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钱匣匣儿 陈忠实 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钱匣匣儿

陈忠实

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每人盅里斟下酒,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鹿三[注]惊讶地侧头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孝武、孝义也默默凝坐着。白嘉轩说:“三哥,我这一生遭了多少罪呀……”随之说道:“我有话要给孝武、孝义说,三哥你陪着我。我想把那个钱匣匣儿的故经[注]念给后人听。”

这是白家的一个传久不衰的故经。虽然平淡无奇却被尊为家规,由谢世的家主儿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人,尤其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儿。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

由白嘉轩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间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孝期未满就把土地牲畜房屋踢净尽了,还把两个妹妹的聘礼挥霍光净。母亲气死了,请不起乐人买不起棺材穿不上三件寿衣,只凑合着买了两张苇席埋了。这个恬不知羞的败家子竟然厚着脸皮吹牛说:“白鹿村再有钱的人再大的财东,没见谁给他先人装个双层枋吧?我给俺妈用的是双层子寿材……”村人一想也对,两张苇席裹了双层……就回给他一句顺口溜:白家老大埋他爸,能闹多大算多大;白家老大埋他妈,能瞎尽管瞎。这个败家子领着老婆孩子出门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

亲自经历这个拨锅倒灶痛苦过程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这间灶房是被激怒的族人和近门子人出面干预的结果,败家子老大才留下这一间灶屋没有卖掉,使他有一所立足之地。

他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那是一块天字地。白鹿村的人这个时候才瞪大眼睛,瞅着那个无异于哑巴的老二身上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第二年,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

再后来的事无须赘述,倒是这个老二本人的一些怪癖流传不衰。他娶媳妇的第二天到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媳妇说:“你还穿这——”老二说:

“这咋?这叫金不换。”

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庄基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

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业发家的故事最后凝炼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的穷的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

“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白嘉轩喝了几盅酒,感慨起来,“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是!只是我还活着,孝武也长大了,才没给他踢踏到那一步……我把他赶出去,你(盯住仙草[注])还怨我。硬怨我不给他周济一斗半斗,是我啬皮呀?周济也得周济那号好人,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

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着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听到木匣子的故经,鹿三却顿然想起进山背粮的故事来……

鹿三准备去背粮,要走的当儿,白嘉轩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鹿三转过身笑着问:“财主家也叫娃去背粮,你不怕惹人笑话?”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鹿三认真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地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

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白嘉轩却幸灾乐祸似的笑说:“这回把碎息娃子跑美咧!这回碎息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咯……”

想到这里,鹿三说:“孝文要是心里有这匣子就好了咧!”

孝武接过匣子庄重而又激动起来:“爸,我明年春上就把门房盖起来。”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

(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鹿三:白嘉轩的长工兼好友。故经: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仙草:白嘉轩的妻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白嘉轩一生历经苦难,心性刚强,但也感情深沉丰富,尤其用一段“钱匣匣儿”的故经教育两个孩子,堪称用心良苦。

B.文中“老二”少年时记下赐舍者的名字,是不愿意占人便宜,也是为了将来有能力时偿还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C.“老二”发家后用新麦蒸成馍馍,除了回馈当年那些赐舍过自己的人外,还给了那些没有施舍过自己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

D.白嘉轩让孝武随鹿三进山去背粮,来回几百里,以致回村后孝武累倒在地上,除去为了挣些钱补贴家用外,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2.试分析白嘉轩把“钱匣匣儿”的故经传给孝武前后的心理变化。

3.简要概括“老二”的个性特点。

4.文中白家的故事凝练成—个“钱匣匣儿”,你认为当今时代“钱匣匣儿”蕴含的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1.A 2.①想及人生的艰苦和长子孝文的败家,心中感慨怨愤。②用“钱匣匣儿”的故经教育孝武,希望他能从先祖的故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能像“老二”那样勤劳持家,光耀门楣。③看到孝武心有触动后很欣慰,对孩子怀有殷切的希望。 3.①沉默寡言;②好学上进(爱好读书亦可);③吃苦耐劳;④抗争命运;⑤心怀感恩(知恩图报);⑥勤俭持家;⑦不忘根本。 4.(示例一)有存在的意义。“钱匣匣儿”所警示的:从老大身上汲取教训和学习“老二”的持身端正、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存在的价值。这些精神和作风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仍然应该保有它们,对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有重要借鉴意义。 (示例二)没有存在的意义(过时)。“钱匣匣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故事警示后人的那种靠过于节俭、省吃俭用积累财富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把重心放在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上。 【解析】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B项,“不愿意占人便宜”错误,一句臆断,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说“第二年,他用自己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 C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为“第二年,他用自己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子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 D项,“白嘉轩让孝武随鹿三进山去背粮”错误,背粮回来累倒的是白孝义,不是孝武,原文“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衙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人物形象心理变化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章,筛选出有关人物信息心理描写的文字进行分析,把握其心理变化。本题,从“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我想把那个匣匣儿的故经念给后人听’”“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可知,他回想起家族往事和白孝文的败家,感慨中含着怨愤;“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看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可知,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教育白孝武,不要败家,要勤俭持家。白孝武接过匣子后“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可知,他对儿子有殷切的希望。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本文根据文中“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含”“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可知老二沉默寡言、爱好读书。“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可知老二吃苦耐劳。“第二年,他用自己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可知老二心怀感恩。“娶妇的第二天从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宅基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可知老二勤俭持家、不忘根本。 4.本题着重考查考生探究小说主旨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熟悉文本内容,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解答本题可从人物、故事情节、小说主题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本题对于“钱匣匣”的现实意义的分析,具体步骤是,先作出或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再分析“钱匣匣”这一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其价值(或没有学习必要的地方)。钱匣匣”突出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展现出老二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需要继承这种精神品质,做好自己。白嘉轩想到孝文败坏白家不争气,内心是怨愤的,用“钱匣匣”教育孝武,展现出独特的教育方式,孝武最终有所触动,成就理想,白嘉轩内心是有着欣慰感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审美趋向的不断变化和书家的不断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书法传统。这些优秀的书法传统对于推动中国书法整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优秀传统的相互凝聚和统一,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精神。换言之,优秀的书法传统实质上是书法精神的具体体现。

