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B.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C.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

D.太子丹听说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节选《赤壁赋》)

③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节选《兰亭集序》)

 

1.D 2.B 3.①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 ②流去的水像这样,而并没有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却终于没有增减。 ③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类选择题往往可用排除法,本身难度不大,比较选项异同,往往只有两三处断句不同,依据上下句的字词、结构搭配和句间逻辑关系,容易判定。 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 考生要抓住“盛壮”和“衰”的对比,还要抓住写“骐骥”是为了比喻田光。“骐骥”是“盛壮”和“驰千里”的主语,故“骐骥”和“盛壮之时”之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C。 “壮盛之时”的主语是田光,且田光“壮盛之时”,又是“太子闻”的内容,故“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之间不能断句,故排除B。 故选D。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B项,“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错误,依据第一段“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太子丹担心它。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太傅说:“请进来,让我好好考虑考虑”。据此可知,太子丹亲自拜访了鞫武。 而依据第二段“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第四段“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可知,是田光和荆轲拜访太子的。故太子丹亲自拜访的只有鞫武一人。 故选B。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①是:这;为行:为人做事;非:不是;节烈侠士:有气节的侠客。 ②逝者:流去的水;如斯:像这样;盈虚者:时圆时缺的月亮;卒:最终、最后。 ③或:有的、有的人;诸:兼词,之于,从这里;怀抱:胸怀抱负,古今异义词;悟:通“晤”,见面;一室之内;因:凭借;放浪形骸之外: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时才有《诗经》一说,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汉代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是战国时楚国人屈平的作品,其中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由西汉刘向辑录。

D.《赤壁赋》中,苏轼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他面对着黄州的景色抒发感慨,以“望美人兮天一方”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至  (全,都) B.茂林竹   (整治)

C.列坐其   (旁边) D.可乐也   (实在)

2.下列句中加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山阴之兰亭 (介词,在)

B.亦足畅叙幽情      (连词,来)

C.俯察品类盛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 所以游目骋怀        (连词,因此)

 

查看答案

假设苏轼在黄州写信给好友张梦得,以下书信用语的叙述,不得当的一项是( )

A.苏轼称呼张梦得时可用“足下”,自称时可用“仆”。

B.信中提及苏辙时,可称“舍弟”,提及过世的母亲时则可称“先慈”。

C.信末的祝福语,可用“斗山安仰”“福寿双全”。

D.署名下敬辞,可用“顿首”“谨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段时间里,(      )的思想、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同程度(      )了中华传统美德,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不断(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虚拟和现实空间有所泛滥。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并使之与当代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构建市场理性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内生驱动力,是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在它的丰富宝库里,蕴含着“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以及“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这种民族魂,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急功近利    冲击    蔓延

B.急于求成    冲击    漫延

C.急功近利    稀释    蔓延

D.急于求成    稀释    漫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奥巴马表示,要和伊斯兰世界开诚布公地对话,寻找共同价值,支持穆斯林,并决心用美国的力量来解决最困扰伊斯兰世界的问题。

C.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

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活得洒脱,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