嘴巴,一口气也喘不出来。因为现场频频有人举板,叫价一路高涨。“三十万!”“三十五万!”……

老师落槌时,《菜园》的卖价涨至五十八万元。李大怪知道,这笔钱足够自己回村里盖两三幢大洋房。这时,老师把李大怪请上主持台讲话。礼仪小姐马上递给他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讲话稿。但李大怪不想照念稿子,很腼腆地说:“我、我的画值不了那么多钱──”

老师一惊,马上说道:“李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

“萝卜就是萝卜,芋头就是芋头,我就是一个种菜的人。我家里穷得叮当响,连老婆早些年也跟别人跑了。反正,我不是著名画家,就是一个喜欢画几笔画的乡下人。”

顿时,拍卖现场一片哗然。

当晚,李大怪坐夜班车离开省城。一路上,他抱着自己的画作《菜园》。老师气急败坏说的一句话一直响在他耳边:“什么画画的乡下人?你一句狗屁话,你的《菜园》就狗屁不如、半文不值了!”这让他很是沮丧。

不过,他回到村里听到一个好消息。村支书告诉他,经过驻村扶贫工作队核实情况,他已被列为“一对一”帮扶对象,全年可以得到1600元帮扶资金……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18年7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美术老师的身份也进行了转变,他由一名教师转变为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老总;同时他的心理也发生了转变,由固守清贫变为汲汲名利。

B.专家评委高度赞扬李大怪的《菜园》有吴昌硕大师的风格,这一情节在前文作者已做了铺垫:美术老师送给李大怪的画册就是吴昌硕的作品集。

C.“一贫如洗”交待了李大怪窘迫的生活状况,“你不该这么穷”这句话表明美术老师认为李大怪应该可以凭借自己的绘画成就过上富裕的日子。

D.“你一句狗屁话,你的《菜园》就狗屁不如、半文不值了!”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它揭露了生活中某些以身份看人的不良现象,是理解主题的一把钥匙。

2.把握全文,简要分析“身份”的作用。

3.结合全文,谈一谈李大怪在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

 

1.A 2.①李大怪身份的变化决定了他的画作价格的变化,作者借此揭露了人们不注重画作本身的水平而只追逐名人效应的不良现象,在李大怪的身份变化中批判了人们不求真只求名的虚荣心理,表现了深刻的主题。②李大怪身份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逆转,使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③以“身份”为标题,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读完之后又引人深思。 3.①在绘画的路上执著、认真、有痴心。李大怪热爱绘画,辍学之后依然沉漫其中,为了创作而忘了种菜。②在做人方面诚实、本分、坚持原则。他不顾美术老师的阻拦,在拍卖画作时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即使卖不出好价钱,他也不愿撒谎。③生活贫困。因为李大怪痴迷绘画,影响了务农,使其生活变得窘迫,老婆也跑了,成了村里的扶贫对象。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题中A项,“由固守清贫变为汲汲名利”错,于文无据,文本中并未交待美术老师在做老师时是一个固守清贫的人。 故选A。 2.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做此类题时,可以从情节结构(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是否是线索)、人物形象、主题(是否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艺术效果(是否运用某种手法,是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方面进行解答。 从主题上看,当介绍李大怪,“从小离乡游学,遍访众多名家为师,甚至得到吴昌硕先生弟子的真传,堪称吴派传承者”“在业内早已有了‘吴昌硕第二的美誉’”,人们争相叫价,他的画作“卖价涨至五十八万元”;当李大怪自曝是一个贫穷的乡下的种菜人,“拍卖现场一片哗然”,且他斩获金奖的画作在美术老师看来变得“一文不值”;前后形成对比,李大怪的身份的变化决定画作的价格,这就揭露出“人们不注重画作本身的水平而只追逐名人效应的不良现象”,批判了“人们不求真只求名的虚荣心理”; 从情节结构看,拍卖会上李大怪身份成为著名画家、吴派传承者,人们竞相叫价;李大怪自曝本来身份,一片哗然;最后回到村庄,成为扶贫对象。他身份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逆转,故事波澜起伏; 从艺术效果看,联系读者对此的感受,标题为“身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谁的身份?围绕身份有怎样的故事?通过身份揭示怎样的主题”,李大怪身份变化引起众人的不同反应,也引人深思。 3.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从“李大怪如获至宝,天天临摹。哪怕后来辍学回村务农,他也没放下画笔”“刚种了二三十株,我脑子里突然闪进一幅画,便抽身从地里跑回家里,拿起笔就画了起来”可概括出“执著、认真、有痴心”;从“但李大怪不想照念稿子,很腼腆地说:‘我、我的画值不了那么多钱’”“我就是一个种菜的人”“反正,我不是著名画家,就是一个喜欢画几笔画的乡下人”可概括出“诚实、本分、坚持原则”;从“李大怪一个人住在一幢旧泥砖屋里,家里一贫如洗”“我家里穷得叮当响,连老婆早些年也跟别人跑了”可概括出“生活贫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月19日,《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当晚的几十分钟内,消费者就在网上将章丘“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库存的2000多口铁锅一抢而空。短短数日内,更有数十万口锅的订单砸向他们,其中一半来自海外。

