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论散文(节选) 梁实秋 与“散文”对应的名词,严格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论散文(节选)

梁实秋

与“散文”对应的名词,严格地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柏拉图的对话录,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限,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有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

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韵文更为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也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r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

1.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和我们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天天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散文。

B. 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是最自由的,因此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

C. 散文是一种翻译,它能够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呈现出来,最能显现作者真实的个性。

D. 散文的妙处很多,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和散文相对的文体严格地讲应当是“韵文”,而“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B. 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

C. 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是相同的,即使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读起来也会感到声调铿锵。

D. 散文和韵文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韵律这些形式要素上的不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

B. “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欣赏交响乐等也能体会到一种诗意。

C. 要写出好的散文,富于感情、思路清晰都是作者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

D. 伯风说:“文调就是那个人。”因此,提升人品,也有助于提高文品。

 

1.C 2.D 3.A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对‘散文’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写的文章都是散文”错,文中并未提及,文章第二段只是说“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B项,“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D项,“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错,原文中无此说法。故选C项。 2.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与‘散文’对应的名词,严格地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由此可知,“韵文”和“诗” 并不相同。B项,“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文中说的是“也许”,并不是选项所说的肯定说法。C项,“在韵文里……韵法是相同的”错误,第三段说的是“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故选D项。 3.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错误,选项说法绝对。第四段说的是“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你或许遭遇过不开心的事情,或许听见有人感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但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带来最单纯的爱和感动,让我们不经意间就泪流满面。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其实也没那么糟。

给你一双慧眼,你能从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燕归人未归》这幅画,围绕“等待”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中的部分内容,有六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其中五处,并加以修改。

我于昨晚明白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现拜托王晓峰给你5000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前往医院看看。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同时,侠士也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

有些侠士,(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的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合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___________,但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导致其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战国时唐雎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___________,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

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中常隐藏着___________,即便是一生迫随,___________,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B.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

C.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D.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B.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C.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D.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知遇之恩    令人发指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B.知遇之恩    怒发冲冠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C.再造之恩    令人发指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D.再造之恩    怒发冲冠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后,紧接着又说“_____________,何辞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