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出访...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出访期间,应外国政要询问时作出的回答。“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正确政绩观的生动表达。“无我”和“有我”,道出了每一个有梦想、有责任担当的人的精神世界辩证法。

“无我”是什么?是境界,是胸怀,是格局。“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为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自己,就是“无我”。

“有我”是什么?是担当,是责任,是使命。面对矛盾时,有我;面对困难时,有我;面对挑战时,有我;面对斗争时,有我。

阅读习总书记的两则语录,你有怎样的感悟?对于“无我”与“有我”这个精神世界辩证法你有怎样的理解?请根据材料的内容及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无我”还是“有我” 从古至今,人们免不了在时代的带动下前行。有人强化自我,逆流而行;有人淡化自我,融入时代。“有我”还是“无我”,并不是绝对的孰好孰坏。不论选择哪一个,都可实现“自我”价值,但要源于“自我”的正确抉择。 徐霞客在功名尽在长安道的时代,选择游历大江南北。他志在“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大多数人为求取功名而奔波不歇时,选择了“有我”的境界。风餐露宿,用渺小的一个个足印去征服山川河流,写就十几篇游记流芳百世。徐霞客能把梦设在广阔河山而非众人熙熙的官场,在于他不仅饱读诗书,胸有笔墨,也了解地理知识,还在于他从二十岁第一次出行起,就一直坚守自己的选择,最终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里、无数忠君爱国之士中大放异彩。 钱伟长出身书香世家,以优异的文科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这个没有多少理科基础的青年人拍案而起,毅然转学物理系。他淡化了那个出口成章的自我,选择了“无我”的境界,放弃了曾有过的史学大师之梦,融入了那个硝烟四起的时代,成为众多救国英才中的一个。钱伟长清楚地知道硬件实力才可救国,爱国热情促使他如此选择。 可见,“无我”还是“有我”皆可实现“自我”,关键在于是否明辨事理,从现实出发。无论选择哪一方面,都不忘保留自己的思考。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中对于“无我”和“有我”的表达,道出了每一个有梦想、有责任担当的人的精神世界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无我”,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情怀。“无我”是大无大有,是不为利益所诱、不为虚名所动、不为困难所惧的“无我”,是夙夜在公、为民谋福祉的奉献“忘我”,是“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事业“有我”。究其实“无我”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追求的一种境界无我,祛除了个人得失的考量,以“无我”的状态不懈奋斗,实现“有我”的价值。 “无我”或“有我”,不必执着于谁对谁错,能清醒地面对潮流并做出合适的选择,才是实现自我价值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正道。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是一篇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寻找命题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考生要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无我”,二是“有我”。以上两个问题都体现了人们处世的姿态。从“无我”理解可以立意为:淡化个人利益、超脱世俗追求、高尚人生境界。从“有我”理解可以立意为:追求个人得失、注重个人利益、私心膨胀。以上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考生要注意根据对材料中命题把握的同时,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对命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才能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结合现实包括:个人的生活实际的思考;社会层面的挖掘。所以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视野要宽广,不要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得失或利益的思考,要一笔拓宽对社会总体现象的把握和深入的分析。 参考立意: ① 要做好“无我”或“有我”的选择 ②“无我”境界,境界,是胸怀,是格局 ③ 要有“有我”的担当、责任和使命 可用素材: ①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开山岛守岛任务。开山岛位于黄海前哨,条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长期值守。王继才与妻子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②王阳明少年时孤身出居庸关考察“虏情”;入仕后,在刑部主事任上力图革除监狱积弊、敢于处死背景深厚的罪犯;在兵部主事任上挺身而出,上书直斥时弊,以至于受廷杖、下诏狱、贬谪龙场;巡抚南赣时,在40天内平定蓄谋已久的宁王之乱,等等。可以说,王阳明事事都在知行合一。正因为“无我”,祛除了个人得失的考量,故而无惧,故而一往无前、舍我其谁。这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王阳明一生,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担当任事是他不变的初心。 ③徐霞客在功名尽在长安道的时代,选择游历大江南北。他志在“朝碧海而暮苍梧”,在大多数人为求取功名而奔波不歇时,选择了“有我”的境界。风餐露宿,用渺小的一个个足印去征服山川河流,写就十几篇游记流芳百世。徐霞客能把梦设在广阔河山而非众人熙熙的官场,在于他不仅饱读诗书,胸有笔墨,也了解地理知识,还在于他从二十岁第一次出行起,就一直坚守自己的选择,最终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里、无数忠君爱国之士中大放异彩。 层次本文题目是:“无我”还是“有我”。开篇摆出观点——“不论选择哪一个,都可实现“自我”价值,但要源于“自我”的正确抉择。接着引用徐霞客、钱伟长的事例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无我”还是“有我”皆可实现“自我”,关键在于是否明辨事理,从现实出发,阐释和强调了观点。最后结合习总书记的话,进一步分析突出正确认识“无我”还是“有我”的意义,回扣开篇。全文结构明晰,观点明确,表达顺畅,有一定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不超过5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近日随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记者从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了解到,与其他技术卫星不同,这枚卫星的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将为未来科学之星接触航天前沿科技,搭建起天地之间的一座“鹊桥”。

“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暨“天启三号”卫星,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表示,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国内航天发射史上的里程碑,“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随之成功入轨则是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一项创举。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______,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_______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来的文章都提倡简练,而________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一部《水浒传》,________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________。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________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B.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虎不来也要大哭。”

C.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虎不来也要大哭。”

D.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穷形尽相地描摹物态;细致入微地刻画心理。

B.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C.描摹物态,能使细致入微;刻画心理,求其穷形尽相。

D.穷形尽相地刻画心理,细致入微地描摹物态。

3.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繁冗拖沓 飘飘洒洒 忐忑不安 纷纷扬扬

B.长篇大论 洋洋洒洒 忐忑不安 沸沸扬扬

C.繁冗拖沓 洋洋洒洒 毛骨悚然 纷纷扬扬

D.长篇大论 飘飘洒洒 毛骨悚然 沸沸扬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离别时两情相依、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2)《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词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故都山水之美,江水澄澈,山峰峻峭。

(3)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当时诗人寓居于此,此诗为诗人在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而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 颌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 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 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