章丘铁锅“同盛永”传承人之一刘紫木介绍,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同盛永”手工锻打的铁锅,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候、三万六千次锻打,密度更高,深浅合适,翻炒顺手,享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的美誉。

章丘铁锅刷爆朋友圈后,位于济南宽厚里的“同盛永”铁锅线下体验店,每天人头攒动。在章丘区的“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很多参观和咨询购买者甚至不远数百里,专门赶来领略章丘铁锅的加工工艺,并期望觅得一口锅。

在刘紫木看来,章丘铁锅此次走红有点喜忧参半。他高兴的是,手工技艺得到了关注,匠人得到了尊重,章丘铁锅也更具名气,而担忧的是由于技艺的复杂性,手工锤打的铁锅生产量有限,市场上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

(摘编自《北京晨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工艺”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常与工、巧、艺等词相关联。《说文解字》指出,“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工艺一词是指营造器物的手工艺。中国的传统工艺是古人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工业社会,曾经服务百姓生活的一些传统工艺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但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传统工艺意义深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材料四:

从莱比锡向南,有一个别称为“真正的手艺”的德国古老小城,它就是普劳恩。小城保留着上百种古老手艺,最出名的非普劳恩花边刺绣莫属。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奢侈花边刺绣的代名词。甚至,连默克尔总理也为它作免费宣传。

普劳恩位于萨克森州南端。在小城内行走,《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挂着普劳恩花边刺绣:有的是小城景色,有的是花鸟,还有的图案是山水美景……走进居民家里,桌布、窗帘、服装、小挂饰等,也不乏普劳恩花边刺绣。

小城还有一家成立于1984年的博物馆,展示了普劳恩花边刺绣600年的历史轨迹。博物馆分为两个展览室。第一展室里,可以领略普劳恩花边刺绣各个时期的样品。第二个展室则展示了制作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技术。

(摘编自《环球时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丘铁锅,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红,除了《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带来的广告效应外,自身过硬的品质也是关键。

B.2015年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图,反映出手工艺品行业分布数量的多少与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

C.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蕴含文化价值观、实践经验、思想智慧的传统工艺或将得到传承与振兴。

D.有600年历史轨迹的普劳恩花边刺绣,是经数百年培育、积淀,根植于深厚文化传统土壤的德国工匠精神的缩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丘铁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保护章丘铁锅,实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国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将从根本上消除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十分不均的现象。

C.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一些曾经服务百姓生活、后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工艺,意义深远。

D.从章丘“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到德国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故事,可以发现后人应该传承与弘扬传统手工艺。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传承和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查看答案

阅读正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产生,网络文化产品大量涌现。网络文化产业满足文化需求、传播主流价值、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不断彰显,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创造、促进转型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现实中,把网络文化产业链等同于传统文化产业链的简单思维依然存在,以抓传统文化产业的方式抓网络文化产业的做法屡见不鲜。推动网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走出误区,创造性构建网络文化产业链。

网络文化生成于互联网技术所创设的虚拟空间。互联网创新了文化产业形态,也改变了文化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链构成。与传统文化产业链相比,网络文化产业链呈现许多新特征。从产业链形态来看,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文化产业原有壁垒,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催生出大量新产品、新业态。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来看,网络文化产业链对技术、资本等资源高度依赖,在互联网技术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网络文化产业加快向具有跨界、融合、多元特性的“网络+”商业模式转变。从产业影响因素来看,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更多受网络技术和文化、金融等因素影响,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融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渗透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但是,网络文化产业思维还没有普遍确立起来,网络文化产业链结构较为简单,大都位于全球网络文化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创新创意能力不强,一些产品存在简单模仿、低俗化问题,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链协作程度较低,专业人才短缺。进入新时代,人民对高品质网络文化产品的需要更加迫切,亟须完善网络文化产业链,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和形式,推动网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产业链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强化网络文化产业思维。打破传统思维局限,借鉴互联网思维,关注用户体验,系统谋划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改造提升内容生产、发行、传播方式,实现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重塑网络文化产业链,实现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产业链融合创新发展。三是壮大产业规模。推动网络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不断优化产业链结构,壮大产业链规模。

(摘编自尹航 张莉《创造性构建网络文化产业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化生成于互联网技术所创设的虚拟空间,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新文化产业形态。

B.网络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化产业链的创造性构建与完善。

C.文化产业“网络+”商业模式是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多元特性。

D.互联网创新了产业形态,打破了思维局限,确立了网络文化产业思维。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突出网络产业链与传统文化产业链的不同之处。

B.文章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网络文化所面临的机遇,也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C.文章以网络文化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为前提,指出了其在今后发展的着眼点。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以例证法对网络文化产业链的构建作出了全面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将网络文化产业链和传统文化产业链等同看待的现象在现实中依然极其普遍。

B.网络文化产业链对技术等资源高度依赖,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就可以高质量发展。

C.从产业发展动力来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渗透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D.互联网技术和资本的双重驱动,加快了网络文化产业向“网络+”商业模式的转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一户农家,种出了一只大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涨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起来,不知这只大葫芦能派上什么用场。

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们只知道用葫芦来装水,却不知道把水装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

要求:选好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请补写出下列情境中的语句。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内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美。尤其是春冬之时的水,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色彩、情态等方面写出了水之秀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