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文学的诞生及成长源于文学与网络的双向互动。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文学的诞生及成长源于文学与网络的双向互动。从文学角度看,网络文学是文学以文化内容和文化行为的方式进入网络,最终使得传统文学基本的表现形式和价值追求被“引渡”到网络中;从网络角度看,互联网作为媒介工具和文化场被引入文学领域,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快捷性、消遣性等特征,赋予文学极具差异化语境的能量。网络文学的根本特质,既不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中,也不是科技意义上的“技术性”和市场意义上的“消费性”,而在文学和互联网结合并发生融合反应后产生的“网络性”上。

文学与网络的结合,经历了既互相排斥又彼此吸引的矛盾运动。首先,文学在强大历史传统中形成了价值和审美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展现出对新技术相适应的一面,最终使得文学借助技术平台进入网络。这样的融合不仅改变了网络本身的内容构成,也让网络世界成为一个有审美情感、有价值温度的,要素更加完备的生态场。其次,网络通过设立新通道和新机制将文学纳入共同发展的轨道。其中包括建立交互性的反馈机制、嵌入超文本的编排方式、收费阅读和打赏制度等,对文学展开技术驯服和资本诱导,促使文学发展趋向符合大众审美和传播标准。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学倡导的权威性、崇高性和严肃性美学逐渐被大众审美加以消解,逐渐形成了强代入感、重消遣性、易于读者接受的语言和叙事方法。

目前,网络文学从创作、发布到阅读,再到IP开发等环节,均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行业规则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但文学与网络之间的矛盾角力似乎还不会停止。双方各自用力,在坚守自身的特质的同时,又被动或主动趋向于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和网络的胶结处彼此碰撞、溶解、融合、转化后表现出从内容到形式的建构和生成。也只有当网络与文学之间的角力达到平衡状态,“网络性”才会得到充分地显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显著特征,综合二者在创作、传播等方面的差异,基本概括出评价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网络性”应当具备的条件:首先,文本应具有网络身份,即是一个发表在开放网络上的文学文本,符合基本的文学规范和网络传播标准;其次,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准则;然后,具有易于网络读者接受,尊重大众审美习惯的语言、叙事、主题等元素;最后,要有与其他相关文艺和文化形式互相转化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文化间性,“网络性”的高低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评价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性”是其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摘自桫椤《如何理解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文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

B. 文学与网络先是互相排斥,然后又互相吸引,其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C. 网络文学通过一些特定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学,使之更为读者所喜爱。

D.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在于其表现形式上,在内容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学和网络的关系入手,指出“网络性”才是网络文学的根本特质。

B. 文章在论述文学与网络的结合时,从文学和网络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C. 文章用大量篇幅介绍了网络文学的现状,指明了网络文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D. 文章先强调“网络性”的重要,再结合实际分析,梳理出它应具备的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也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得列更好的发展。

B. 由于网络的力量大于文学,所以网络文学的本质是“网络性”而非“文学性”。

C. 一部网络作品,如果具备了高度的“网络性”,就基本可以认定它是一部好作品。

D. 目前,网络文学的各个环节都发展得比较成熟完善,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A 2.C 3.B 【解析】 1.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先是互相排斥,然后又互相吸引”错误,“排斥”和“吸引”是同时存在,并无先后顺序,文章第二段说的是“文学与网络的结合,经历了既互相排斥又彼此吸引的矛盾运动”。C项,“网络文学通过一些特定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学……”错误,选项偷换概念,从文章第二段来看,用一些特定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文学的是“网络”而非“网络文学”。D项,“在内容上并没有太大差异”错误。文章第三段说“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和网络的胶结处彼此碰撞、溶解、融合、转化后表现出从内容到形式的建构和生成”。故选A项。 2.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文章用大量篇幅介绍了网络文学的现状”中“大量篇幅”一说错误。文章只是在第三段提到网络文学的现状,故不能说是使用“大量篇幅”。故选C项。 3.试题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由于网络的力量大于文学”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网络文学的本质是“网络性”并不是因为网络的力量大于文学,而是由网络文学的特点决定的。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教,悲伤时的一个引导,成功时的拥抱,激励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密码,激活心灵记忆,以“行走在美好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一段文字,包括标点,用正楷字体抄在格子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描写眼前秋景,下片转入对往昔生活和“同学少年”的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了很好的承接过渡作用。

(2)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3)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 《再别康桥》中,写诗人乘舟放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级的基本分类为: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锅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茶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四)干垃级,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级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注:A:1=从不分类,2=几乎不分类,3=偶尔分类,4=经常分类,5=总是分类;

(摘编自徐林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三:

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表现在公民将家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准确分类、投放。公民参与的第二种方式是参与垃圾回收管理过程,每一户家庭平均一年要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相关工作三次左右,负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袋上蒙网罩,以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第三个方面指公民对他人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监督他人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参加地方居民团体和环保组织、参加听证会与公民会议等。

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多样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既教育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教育公民如何科学分类,同时还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给公民以压力和动力,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第一,宣传主体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社区、居民团体、企业、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很多垃圾楚烧厂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民可以到焚烧厂参现旅游。第二,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第三,宣传方式多样化。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等;一些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详细标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分类标志,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

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极分类管理的外在压力。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捕编自吕维霞等《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下列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基本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因老旧损坏而只得被丢弃的窗户、水盆、纸箱都属于可回收物。

B.父母照料婴儿时使用过的厕纸、尿不湿、一次性毛巾都属于干垃圾。

C.用坏或用完的温度计、电池、老鼠药、生理盐水瓶都属于有害垃圾。

D.平时吃东西剩下的香蕉皮、瓜子壳、隔夜饭、甘蔗屑都属于湿垃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计样本中32.61%的居民常将废纸(板)分类投放,6.47%的居民从不对其分类,这在所有统计的废弃物种类中差异最极端。

B.若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公民就会失去分类投放垃发的压力和动力,无论中国、日本,皆是如此。

C.公民参与,是日本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体系,这点在我国体现得尚不鲜明,值得借鉴。

D.上海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卫生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应然层面的具体规定与指导。

3.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当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