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见卓识往往“自绝”于当代。卓则必绝,远则自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见卓识往往“自绝”于当代。卓则必绝,远则自离。贾谊因他的         ,自然而然地与他同时代的人离绝了。他藐视他们,他们也排挤他。他们根深而叶茂,藤粗而蒂固;他则一无所恃——他只能恃文帝的保护。但文帝也一样脆弱。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愿意重用也很信任贾谊的,但他未必就不是一个昏君。但他不能失去朝廷权力的平衡,他也不能为了一个贾谊而触犯众怒。一边是功高盖主的老臣,一边是        的后生,两边既已势不两立,        ,文帝只能倾向前者:没有前者的拥立,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前者的支持,也没有了他的明天。

贾谊的失败是时势所必然,(      ):贾谊的性格太躁急,太傲慢。躁急则不能待人,不能捺住性子等待时机。傲慢则不能兼人,他总是嫌那一批老臣太愚拙无识,不屑于与他们为伍。更不能把他们拉入同一战壕,与他们一同作战,而是欲凭一己的力量,挟文帝之权威而获成功。不能待人兼人容人,事业还未开始,自身就已         。偏他又那么脆弱,一贬长沙,就哭泣不止。逾数年,在寄托了他最后希望的梁怀王骑马摔死后,脆弱的贾谊在多日的哭泣之后,赍志而殁。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时也与个性有关 B.同时也与老臣有关

C.老的反对也关键 D.个性的弱点也有关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群而不党    初出茅庐    千钧一发    身单力薄

B.卓尔不群    乳臭未干    剑拔弩张    身单力薄

C.卓尔不群    初出茅庐    剑拔弩张    形单影只

D.群而不党    乳臭未干    千钧一发    形单影只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愿意重用也很信任贾谊的,但他未必就是一个昏君。

B.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但他未必不是一个昏君。

C.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愿意重用也很信任贾谊的,他压根就不是一个昏君。

D.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但他毕竟不是一个昏君。

 

1.A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 前一个句子的主语是“贾谊的失败”,根据同一个句子中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原则,排除CD,因为它们把主语分别更换成了“反对”和“弱点”;根据下文看,主要谈的是“贾谊的性格”,而非老臣们的反对,而且空白处后面是冒号,表示提示和总括的作用,因此排除B。 故选A。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①卓尔不群,突出人的才德超常,与众不同;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根据下文“自然而然地与他同时代的人离绝了”,“群而不党”不合语境,故选“卓尔不群”。 ②初出茅庐,初次出来做事,属于中性词;乳臭未干,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句中对贾谊没有贬低之意,故选用“初出茅庐”。 ③剑拔弩张,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紧急。句中表达两边势不两立的紧张形势,故选用“剑拔弩张”。 ④形单影只,形容孤独;身单力薄,强调力量不大。句中想表达孤单、孤独之意,故选用“形单影只”。 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画线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处,“很愿意重用也很信任”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排除AC;第二处,“但他未必就不是一个昏君” 否定不当,根据前后文表达语意看,其语意是说文帝应该不是一个昏君,而句中用了“未必就不是”双重否定,肯定文帝是一个昏君,排除C。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为喻将愁写得真切、深刻。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不吸取别人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走向灭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华清宫二首

吴融

其一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其二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注)①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②四郊:指华清宫四周。长生秘殿:即长生殿,华清宫中的一个殿。唐玄宗与杨玉环在此居住。④青苍:青天,一解作“骊山”。⑤金庭:传说会稽桐柏山有金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飞”字写出了四郊大风呼啸,雪花飞舞的场景;一个“暗”字,写出了大雪漫空而至的威势,令人感到阵阵刺骨的寒意。

B.“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旋”字,写出了宫苑里的落雪迅速融化、消失的情景,委婉地写出了宫中的暖,与首句“四郊”之景形成对照。

C.“绿树碧檐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树木常年青绿,充满融融春意;表达出作者以及宫外之人对宫内气候宜人的羡慕以及赞美。

D.“逝川”,此词源于《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于此处,点明人世间万物如流水逝去,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候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B.“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C.“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

D.“太子”是古代储君的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

B.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生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C.李斯的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D.李斯被判腰折,跟他的次子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次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2)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开门的是个男青年。

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晚霞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

“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

他,点了点头。

“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

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

他在门口立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像框。晓霞头稍稍歪着,烂漫的笑容像春天的鲜花和夏日里明媚的太阳。那双美丽的眼睛欣喜地直望着他,似乎说:亲爱的人!你终于来了……

像框上揽结着一绺黑纱。旁边的玻璃瓶内插几朵白色的玫瑰。一位老人罗着腰坐在沙发上,似乎像失去知觉一般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晓霞的父亲。