所谓精神,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活力以及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书法精神是相对于书法的表现而言的。书法作为一种象形的艺术,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两方面:一是直观的表现,即书法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如线条、用墨、章法、行气、结构等等;另一方面为内在的表现,即书法作品所反映的更深一层次的东西,比如风格、气韵、意趣、意象、形神等等。所有这些表现无不与书法精神相联系。书法精神就是所有这些书法现象中的最精髓的内在动力,是指导和推动中国书法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思想观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书法活动中最高指导原则。例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这些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成为书法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是书法精神的具体体现。

作为书法艺术的精神,它应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要有广泛的影响,符合社会的审美取向,被大多数书家所接受,并对他们的书法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要有维系书法艺术生存和发展,促进书法艺术不断进步的积极作用。

书法精神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卓越的精神;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为书法源于中国,他已经打上了中华民族的深深的烙印);就其形式而言,它是书法传统的体现。中国书法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是书法传统的精髓。书法传统属于实施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褒贬,但它与精神相联系时在价值指向上就与“优秀”、“进步”相联系。因此,书法精神是指代表中国书法发展的正确方向,真正体现书法内涵的那些思想和观念。

作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的书法精神,本身也是书法发展的产物,并随着书法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加深和扩大自己的内涵。因此书法精神也可以理解为在书法艺术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由于书法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书法精神的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天人合一”的道德传统哲学,“汉字为本”的文化基础。

(王永明《中国书法精神初探》)

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精神是由优秀的书法传统相互凝聚和统一而构成的。

B.中国书法精神是所有书法现象中的最精髓的内在动力,是指导和推动中国书法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C.中国书法精神具体体现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

D.中国书法精神是指代表中国书法发展的正确方向,真正体现书法内涵的那些思想和观念。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人们审美趋向的不断变化,和书家的不断概括、提炼,中国书法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书法传统。

B.书法作为一种象形的艺术,其直观的表现主要有线条、用墨、章法、气韵、结构等等。

C.书法传统属于实施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褒贬,但它与精神相联系时就有了价值指向。

D.书法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书法精神的思想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天人合一”的道德传统哲学,“汉字为本”的文化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书法传统能够推动中国书法整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B.一些书法艺术思想观念,一旦具有广泛的影响,符合社会审美取向,且能够被大多数书家所接受,就能够成为书法艺术的精神。

C.书法精神也可以理解为在书法艺术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这些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D.书法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书法精神,而书法精神也将随着书法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加深和扩大自己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进入高一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回味体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依据上述材料,选定立意,自拟标题;②写记叙文,文体特征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对云南名特小吃“过桥米线”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语概括“过桥米线”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4个字。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过桥米线高汤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配以几十种独门中药和天然香料,运用秘制工艺,熬出神奇的骨香,汤香扑鼻。其汤“红白兼备”:红汤味重,色浓香辣;白汤淡雅清新。喝一口汤,香浓不油腻,鲜美不口干,通透且又绵长,猛烈且又持久。“过桥米线”除主料米线外,配料有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等,还有豌豆尖、韭菜、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豆腐皮等。“过桥米线”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还含有一种“软骨素”的营养成分,能大大增强骨细胞活性,具有添骨髓,增血液,减缓衰老,延年益寿,强身美容,健脾补胃,增强记忆的保健功效。食用“过桥米线”时,不同于其它小吃食法,要以“大海碗”盛汤,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按顺序分别加入佐料、主料和辅料,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类节目如__________,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 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________。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冰冷的历史,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_________,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 ——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比比皆是  盛极一时  脱颖而出  休戚相关

B.雨后春笋  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  息息相关

C.比比皆是  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  休戚相关

D.雨后春笋  盛极一时  脱颖而出  息息相关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纪录的气质、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B.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

C.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D.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演员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B.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C.尘封于历史的文物被这些演员演活了

D.演员的表演把这些文物真正演活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