孙少平无声地走到小桌前,双膝跪在地板上。他望着那张亲爱的笑脸,泪水汹涌地冲出了眼眶。

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

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奠那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当孙少平的哭声变为呜咽时,田福军从沙发上站起来,静静地立了一会儿,说:“我从晓霞的日记中知道了你,因此给你发了那封电报……”

他走过来,在他头发上抚摸了一下,然后搂着他的肩头,引他到旁边的沙发里坐下。他自己则走过去立在窗户前,背着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朦朦细雨,声音哽咽地说:“她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另一个更年幼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为她骄傲,也应该感到欣慰……”他说着,猛然转过身来,两眼含满泪水,“不过,孩子,我自己更为欣慰的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你曾给过她爱情的满足。我从她的日记里知道了这一点。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我的痛苦了。孩子,我深深地感激你!”

孙少平站起来,肃立在田福军面前。田福军用手帕抹去脸上的泪水,然后从桌子抽斗里拿出三个笔记本,交到少平手里,说:“她留给我们的主要纪念就是十几本日记。这三本是记述你们之间感情的,就由你去保存。读她的日记,会感到她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孙少平接过这三本彩色塑料皮日记本,随手打开了一本,那熟悉的、像男孩子一样刚健的字便跳入了眼帘——……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追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孙少平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他合住日记本,似乎那些话不是他看见的,而是她俯在他耳边亲口说给他听的……当田福军搂着他的肩头来到客厅的时候,晓晨旁边又多了一位穿素淡衣服的姑娘——她不是晓晨的妻子就是他的未婚妻。他们要带他去吃饭。

但少平谢绝了。他说他已经吃过饭,现在就回他住宿的地方去。田福军让晓晨到值班室叫了一辆小车,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那个旅馆。回到旅馆后,少平立刻又决定当晚搬到黄原办事处住。他明天要赶回黄原。

他明天一定要赶回黄原!因为后天,就是晓霞和他约定在古塔山后面相会的日子。她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还要和她如期地在那地方相会!

中午十二点刚过,他就走出旅社,从东关大桥拐到小南河那里,开始向古塔山走去——走向那个神圣的地方。

对孙少平采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压严的仪式。

他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上攀登。从山下到山上的这段路并不长。过去,他和晚霞常常用不了半个钟头,就立在古塔下面肩并肩眺望脚下的黄原城了。但现在这条路却是如此漫长,似乎那个目的地一直深埋在白云深处而不可企及。

他看了看手表,离一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小时;而他知道,再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走到那棵伤心树下。他要按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他于是在亭子间的一块圆石上坐下来。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晚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他满头大汗,浑身大汗,眼里噙着泪水,手里举着一束野花,心衰力竭地爬上了那个小土梁。

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

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3章。田晓霞,省报记者,是省委副书记田福军之女,与矿工孙少平相爱。两人两年前曾约定在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再相会,但在约定日期的前几天,她主动前往报道洪灾情况,帮助疏散群众,奋勇救了一个小女孩,自己却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田福军得知女儿深爱着孙少平后,给孙发电报,让他来跟田晓霞做最后的告别。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到田福军家中,看到田晓霞的遗像,孙少平泪水涌流,失声痛哭。照片上晓霞越显得青春美丽,纯真烂漫,就越凸显出少平内心的巨大痛苦。

B.田福军并没有因为与女儿相爱的孙少平是个矿工而轻视他,相反,他为少平给了女儿爱情的满足而感到欣慰和感激,可见田福军的开明与慈爱。

C.在少平心中,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是个神圣的地方,一点四十五分是个神圣的时刻,斯人已逝,赴约准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

D.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描摹人的言行神貌,均笔下含情,真切深挚,令人动容感怀。

2.为什么“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田晓霞有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又麻雀(指打麻将)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士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书》)

材料二:

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只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去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或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

书,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每天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了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读书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摘编自《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材料三:

我们说过很多次,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另外一些观念。你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尤其是分析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对你也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你大可不必担心真的如此,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阅读技巧,没有一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会有些书是跑在你前面的。事实上,这些书就是你要找的书,因为它们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技巧的读者。

有些读者会有错误的观念,以为那些书一一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一—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只有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譬如从许多方面来说,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一—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对荷马的体会较多。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摘编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读书这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就要被恶习惯引诱。

B. 读书带来的彻悟的快乐是哪怕我们还未经历一些事,但因为读过一些书,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的快乐。

C. 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都能被你读懂。

D. 文学作品比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难读,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很难写好的。

2.下列不能作为“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的标准的一项是(    )

A. 阅读时主动,努力不懈。

B. 看对读者有要求的书,甚至阅读超越自身阅读技能一一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书。

C. 阅读对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

D. 通过阅读一本好书,使自己更有智慧,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3.概括三则材料所指出的读书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